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藏》,系道教典籍的总汇,可谓卷帙浩繁,包罗万象,是我国民族文化的一座大宝库,也是今天学者们研究中国历史和传统文化最丰富、最重要的资源之一。
很多学者都从对《道藏》的研究中受益匪浅,或取得了重要发现。
例如,著名旅澳华裔学者柳存仁先生,就通过对《道藏》中一部冷门道经的研究,发现早在十二世纪中叶(南宋时期),中国道士便已对结核病这种传染病有了相当的认识——
他们“在这个特殊领域里所获得的知识,比起同时代的其它国家来说要早上几百年”。
这部道教经典叫做《无上玄元三天玉堂大法》,收入《道藏》第100~104册,是由南宋初道士路时中编写的。
经文共三十卷,传正一派符箓道法,托言其法出自玉京山(道教最高天大罗天上,元始天尊或太上老君所居之仙山),故称《玉堂大法》。
一直以来,这部典籍在众多道经中并不太受重视,算是“冷门”。而柳存仁先生却从其第二十三卷《断除尸瘵品》中,“发掘”出了干货。
“尸瘵”,即我们今天所说的“肺结核”。柳先生通过对经文的考释和研究,发现在《无上玄元三天玉堂大法》的时代,中国道士对“尸瘵”的认识,就已经达到了相当的水平。
首先,在疾病的传染性及传染途径的认识上,经文指出,“尸瘵”具有传染性,其传染途径有“屋传”、“衣传”、“食传”等多种(指与病人同处一室而被传染,被病人污染过的衣物、食品、餐具等传染)。
而与此相比,西方对肺结核传染性及传染途径的认识,至少要迟四五百年。
其次,柳先生认为,《无上玄元三天玉堂大法》还揭示了,道士们不仅已经发现肺结核是传染的,而且还“是由寄生虫或寄生菌引起的”。
这种寄生虫在经文中,有的地方说成九种,有的说成六种,并认为它们有生长发育的周期。
尽管从我们今天来看,肺结核是由一种传染的“虫”引起的说法,并不准确;但在一千多年前的南宋时期,这无疑是一种难得的思想,在医学史上也有其重要价值。
由于把肺结核的病原归为“寄生虫”,所以道士们相信这种病是可以用药物治疗的——寄生虫可以用药物杀死。在药物无效时,道士们就建议针灸,认为寄生虫隐藏在人体某处(“穴”),可以用针灸把它们驱赶出来。
柳先生甚至怀疑,当时的道士们可能是借助“显微镜”的帮助,发现了这些所谓的寄生虫。
因为早在十世纪中叶,著名道士谭峭的《化书》中,就已有了使用凸透镜和凹透镜的知识;所以,南宋的道士们很可能已经制作出简易的显微镜,只是由于“道不外传”的戒条使其湮没了。
而西方直到十九世纪,才从复合的显微镜里找到导致结核病的专门细菌——结核杆菌。这比起《无上玄元三天玉堂大法》中含混而有价值的描述,又要晚了五六百年。
可见,《道藏》中保存了丰富的古代文化资料,涉及宗教及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还有很多有价值、有意思的东西,值得我们去研究、整理和发掘!
你觉得呢?
完
【如果你觉得不错,欢迎点赞和关注我们,码字不易,谢谢支持!】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