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父母常说:“我的孩子我还能不了解?”但事实是,几乎所有的父母都未曾真正感受孩子的内心,看见孩子深层的渴望。不信你看看下面这段对话:
孩子:妈妈,我等下还要去上**课吗?
妈妈:是的
孩子:为什么?我可以不去上吗?
妈妈:不可以,因为**、**(某某同学)都去上,你也要去上。
孩子:可是我不想去上
妈妈:必须去上,不要讨价还价,怎么就是说不听呢?
在这段对话中孩子的需求、情绪都没有被看见,妈妈只管自己的需要,两个人虽然在对话,但是不在一个频道上。孩子内心意愿被深藏、被漠视,得不到精准回应,孩子就会迷失,也会疏远与父母的关系,而这使得父母更无从看见孩子。如此恶性循环,孩子内心不断积累的缺失感,最终变成影响成年后的原生家庭问题。因此,作者提出父母需要真正去看见孩子,跟孩子建立良好的依恋关系。在积极回应和主动看见的环境中,孩子内心得到全然的满足,才能在成年时形成一个健全的自我,拥有获取幸福的能力。
![](https://img.haomeiwen.com/i6297609/f1f3e37429e68027.jpg)
几乎每个行业都需要持证上岗,唯独当家长不需要,那么当家长真的不需要吗?如果需要的话,那又需要具备哪些方面呢?
首先,当家长是个非常需要耐心的工作。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每个独立的个体都有自己的想法、意识、主见。在孩子不理解我们的一片苦心的时候,在父母有可能被孩子嫌弃的时候,在孩子叛逆的时候,做为家长我们需要耐心的去挖掘孩子行为背后的想法,需要家长耐心的、细细的去回顾自己的小时候,需要家长用心的去了解孩子的成长规律、心理特征,耐心的去观察孩子的成长路线。其次,要做一个睿智的父母,是很需要洞察力。洞察力不仅是去察觉孩子,更是察觉自己。很多家长说:道理都懂就是一生气就控制不了。那么这时候就需要洞察力,洞察到自己生气了,洞察到这样的情绪会对亲子关系造成破坏,洞察自己行为背后真的原因。
![](https://img.haomeiwen.com/i6297609/48cc0b8934f58143.jpg)
那么我们要怎么样才能看见孩子,我们要看见孩子的哪些方面呢?所谓的看见,其实是由表象看到内里,看到孩子此时的真正需求;看到表象,见到心里;看见,最基本的就是看见孩子的依恋需求;看见亲子关系的缺乏给孩子带来各种不良的影响;看见关系的重要性;最后通过看见孩子,看见自己。
![](https://img.haomeiwen.com/i6297609/82c6f4278bec47a4.jpg)
写在最后:怎么样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永远记住:教养的核心不是各种技能或者做法,而是依恋关系。我们应该更在意的是亲子关系,而不是孩子的行为或者成绩。无条件的爱和接纳,看见孩子真正的需求,用心的陪伴,是建立一段健康的依恋关系的基本前提,有此,所有的教养便不再是问题。当我们放弃“教养中应该做什么”,将注意力放在亲子关系上,看见并及时回应孩子,让他们感到安全和满足,所有的问题都会迎刃而解。孩子对我们的依赖才会给孩子创造源源的求知动力和探索动力,当这种关系破灭后,一切行为的不当和情绪对抗都会愈演愈烈。看见就是回应;回应就意味着自己被看见了。回应就像是一缕阳光照进孩子的世界。让孩子感受到被爱、被理解、被看见。让孩子做个孩子,向阳生长。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