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原始时期的河南河流纵横、森林茂密、野象众多,被称为人迁象之地。
下面就从史料的角度为大家捋一捋古代河南曽栖息过大象的证据:
证据一:
1994年河南省洛阳市涧西区一处建筑工地上挖出了古菱齿象的骨骼化石,说明十几万年前河南地区就生存着大象。
证据二:
根据《吕氏春秋·古乐》里“成王立,殷民反,王命周公践伐之。商人服象,为虐于东夷。周公遂以师逐之,至于江南。”的记载可以看出殷纣王时期,商朝曾经拥有一支大象军团。而1978年考古队在河南武官村的一个象坑内发现大象身上还系着一个铜铃铛,也再次为殷商时期河南地区可以驯养大象提供了坚实的证据。
证据三:
据《宋史·五行志》的记载:“建隆三年(962),有象至黄陂县,匿林中,食民苗稼,又至安、夏、襄、唐州,践民田,遣使捕之。明年十二月,于南阳县获之,献其齿革”。由以上记载可知,这头大象于963年在河南南阳被捕杀。也就是说,河南没有大象距今只不过一千年,换句话说,河南在一千年前还有大象活动。
说到这里大家不禁要问,古代在河南地区繁衍的大象哪儿去了呢?因为现在河南地区除了动物园会有,其他野外是没有大象生存的。
答案应该就是河南地的大象南迁了。大象南迁的原因一方面是因为是随着农耕文明的发展人们不断砍伐原始森林从而使得大象的生存空间变小,为了获取更多的吃食大象不得不向着地广人稀的南部迁移;另一方面则是因为气候变冷,河南地区不再拥有亚热带的气候特征,冬季越发寒冷等因素促使大象向着温暖的南方迁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