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目前为止,儿子的小学、初中全是女老师。而我恰好相反,我的小学、初中几乎全是男老师,女老师倒像是点缀。
时代变了,但对老师的感觉,从来没变。不是到了教师节才去感恩、怀念,我对我的老师,一直感怀感恩,念念不忘。
我第一位感念的老师,叫袁陶。他是一位严厉、却善于鼓励人的老师,他把我从一个自卑怯懦的丑小鸭,变成自信大胆的白天鹅。
有了袁老师的鼓励,我的学习之路由崎岖小径走上光明大道,这时候,我又遇到了第二位老师,李乐堂老师。
李乐堂老师,是那个年代的“学者”,他的腋下,总是夹着一本杂志。那个时候的乡间,没有人看杂志,他是唯一的另类。他的另类还表现在他的“陶醉”,别人上课就是上课,他上课是一场“陶醉”。上课铃一响,他就像上了发条的“李白”,行走吟哦,每一篇课文都是他的“桃花潭水深千尺”,却不及他的赞叹讲解吟诵情。
他对课文陶醉,对学生同样陶醉,他给班里四十多个孩子安上三十多个“干部身份”,人人有荣誉,人人有责任。他预言某某是位浪漫主义诗人,某某是现实主义作家,给我们幼小的心灵带来多少灿烂的梦想。
后来,我高考失败,父母坐在家中唉声叹气。是他,我的小学老师——李乐堂老师风尘仆仆地赶来,他给我找了一份代课教师的工作。我的父母一边感激,一边拍着门板叫我出来给老师道谢。我执拗地躲在门后,模模糊糊听见老师的声音:“不要叫她,不要叫她,让她自己呆会儿,让她自己一个人……”我听不见老师的声音了,羞愧、呜咽,我的耳朵一阵轰鸣。
后来,后来我想等我“混”得更好的时候去看他,可是,我却等来了他离开人世的消息。人们说着李老师的“传奇”,说他临终前还关心着人造卫星上天没有,我的老师呀!我一辈子守在乡间,单纯善良,一辈子书生意气的老师呀!我是再也不能走到您的面前,如女儿一般说声谢谢,如女儿一般尽一份孝心了。
我的第三位老师,是李常华老师。李老师与前两位老师不同,他不潇洒、不浪漫,他是一位教数学的,他教给我们的学习态度就是认真。你不认真,你什么都学不好,他婆婆妈妈一样天天和我们斗智斗勇。三年之后,我们理解了他的良苦用心,全班同学以优异成绩升入高中。
事迹似乎平淡无奇,直到有一天全班同学齐聚在他的周围,他的肺,他喝了一辈子粉笔沫的肺,不再工作了。我在同学们围坐他身边的时候给他通了电话,“不要紧的,我的病不要紧,你们都不要担心,你在外边好好工作,我一直打听你的消息,你是最优秀的,老师一直看好你!”这是我听到老师最后的声音。
不说这些伤感的,说说我那些可爱的老师。
我们中学时,分为主科、副科,主科老师严肃,副科老师有趣的多。最有趣的老师是一位李老师,他年纪大了,我们背地里亲切地叫他“李妈妈”。李妈妈的生物课,是我们全体同学最放松的课,他讲得俏皮、讲得生动,什么样的话到他嘴里就乐得起泡泡。
他的故事发生在我们参加工作之后。某某银行主任,请你出来,有人找。银行主任走出办公室,却不见人影。某某医生,请你抬起头,有人找,医生抬起头,同样不见人影。这样的情况多了,同学们恍然大悟:这是李妈妈来看望我们了!李妈妈翘起兰花指,以京剧的身段莞尔一笑:“我就是要偷偷看看你们,看看我的学生们,我的孩子们,长大之后变成什么样!”
我的老师呀,我父亲一样的老师们呀,您就是以这样的方式一直一直关注着我们吗?
在这老父亲一般的教师中,还有一位青年才俊赵玉泉老师,他教我们的时候,大概刚刚20岁。我曾经写过一篇文章叫作《老师的青春》,老师的青春是和我们的青春一起度过的,我们的青春奉献给了书本,老师的青春奉献给了我们。
去年,我们初中同学三十年聚会,赵老师一边回答无数个同学的问题,一边手持摄像机记录每一个瞬间,我们嚷嚷着不要拍了,差不多就行了,老师却说:“不,我要记录每一个瞬间,我珍惜这每一个瞬间!”
一言既出,泪撒会场。
一日为师,终生为父。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