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6924246/4073c024b29b8798.jpg)
因为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全国所有学校停课,网课代替了昔日的学校课堂。手机里铺天盖地的都是各种网课的链接,老师也变身为18线主播,热闹得很。4月20日,九年级学生终于可以返校啦!这是老师、学生、家长翘首以盼的日子。回顾这两个多月来的线上教学,有收获也有遗憾。
我们班的线上学习在2020年1月底就开始了。新冠肺炎疫情是人类的灾难,也是学生学习的“人生教材“,作为老师的我们都清楚地知道:教育绝不仅仅是关起门来读书刷题,“无穷的远方,无数的人们,都和我有关”,这场抗疫战争,每个人都是亲历者,没有局外人。“雪崩之下,没有一片雪花是无辜的”,那么疫情之下,语文老师何为呢?如何以语文的方式教学生学习?我进行了一些尝试。
我利用班级QQ群,进行了抗疫专题读写训练。让学生以语文的眼光去关注当下的疫情。如“疫情下的普通人”、“最美逆行者”、“雷人标语”、“不一样的清明节”等专题,我从微信、腾讯新闻等平台搜集了相关阅读材料,有文字、图片、视频等各种媒介,并设置了思考探究题,对学生进行读写训练。囿于自己的视域和能力,所设计的题目虽然深度不到,但我觉得自己已经往前迈出了一步。从同学们的读写情况来看,语言虽然还很稚嫩,思想也并不成熟,有时候甚至逻辑也不能自洽,但是能够敢于表达自己的观点,我觉得已经很不容易了。我相信学生只要参与,就一定会有所收获的。
这两个月语文线上课程安排,我主要安排的是古诗文和说明文专题复习(九下新课还有一个单元,开学后集中学习)。古诗文是按册复习的,线上课堂安排原文背诵、知识梳理、跟踪训练三个环节,和平时的面授复习课步骤基本一致。在知识点梳理这一环节,老师适当点拨,学生归纳整理,然后以练习的形式巩固和检测复习效果。学生的共性问题我集中在群内讲解,并对学生的个性问题进行分别指导。线上学习以学生自学为主,目前已经结束了七年级上册、下册古诗文的复习。说明文专题复习,主要借助我录制的两节微课《说明文阅读专题复习》,因为这一届的学生是我从七年级一直跟上来的,八年级在进行说明文学习的时候,我已经把考点和答题的技巧渗透给学生,所以说明文专题复习主要是以训练的形式展开的,让学生做说明文阅读真题和模拟试题,根据学生答题的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
从学生在线上课堂的上的表现来看,大部分同学能够跟着教学的进度认真做好复习(真正复习效果如何,没有面测,不好判断),有一些不自觉的孩子,没有老师的监督,在家长监督又不力的情况下,学习懈怠、懒散,以网络不好等为由,不能够认真听课完成作业,学习效果不理想。无疑,网课加重了成绩的两极分化。
信息时代,我们每个人都生活在网络里,没有人能够逃离,网上学习是昨天已经发生(比如翻转课堂、慕课、混合式教学等),现在正在进行,同时也是未来可期的一种学习方式。比如我们班关于疫情的专题阅读教学,阅读材料和学生交流全部依托网络,这是网络学习的优势。但是线上学习不能取代课堂教学。因为线上教学老师的教虽然发生了,但学生的学并没有真正的发生。有时候你在手机这端满怀激情的讲,可是手机那端的学生早没了踪影,老师只不过是在面壁独语罢了。更重要的是没有情境、互动和生成的课堂,是没有生命力的课堂。真正的课堂是需要情境的,需要互动的,需要生成的。这也是我在疫情期间选择复习旧知而没有进行新课的原因。
网络学习对于语文教学存在着“最后一公里”现象,我想这个特殊时期短暂的线上教学的最大意义,就在于它留给我们的思考———如何充分发挥网络的优势,打通“最后一公里”,以实现教学效果的最优化。这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