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的一言一行会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孩子。关于言传身教,在家庭教育当中,身教重于言传。
让孩子学习礼仪最好的地方是家庭,家庭文化体现了一个家庭的价值观,体现了夫妻之间、父母和孩子之间的相处模式,以及他们遇到问题时的处理方法。在对孩子进行礼仪教育的同时,父母应该以身作则,做好榜样,时刻给孩子做出良好的表率。一个从小没有得到过尊重的孩子是不会尊重别人的,也不会拥有高度的自尊。懂得尊重他人的孩子,才有可能形成有教养的品性。所以,礼仪教育要从家庭开始,从尊重孩子开始。
为了让孩子更好地学习餐桌礼仪,养成良好的习惯,可以与孩子一起制订一份《餐桌公约》:
一、尊重长辈或客人,主动邀请长辈或客人先入座。客人没有到齐的时候,不能自己先开始吃。
二、学会欣赏并赞美他人的厨艺,对他人的热情招待表示感谢。
三、吃饭时,不大声喧哗,饭前或饭后不能敲空碗。
四、吃饭时姿势要端正,不能一个人用双肘霸住一方,将自己喜欢吃的菜挪到自己面前,更不能在盘子里挑来拣去。
五、餐桌上要打喷嚏、咳嗽时,一定要侧过身子并捂住口鼻,或者暂时离开。
六、不管在家吃饭还是参加宴会,要与他人主动交流。
七、嘴巴里有食物的时候,不要开口说话。
八、吃完饭后,要和长辈打招呼说“我吃饱了,大家慢慢吃”,然后再离开。
公约的执行,需要落实到日常实践与积极反馈相结合:知道——理解——做到——内化,这是礼仪教育必须要经历的一个基本过程。从知道到理解,需要的是真实场景和案例的触动;从理解到做到,需要的是日常生活实践的机会;从做到到内化成习惯,需要的是持续的引导与反馈。
家长在礼仪教育中,务必要以孩子的日常生活为中心,引导孩子从小事做起,由小到大,由易到难,逐步提升。比如,吃饭的时候可以顺便讲讲用餐的礼仪规矩,同时马上实践。走到哪里就教到哪里、实践到哪里,这样的教育不会让孩子感到过于刻意而心生反感。同时,当孩子表现出良好的行为习惯时,家长要及时给予孩子鼓励与表扬,让孩子有被肯定的喜悦,从而强化良好的行为习惯。
礼仪的教育还可以运用引以为戒、举一反三的方法。除了餐桌礼仪,还有很多礼仪是孩子需要学习的,如日常礼仪、家庭礼仪、学校礼仪、公共场所礼仪、人际交往礼仪、节日礼仪等。日常礼仪主要是指孩子在日常生活中的基本行为规范,包括卫生、仪表、仪态、生活礼仪等四个角度。家庭礼仪主要是让孩子学会如何尊重每一个家庭成员,并承担必要的家庭责任。学校礼仪主要是让孩子学会如何在学校这个特定的集体空间内与同学、老师和谐相处,融入集体生活。公共场所礼仪主要是让孩子学会如何在公共场所有效地进行自我管理,不影响他人。人际交往礼仪主要是让孩子学会如何与人有效沟通及交往,成为一个受欢迎、有礼貌的人。节日礼仪主要是帮助孩子了解和掌握我国传统节日及国际通行的节日风俗,传承传统文化。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