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乎全世界的国家都在愁就业,全世界的人民都在愁就业,因为看上去我们的生活一直都在变得更有效率,也就是说我们在很多地方都只需要比之前更少的人手。那么,我们该如何保护我们的就业岗位呢?
很多人反对大力发展人工智能的其中一个理由就是,未来我们所有人都会下岗,所有工作岗位都会被机器人抢走。
其实这种论调并不新鲜,每当就业环境陷入困境的时候,机器总是背锅的那一方,但是只要你稍加利用一下自己的理性思维,就可以知道这是一个极其荒谬的结论。
要照这么看,每一次的技术进步都必然会导致一大波人失业,那我们现在都早应该赋闲在家才对,这明显是不靠谱的。
为什么机器不管发生到什么阶段,人都不会处于无事可干的地步呢?
比如一位制衣商,用了机器以后可以省下一半的劳动力,于是他买了机器之后,把一半员工给裁了,这从表面看起来似乎确实损害了就业率,但机器本身也需要人去生产,这些就业机会是原本没有的,而制衣商使用机器提高了生产效率获得了比以前多的这部分利润之后,无论他将利润用于什么方面,都将增加社会就业,不管他是换房还是换车,买珠宝还是买烟。
因此,新技术只会淘汰那些落后技能的就业岗位,而那些下岗的职员,完全可以通过学习新技能重新上岗,就业机会仅仅是发生了转移而已,我们不能仅关注张三失去了工作,也应该同时看到李四得到了新工作。
产业升级之路注定是没有尽头的,与之匹配的每个人的劳动技能当然也需要同步更新,我们以前说手上有活,就不愁没饭吃,千万不要这样笃定地以为。
如果你还不懂这些,下一个失业的人就会是你很多国家有这样一种想法,某产业很重要,某产业的某公司很重要,所以要大力补贴,大力扶持,哪怕它效率很低,年年亏损,也不能让它倒,一旦倒了相关产业都要倒霉,紧接着蔓延开去以后就会造成经济萧条。
但是国家救产业也好,补贴公司也罢,它的本质是什么?依然仅仅是财富转移,身处这个产业的人有多少获益,纳税人就得损失多少。
还不止这些,由于人为的救济或者补贴,资本、劳动力都从更高效的产业流入到了更低效的产业之中,也就是最终可能并不仅仅是财富的人为转移,而是会造成整个系统的净损失,拉低人均生活水准。
补贴必然带来恶果,只要有补贴就不可避免地造成低效,就像拼死保护马车业只会减缓汽车业发展的脚步。当一个产业或者公司竞争不过其他公司的时候,最好的做法就是放手让它自然消亡,坐等新产业和新的生产方式的崛起。
能量既不会凭空产生,也不会凭空消失,只能从一个物体传递给另一个物体,而且能量的形式也可以互相转换。这就是人们对能量的总结,称为能量守恒定律。
它是在五个国家,由不同职业的十余名科学家从侧面各自独立发现的,所以能量守恒定律在经济中同样适用。
科技进步,机械化生产下岗了大批蓝领工人。电商的发展是实体店频频关门。自动零售机的普及也会造成零售超市的危机,还有共享单车势必会影响自行车街边销售业。但是另一方面,机械化生产用的机械需要维修和保养,这就产生了对这方面工作人员的需求上涨,电商创造了快递行业,现在大街小巷的快递站又解决了多少就业问题,自动零售机需要人去补货,共享单车需要人,摄像头或者定位器去监管。
一种需求的退化往往是因为另一种需求的上涨,时代的进步一定是优先淘汰劳动密集型产业,而服务业越来越有发展空间。
所以就业的能量也不会凭空消失,也不会凭空产生,它也一定是从这一方面转到另一方面。
之前我看到一篇文章题目叫做《你想过40岁的时候失业吗?》
我记得我上高中的时候大家还在用诺基亚,那时候流行翻盖手机和滑盖手机,现在我读大学,过去不到十年,大家再看看自己的手机已经可以是半个电脑了。小时候我们玩游戏是红白机,现在是vr。
时代发展的快速远远超过了我们的想想,那就业赚钱这一方面,再也不是打个工就可以安稳一辈子的时代,因为你随时都有可能被某个机器代替了,或者某天你醒来发现你从事的行业已经临近死亡。
那这个时候你应该怎么做呢?你想过你40岁不惑之年会失业吗?你自己的就业能量又要通过什么方式去守恒呢?
如果你还不懂这些,下一个失业的人就会是你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