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雷厄姆·格林在《哈瓦那特派员》中这样写道:“人口研究报告可以印出各种统计数值,计算城市人口,借以描绘一个城市,但对城市中的每个人而言,一个城市不过是几条街巷、几间房子和几个人的组合。”
确实如此。城市好大,可你熟知的不过是有一小片阳光铺洒的拐角处,和一座经常看到孩子们嬉戏玩耍的公园。城市的风景都被归纳整理在明信片上,而你最常见的只是你小房间窗口的那一页。如若心头没有羁绊,看过走过千万遍的城市都只是“初次的城市”,都仿佛初次来到时那样遥远陌生。
“在稠人广众之中,感得的这种孤独,倒比一个人在冷清的地方,感得的那种孤独,还更难受。”(郁达夫《沉沦》)
城市装着多少人的梦,又破碎了多少人的心。
你为什么会来到一座城市呢?你又为什么会选择留在一座城市呢?
亚里士多德给了这样的回答:“人们为了生活聚集在城市,为了生活得更美好而居于城市。”
这其中,“生活”和“生活得更美好”、“聚集”与“居住”之间的过渡,往往是由这“几个人的组合”决定的,和哪座城市并无太多关联。
史铁生曾在《记忆与印象》里说过,“人的故乡,并不止于一块特定的土地,而是一种辽阔无比的心情,不受空间和时间的限制;这心情一经唤起,就是你已经回到了故乡。”倘若你遇见了那个能唤起那样心情的人,故乡从此便成为一个人。
谷川俊太郎在一次采访中也曾回答过这样一个问题:“以何种方式才能表现最真挚的爱情?”
他回答:“至死守候在那个人的身边,如果对方拒绝的话,就与对方保持使之不会产生不愉快的距离。这不是精神上的距离,而是极其日常的物理性距离。”
“没有你的地方都是他乡,没有你的旅行都是流浪。”
你在哪里,哪里就是故乡。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