偌大的公交车上,除了司机,就我和一位约莫60的阿姨。这位阿姨从上车起就一直拿着手机与人热聊中。空荡荡的车厢里充斥着浓浓的本土乡音。本无心八卦的我,被那一串串“连珠带炮”给刺激得困意全无,硬是把这阿姨的闲聊听了个七七八八。
与阿姨聊天的应该是她的晚辈,具体内容我就不便译成普通话,只是有两句大家都耳熟能详的表达几乎被这位阿姨一字不差地重复了十几次,不免心有感触,原文如下:“我这是为你好!”“怎么说你都不听!”
大家是不是觉得这两句话几乎贯穿了自己大半人生?年幼时听父母师长说,长大后对孩子晚辈说。常常是,听时无心,言时无奈!的确,这两句话份量重,与“苦口婆心”一样道尽说话者的万千期盼。
坐在车上被动接收信息的我,不知怎的,脑海里突然冒出“小马过河”的故事,故事中,小松鼠对小马的劝阻那真叫一个掏心掏肺,最后弄得小马不知所措,打道回府了!把小松鼠的话再对上这位阿姨的话,共鸣感是不是就冒出来了?
我不知道电话那头的同辈人是否如小马一样失去自我判断力了。但大家回想自己,年幼无知、年少轻狂时,对这样的教诲,又有几回听呢?人到中年,我时有回顾父母师长的教诲,认同之余更有些许后悔!若时光倒流,重回幼时,我想,我还是会常有违悖,因为这是人的天性。根据心理学研究,人在2岁时会初步形成自主独立意识,也就意味着第一个叛逆期到来。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认知与个性,毕竟,如指纹,这外现之物尚且不可一致,那个性这内藏之物又怎会类同?只能说感叹,DNA真是个神奇的物质!
圣人孔夫子都言:六十而耳顺。我等凡夫俗子,又何必对己过于苛刻!虽良言值千金,但若与当时心境与认知不契合时,则易生不快,更何况良言前还冠上“我是为你好”五个大字,良言就逆耳了。
明白这个道理后,我对孩子们的叛逆与“左耳朵进右耳出”就能释怀了!
最后,自我提醒:生活中处处皆学问,用心去感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