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用户的几点感受:
1,对于APP的主旨感受不明显
也许对于从笑来老师公众号过来的用户可能不会有这样的感觉,作为一个普通用户,有点不知所以。
2,一些功能在逻辑上需要梳理,现在感觉逻辑上不太清晰
3,用户的分层运营
改进策略:
从结构上进行梳理: 首页内容A+互动B+我个人
首页:成传递理念、内容聚合与沉淀、内容表达与分享
互动:圈子、交流、授课
个人:沉淀
A,首页可以对文章做一些组织。
焦点图-对应一些说明、指引、笑来老师的专题等,用来给用户传递明确的信息。
专栏-笑来老师、其他大V的文章聚合
编辑推荐- 筛选出优质内容让用户快速获取
主题性内容-比如写作、坐享等共同的主题的内容聚合
浓缩书-个人觉得这个特别好,现在的入口太深了,对于非付费用户,可以给一些免费内容和付费内容的部分章节
B,互动区 。需要对聊天内容做一些有效沉淀
对非付费用户不太友好,非付费用户的新手引导区每天有大量用户加入但是却无有效内容。
这里需要对这部分用户进行专门的运营。
对于付费直播室,比较重要的是将直播室的内容做好有效沉淀。
比如每期直播的内容的回放及对于一些问答的整理,需要一个固定的入口进入,随时可以查阅。 后续还可以对每期内容进行扩展,形成圈子,比如这一期的如何开始写作,可以后续成立一个写作的圈子。
这类型的圈子就可以付费+免费会员共同参加。 对于付费会员做出特殊标记用于激励。
C,发现
感觉这个部分暂时可以与其他功能合并。
D,我个人
作为一个个人成长记录和一些个人功能的整理
用户分层运营:
首先定义用户角色:
从两个维度画成4个象限: 对笑来老师理念的认可度 、 主动创造内容还是跟随者
需要重点运营认可度高且主动创造内容的用户。 为其制定一些特殊的运营策略。比如为其定制专栏、更高级的交流群、给予一定的权限比如创建圈子等。
核心的就在2个点:
1,内容的分层 (包括产生、组织、分发)
2,用户的分层运营(给不同层的用户看不同的内容、给他们不同的圈子, 并且把从下层到上层的升级路线规划清楚 其实也就是用户自己的学习成长路线)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