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读书
与蛤蟆一起疗愈《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

与蛤蟆一起疗愈《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

作者: 云中书诚 | 来源:发表于2022-10-14 07:37 被阅读0次

一只蛤蟆抑郁了,去看心理医生,千万个读者疗愈了。一只代入感极强的蛤蟆,打开书本,时而你是蛤蟆,时而蛤蟆是你。

人生不如意事有八九,过得去是经历,过不去是坎坷。拉你一把,推你一下的人常有,但终究是一时,你才是自己的上帝。毕竟鼓起勇气的是你,抬起双脚的是你。

发脾气是本能,控制不发脾气是修养。学会疏导和调节自己的情绪。你是哪种情绪状态,完全由你选择,你的喜怒,你的哀乐都是你自己的事。说到底,别人不会因为你喜,一天变成25小时;也不会因为你伤,一天活成20小时,是不是?

孩子学会适应大人,大人学会适应社会。某天,发现你的孩子懂事了,也许他只是学会了适应,顺从,同意。成长是和大人之间的一场较量,适应性儿童状态,是需要找到最好的方法,以利于生存,保持个体完整。成人的磨平棱角,圆滑世故,溜须拍马,也是一种生存适应。

维持孩子自然状态,释放孩子的天性,因为童年是生命的起点。生命的余下大段会受它影响。书中说,“孩子是成年人的父亲”。成年后的行为状态和童年会惊人的相似,你会不断的反复体验到童年的某种强烈情绪。幸运的人被童年治愈,不幸的人,一生治愈童年,看完书后,恍然醒悟。

孩子做错事,推脱找借口,是害怕受到惩罚,尚可引导教育;可是一个成年人,如果遇到点事就抱怨,指责,会让人觉得可笑,幼稚。相比归咎出是谁的责任,立足当下,承担起责任,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是更行之有效的做法。成人状态下的自己,是敢于面对自己,面对自己的情绪和责任。只有自己被很好的理解,接受,才能快速的学习、成长。

定位好自己的人生目标,你心里的世界什么样,你眼里的世界就是什么样。处在“我不好,你好”人生目标下的人,善于玩我弱小可怜的游戏,遇事急于道歉,时常性的忍受自己对自己审判,“我不行,我错了,我永远都做不好。”相反“我好,你不好”的人生目标下,总是一副盛气凌人的状态,苛责批评他人,他的世界里别人都不如他。在不同人生目标下形成的对世界的看法,会变成底层结构,然后在此基础上去建构一个世界,不断的去证实。人生好像变成了自证预言,用你看见的世界去验证你心底的世界。

“我好,你也好”是一种人生信念,信自己,信他人。与自己和解,与他人和谐,构建一个美好的内心世界。不是说处在这种状态下的人就一帆风顺,一片坦途。我们需要持续的用态度和行为向别人和自己展示自己的信念。

“你好,我也好”,你眼里的世界才是温柔的,美好的。我们努力去建构它,有时还需去突破,突破童年时期架构的人生框架。

蛤蟆做到了,重新收获了朋友,快乐,事业。我是蛤蟆,又不是,我比他幸运。爸妈虽粗糙,却给予满满的爱,我生长的自由,一直的被肯定。所以,童年于我是一笔财富,我有这种信仰,“我好,你也好”,虽偶有怀疑,但从未绝望。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与蛤蟆一起疗愈《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ntehz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