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再次聆听了胡老师的《基于一线教师的课堂观察》,听到了一个让我深思的问题“学科内在价值”。
二氧化碳的性质讲解的时候,我也用过“屠狗洞”的案例,当初选择用这个案例导入新课的原因,只是感觉这个案例比较好玩,加上“危言耸听”的画面冲击感,学生也方便记忆。
在硫酸的讲解时,也用过硫酸毁容,复旦大学硫酸杀熊的故事,学生的兴趣也是瞬间没点燃了,也能在短时间内吸引学生的眼球。
而今天听胡老师从学科内外价值的方面来提及这件事。仔细想想社会上现在对化学的片面看法,作为一个化学老师,是不是也应该担负一些责任呢?
再仔细想想我的课堂教学,在塑料相关知识的讲解时,学生中也出现了很多对塑料的负面情绪,而这个时候我就会立即反驳学生,“21世纪最伟大的发明,也是21世纪最糟糕的发明,这个发明就是塑料”,既和学生讲述白色污染,也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的塑料制品,明白塑料带给生活中便利,比如塑料瓶,塑料盆,水管,线管,下水道管,各种笔之类的,还有塑料袋,包装袋之类的塑料制品,不可否认塑料带来的危险,也不可否认塑料带来的便利。
总结来看,我在别人质疑化学的贡献时,会立即反驳,传播化学的有利面,但没有这种质疑声时,我又会为了吸引别人的注意,而出卖化学的缺点。仔细想想,也确实是自己没有树立“学科内外价值”的思想,在课堂或者课件中,还是应该有化学的积极导向的!
写完这篇文章后,我又想起一件有关学科内在价值的事情,在空气污染物的时候,二氧化硫是造成酸雨的主要原因之一,我讲述的时候,不仅讲述这个知识点,还会引申出保护环境的相关话题,前两天我看到一篇文章,二氧化硫竟然还是葡萄酒的必要添加剂,二氧化硫有杀菌的作用,而以前过年蒸馒头,馒头太多时,也会用硫磺燃烧生成的二氧化硫做防腐剂,这样来看,没有天生的垃圾,只有放错位置的天才!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