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2019-05-19

2019-05-19

作者: 逗逗逗瓣 | 来源:发表于2019-05-19 22:18 被阅读0次

阅读书籍:【刻意练习-如何从新手到大师】

阅读章节:1

微信读书:P78-158(引号为原文引用)

“在20世纪下半叶,我们看到的是,不同行业或领域的人们投入训练的时长在稳定地增长,同时,训练方法也日益高级。在许多行业或领域之中尤其如此,特别是那些高度竞争性的领域,比如音乐演奏和舞蹈、体育运动中的个人项目和团体项目,以及其他的竞赛。这种在训练的数量与精细程度上的与时俱进,使不同行业或领域中的人们的能力稳定提高,这种提高,如果逐年来看,并非总是显而易见,但跨越几十年的时间,便十分惊人了。

答案是:在任何行业或领域之中,最有效的和最强大的那类练习,都通过充分利用人类的身体与大脑的适应能力,来逐步地塑造和提升他们的技能,以做到一些过去不可能的事情。

对刻意练习原则的运用,是为任何行业或领域策划和设计训练方法的最佳方式。

一旦某个人的表现达到了“可接受”的水平,并且可以做到自动化,那么,再多“练习”几年,也不会有什么进步。

但是,现实并不是这样。研究表明,一般而言,一旦某个人的表现达到了“可接受”的水平,并且可以做到自动化,那么,再多“练习”几年,也不会有什么进步。甚至说,在本行业干了20年的医生、老师或司机,可能还稍稍比那些只干了5年的人差一些,原因在于,如果没有刻意地去提高,这些自动化的能力会缓慢地退化。

有目的的练习具有几个特征,使得它与我们所说的“天真的练习”区分开来。所谓“天真的练习”,基本上只是反复地做某件事情,并指望只靠那种反复,就能提高表现和水平。

有目的的练习的四个特点

1.有目的的练习具有定义明确的特定目标:定义明确的具体目标,可以有效地用于引导你的练习。要把目标分解,并制订一个计划。关键是接受那个一般目标(并且日渐精进),并将其转化成一些具体目标,使你能达到切合实际的进步的期望。

2.有目的的练习是专注的:要想取得进步,必须完全把注意力集中在你的任务上。

3.有目的的练习包含反馈:不论你在努力做什么事情,都需要反馈来准确辨别你在哪些方面还有不足,以及怎么会存在这些不足。

4.有目的的练习需要走出舒适区:对于任何类型的练习,这是一条基本的真理:如果你从来不迫使自己走出舒适区,便永远无法进步。

研究界对许多专家进行过研究,结果发现,已训练三四十年之久的医生,在一些客观绩效指标的测量上,比那些刚从医学院毕业两三年的医生更差一些。这表明,那些医生中的大多数在他们的日常练习中并没有精进自己的业务,或者也没能保住他们的能力;他们没有给自己设置太大的挑战,或者没有将自己推出舒适区。

关于这一点,我最喜欢的例子也许是本杰明·富兰克林的国际象棋棋艺。富兰克林是美国第一位著名的天才。他是一位科学家,因其对电的研究而名声远扬;又是一位受欢迎的作家和出版家,出版了《穷理查智慧书》(Poor Richard's Almanack);还是美国第一家公共借阅图书馆的创始人、卓有成就的外交家、发明家等,我们还知道跟他有关的事物是双焦眼镜、避雷针和富兰克林火炉。但他最痴迷的是国际象棋。他是美国第一位国际象棋棋手,曾参加过最早的国际象棋比赛,并在那里广为人知。他下了30年国际象棋,老了的时候,他把更多的时间花在下棋上。

他从来没有逼一逼自己,从来没有走出过舒适区,也从来没有进行数小时的刻意练习,而那种练习正是提高棋艺所需要的。他就如同一名在30年的时间里一直以同样的方式弹同样一些曲子的钢琴家。这种做法,是使自己停滞不前的“诀窍”,而不是使自己技艺精进的秘诀。

通常情况下,这种解决方案并不是“试着做更难的事情”,而是“试着做不同的事情”。换句话讲,这是一个方法问题。

不管什么障碍,越过它的最好办法是从不同方向去想办法,这也是这种方法需要导师或教练的一个原因。有些人已经熟悉了你可能遇到的障碍,于是,可以为你提供克服障碍的方法。

事实证明,有时候,其实更多的是心理层面的障碍。

不论什么时候,只要你在努力提高自己在某件事上的水平,都会偶然碰到那些障碍,也就是说,在某些时刻,似乎你不可能再取得任何进步了,或者,至少你根本不知道自己该做些什么才能提高水平。这是自然而然的。不自然的是那种真正让你完全停下脚步的障碍,那种不可能逾越的障碍。

这里有一条注意事项:尽管我们总能继续前进和不断进步,但要想做到,并不见得总是轻而易举。保持专注并继续努力,是很难做到的,而且通常没有趣味。因此,动机的问题不可避免地浮现出来:为什么有些人愿意进行这种练习呢?是什么使他们继续下去呢?

在史蒂夫的案例中,有几个因素在发挥作用。首先,他是有报酬的。不过,他本来可以总是参加我们的练习,却在记住数字时不做格外的努力,依然能拿到他的报酬,因此,尽管获取我们支付的报酬,是他的一部分动机,却一定不是全部的动机。

他的动机更大程度上因为在开始了前几次练习之后,他开始看到自己的进步,而他确实乐于见到自己的记忆力得到强化。这种感觉很好,他希望一直有那种感觉。

一般来讲,有意义的正面反馈是保持动机的关键要素之一。这种反馈可能是内部反馈,比如满足于看到你自己在某件事上的水平提高,也可能是由其他人提出的外部反馈,但它们对某个人是否能够在有目的的练习过程中坚持不懈地努力以提高自己的水平十分重要。

另一个因素是:史蒂夫乐于挑战自己。从他以前参加过越野赛跑,而且是田径赛场上的活跃参与者,便可明显看出。所有认识他的人都会告诉你,他只要一参加训练,就会和别人一样刻苦,但他的这种动机,只是为了提高自己的表现,并不一定是为了赢得比赛。

有目的的练习:走出你的舒适区,但要以专注的方式制订明确的目标,为达到那些目标制订一个计划,并且想出监测你的进步的方法。还要想办法保持你的动机。

我们把这种预先固定的模式称为“检索结构”(retrieval structure),它使得史蒂夫可以着重记住三个数字和四个数字的数字组,一组一组地记,然后在脑海中记住这些单个的组适合放在检索结构中的哪个位置。事实证明,这是一种强大的方法,因为它使得史蒂夫能将每组数字(由三个数字或四个数字组成)作为运行时间或其他记忆术加以编码,放入其长时记忆中,然后,他不必再去想它们了,而是直到他最后回忆数字串中所有数字时才再度回顾。”

波士顿马拉松赛是世界六大马拉松之一,其他五个分别是伦敦马拉松、柏林马拉松、芝加哥马拉松、纽约马拉松和东京马拉松赛。

各领域门槛在不断提高,以前觉得很难的事,以后会很简单。所以,我们应该拥抱困难。

这似乎在暗示,不管是科学技术,抑或是人类潜能,似乎都符合摩尔定律(指数增长)。就如同《与机器赛跑》中所说,当我们进入"棋盘的下半局",速度会快的惊人。这也是为什么《三体》中那些三体人即使当前的技术水平远超地球人,但他们也要想办法消灭人类,因为人类技术发展的加速度是指数增长的,这就令人恐惧了。

刻意练习是我们通过习惯,短时记忆不断的去重复,形成长时记忆后期转化成肌肉记忆的过程。

保持足够的好奇心和敏感度,对微小的问题不采取忽略,尝试着理清问题背后的逻辑关系,探求本质,也许就有了创新。

设置跳一跳可够到的目标,如果目标高了就降低点标准,低了就提升点半,达到与否都是反馈,只要有方法,用心做了,不要苛责自己,看如何调整才对。刻意训练要注意强度应该适度,每次多挑战一点,失败的话再回去巩固,一味地追求强度会适得其反,使人得不到反馈。

树立动机的方法:1、强大的信念欲望目标决心;2、正面的精神奖励反馈;3、物质奖励回报;总之人是需要奖励才能坚持的生物,强大的意志力和坚持力还有自信是刻意练习必须的品质准备。

方法和口译员的符号记录理论共同,可以设想将短时记忆转换成长期记忆的主要方法就是要寻找一个合适的可以归纳足够多内容的"公式",建立起联系后就可以进行调用,比死记硬背肯定更好。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2019-05-19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ntjcz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