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对了,我记得你结婚的时候,她专门建了个群来八卦你跟你老公的事。”
过年朋友聚会,大家饭后聊天,无意间朋友谈及一个我自认为跟她关系很好的女生。
我顿时一片愕然。
朋友口中这个把我家事建群出来聊的女生,是跟我相识有几十年的交情的人,我本以为朋友要以诚相待,相识多年也让我放松了戒备心,跟她分享我当下的心境,分享我的生活中的小心思。
我记得当初跟她分享这些的时候,她跟我在广场散步,挽着我的手,言语间我能感受到她有在很认真的听我讲,我也没想到那天晚上所谓的“交心”会换来几天后她建群跟其他人八卦的谈资。
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都是很脆弱的,在做出伤害对方的举动之前,我们以为凭借之前牢靠的关系肯定没事,所以话可以真诚跟她说。
我们都高估了这段关系的深度,错误地认为这个友情账户中的资源是无尽的,因此在无意识中将其视为可以肆意伤害对方的筹码。我们以为因为我们的关系亲密,就可以随意妄为。
蔡康永曾说:“永远不要把友情放在一个不可思议的高度上,有些朋友就是在一个阶段带给自己美好东西的人,互相享受而不要互相捆绑。”
任何时候,都不要高估一段友情。不要仗着关系尚好,而去做伤害对方的事。
因为友情真的很脆弱。
2
“好可惜,你们十多年的感情说断就断吗?”
我删了一个跟我几十年交情的朋友,我们的共同好友来当“说客”,他的初心是好的,希望我们和好。
事情是这样的,认识我的人都知道,我喜欢写文章,我喜欢把话跟表达欲都放进去我的文章中,所以我的朋友圈经常会发一些随笔散文或者当下感知的文字。
这个朋友莫名其妙微信私聊我,让我有时间多去加班,不要发太多文字,情绪外放。
或许过去的我会为了维系一个朋友关系去妥协,或者去哄哄她。
但是我没有,这是我自己的朋友圈,换句话说我想写什么就写什么,你可以不看的。如果圈子已不同,那就完全没必要强融。
不要因为害怕失去一段关系,就放弃自己的个性和价值观。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背景,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价值取向。
彼此之间,学会兼容,相互留足空间,真正做到尊重对方的精神边界。
人与人之间,才能拥有发自内心的接纳,和源于理解的尊重。
如果没有,这种朋友,我可以不要的。
3
我不禁思索着家中一位兄长的评价:“我不理解她为什么能这样做。”这句话,似乎刻画出了一种固有的思维方式。
我做了什么让他那么不能理解呢?
是的,我退出好多个亲戚组的群。
然而,或许正如他所言,背后藏着更深层次的理解与感受。
当我选择退出几个亲戚圈子的群时,我早就有心理准备到这背后会引发这样的疑惑与评价。但或许,正是这种选择,反映了我对于社交关系的一种态度。
在我的理解中,社交不应该只是形式上的存在,而应该是内心真挚相通的交流。有时,我们与亲戚之间虽有血缘关系,但却只是虚伪点头之交,缺少真正的沟通与理解。而与某些人,虽然毫无血缘关系,但却能心心相惜,相互支持。
年轻一代对于社交关系的看法或许与前人不同。我们更加追求真实和深入的交流,而不是虚假的表面社交。
这并非冷漠与无情,而是对自我价值的肯定与尊重。
或许在外人看来,我的行为显得孤立与冷漠,但背后往往隐藏着无法言说的苦楚。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选择与经历,理解与尊重他人的选择,也是对他人苦难的一种呵护。
因此,当代年轻人选择重新定义社交关系,并不是逃避责任,而是在追求真实与自我之间找到了一种平衡。
我们渴望建立真正意义上的联系,而不是被束缚在表面的牵绊中。在这个追求真实的社交观中,我们或许会面临更多的疑惑和挑战,但这也是我们成长的一部分。我们年轻人选择重新定义社交关系,并不是逃避责任,而是在追求真实与自我之间找到了一种平衡。
这种选择反映了我们对于社交关系的一种态度,我们更加追求真实和深入的交流,而不是虚假的表面社交。这并非冷漠与无情,而是对自我价值的肯定与尊重。在我们的理解中,社交不应该只是形式上的存在,而应该是内心真挚相通的交流,
4
看完贾玲的电影,我影响最深的是这个对话——
女儿:爸,你有两个苹果,一个大的一个小的,朋友跟你要,你给哪个?
父亲:朋友要啊,给大的呗,你呢
女儿:我两个都给
父亲:那我女儿肯定是朋友多
女儿:没有,朋友都觉得我不爱吃苹果
父亲:所以现在,就不给了
女儿:现在啊,现在~看心情
过去的几年,我有个价值观认知,是别人能不能接受我,是我的能力,而我能不能接受一些人是我的气度;
而当下的我,却打破以往的价值观,现在我觉得任何时候,自己的感受永远是第一位的,与人相处感到厌恶,那便是内在自我在表态,既然如此,就不要勉强自己戴上面具去虚情假意,要好好爱惜自己,爱自己,从来都不晚。
5
写在最后
人就像寒冬里的刺猬,靠得太近会痛,离得太远会冷。
保持一段合适的「安全距离」,可以避免很多事故的发生。
不抗拒亲近,也渴望空间和自由。
我不是不社交的,朋友对我一样重要,只不过我更明白自己要跟什么样的人打交道。
正如庆山所说的:“人与人之间,淡淡的,喜悦的,未语先笑,珍惜而寂静。这样就好。”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