美文网首页
【道德经】序4原典之道德经

【道德经】序4原典之道德经

作者: 静知常容 | 来源:发表于2020-02-15 16:00 被阅读0次

导语“资本主义发达的地带,大家都不从事农业了,粮食全部靠从外地运过来,这样到了真正大饥荒的时候,粮食就运不过来了,于是导致这些最发达地区瞬间衰落。各位:这个分析也是相当惊人的,也相当有道理。

但是我想问各位,对这样的分析觉得作为分析一个王朝的覆灭,分析一个文明的兴衰,这个是文明视角,这样的分析视角够不够?剑桥大学的这种分析视角,研究文明兴衰水平的学者,他的坐标是汤因比,那我说恐怕有点问题,我们真正应该追究的是不是这个文明碰见了什么问题和困难,而是这个文明为什么失去了解决困难的能力,对吗?你就算大明宝钞发行成功了,你就不会遇见金融危机了吗?

那么道德经是什么呢?道德经最早据我们考证,它实际上是中华文明在进行组织的时候,一个文明它体现出来的一定是一个组织,他有个组织模式,然后就文化演化,用文化做他的基石,然后建立制度。

我们过去是礼乐制度,是在那个阶段大家对统治学或者说帝王学进行批判之后,得出来的一系列的结论。

当然大家说跟儒教有什么区别?

我跟大家说区别大了,儒家是维护一个固定的系统运作方式,而道家是告诉我们千万不要这么干。道家是说你要尊重系统本身的运作,所谓无为是什么意思?无为就是你要尊重系统的自主吃,为什么要尊重系统的自组织?为什么我们不去进行愚民政策,把它都搞得特别笨,然后一个个地抓在手里。

因为那样效率太低。所有的统治或者所有的文明进行组织的时候,它要解决的核心问题是从0~1和以少驭多的问题。如果你的统治阶层力量全部用在怎么控制人,怎么愚弄人,怎么愚化人,那么你就没有能力,你就没有能力抽出手来去做更多的事,可以想象你不会发展成一个大的文明。

那么我举一个例子,剑桥大学有一位教授在分析我们中国明朝的衰亡的原因,分析出来他总结的几个要素,说得非常精到,一个明朝的大明宝钞,就明朝曾经想发行货币没做好,就是说缺乏金融知识,那个时候缺乏这种金融知识,而且受到世家的抵制,因为你发行宝钞的话,实际上相当于对所有世家的财产进行重新定义,对吧?所以世家肯定反对世家,宁可说我手上握着的白银,它就得是原来的价值,你一发行宝钞就有个兑换价值,对吧?就可以,你到时候你多发一点,我怎么办?所以世家坚决反对。

2一个就是说明朝到中后期的时候,它的资本主义发展过于发达

到中后期的时候,它的资本主义发展过于发达,以至于在资本主义发达的地带,大家都不从事农业了,粮食全部靠从外地运过来,这样到了真正大饥荒的时候,粮食就运不过来了,于是导致这些最发达地区瞬间衰落。各位:这个分析也是相当惊人的,也相当有道理。

但是我想问各位,对这样的分析觉得作为分析一个王朝的覆灭,分析一个文明的兴衰,这个是文明视角,这样的分析视角够不够?剑桥大学的这种分析视角?研究文明兴衰水平的学者,他的坐标是汤因比,那我说恐怕有点问题,我们真正应该追究的是不是这个文明碰见了什么问题和困难,而是这个文明为什么失去了解决困难的能力,对吗?你就算大明宝钞发行成功了,你就不会遇见金融危机了吗?对吧?

你就算你解决了粮食之间的关系,你就不会碰见资本垄断了吗?所以一个文明能够演化继续演化下去,核心不在于你有没有做对,而是在于你做错的时候你能不能找到新的出路。我们用这样的思路来思考我们的人生的时候,我们的人生很多时候是做不对的,也不可能完全做对,最关键的是你还有没有保留一个能够重新演化的能力,或者说变换轨道的能力,或者说转换得失的能力。人生大量的内容是在这,而不是在我一定要做对,如果有一种知识能够教,你一定能做对,那这个世界上全部都是成功者,就没有失败者了。

最近在我们课程群里,有人说大家又要赞颂郎平了,各种培训系统又来说,从郎平精神看企业管理,这叫什么?这个就都一样的。就跟我刚才说分析是一样的,都是还原论的分析方式,都没有把眼光看向未来,眼光都锁定在过去的经验上,但是过去的经验往往是致命的。一旦社会情况发生变化,这个生存策略就是你的死亡策略。

所以一个人如果真正修仙的话,它不是修一个终极的解决方案,他是修一个终极的开放式方案,就如何使她的人生能够真正像天地、向大道开放而不是锁死在自己的轨道上!这种人叫仙。

我们中国古代最早称仙的叫帝王,为什么我们叫仙家、叫天家?

就说他们拥有了变轨的能力,但是事实并没有那么美好,否则就不会有道德经。中国历代王朝实际的有效组织时间超不过200年,那就是说它里面到底出了什么问题?这个东西,探讨这里面的问题和如何保持我们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个就是道德经的思想准备。

3000年以来,中国的统治阶层和富贵人群一直特别重视道德经,在道德面前每一个人都还保有那么一点点认真和诚意,因为这件事儿你走过去就是走过去,走不过去就走不过去,他不跟道德似的,你可以掩饰自己,走路是不是展现自己,能不能走过去要看你有没有到?就算你给自己装饰上很多道德的面孔,我很高尚,我是个老师,我对学生要怎么样,你走不过去还是走不过去。

所以中国人真正有诚意的。

他只有对道的时候他是有诚意的。

你说的一些咱们说的那些乐于助人,或者最近我看周国平在跟气群法师聊天说,说的一些人生要怎么行善,那90%的人看了之后都会很感动,但真到你做的时候,我看没几个人会照那么做,这完全是两个层面的思维方式。

所以第1次课我必须跟大家开诚布公,道德经第,不是讲道德的静,也不是讲行善积德的,不是劝你要怎么样的经?道德经要告诉你一个实像。

要告诉你一个实际情况,要告诉你我们的祖先对于人生的轨道、人生的运作轨迹、对于社会的运作轨迹、对于大自然的运作,以及它终极的玄牝之门,对所有人都有效的玄牝,我们的祖先,他提醒了你一些什么?所以来到这个课上,大家一定要拿出120%的诚意,我们是在进行一次对于祖先的基因的一次探讨活动,大家放下心来,千万别指望在这课上我们听到像培训学那样的,告诉你12345的成功要意。没有,没有成功。

要意没有。如果有的话我就骗你,那好,我们学习国学,我建议大家注重这三本经典,这三本是方法论,其他的都是应用用。

相关文章

  • 【道德经】序4原典之道德经

    导语“资本主义发达的地带,大家都不从事农业了,粮食全部靠从外地运过来,这样到了真正大饥荒的时候,粮食就运不过来了,...

  • 【道德经】序2-原典之易经

    导语:“就像有些有些事,我们说资源必须有,没有这个资源,你一席之地都没有,没有办法做选择,但是一旦有了资源,一旦有...

  • 《道德经》-3.大道看“坚柔”

    【原典】 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无有入无间,吾是以知无为之有益。不言之教,无为之益,天下希及之。——《道德经...

  • 【道德经】序3原典之黄帝内经

    第2本:我特别建议大家去读黄帝内经。 如果读不懂的话。读一些他的思想研究煮作也是很好的。 黄帝内经是整个世界上整个...

  • 道德经第31章。

    《道德经》第31章 原典:夫佳兵者,不祥之器,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君子居则贵左。用兵则贵右。兵者,不祥之器,非...

  • 学习道德经第13章

    《道德经》第13章 原典 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 何谓宠辱若惊? 宠为下,得之若惊,失之若惊,是谓宠辱若惊。 何谓...

  • 不惑之年重读《道德经》——序2

    不惑之年重读《道德经》——序2 《道德经》自成书以来,其解读者甚众,历...

  • 《道德经》商道智慧初探(4)

    《道德经》商道智慧初探(4) •《道德经》第二章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恶已;皆知善,斯不善矣。有无之相生也,难易之...

  • 夫唯病病,是以不病

    原典: 《道德经》第七十一章:知不知,上;不知知,病。圣人不病,以其病病。夫唯病病,是以不病。 译文: 知道却不自...

  • 2021听课11—道德经导读4

    道德经导读4—反者道之动。 道德经的核心是第四十章: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反者道之动...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道德经】序4原典之道德经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ntcyf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