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文言文二则

文言文二则

作者: 简静L | 来源:发表于2021-07-16 21:03 被阅读0次

宋人有闵其苗之不长而揠之者,芒芒然归,谓其人曰:“今日病矣!予助苗长矣!”其子趋而往视之,苗则槁矣。

天下之不助苗长者寡矣。以为无益而舍之者,不耘苗者也;助之长者,揠苗者也。非徒无益,而又害之。(出自《孟子·公孙丑上》)

译文

有个宋国人,他十分期盼禾苗长高,于是就去田里把禾苗一个个的拔高,一天下来十分疲劳但很满足,回到家对他的家人说:“可把我累坏了,我帮助禾苗长高了!”他儿子听说后急忙到田里去看苗(的情况),然而苗都枯萎了。

天下不希望自己禾苗长得快一些的人很少啊!以为禾苗长大没用而放弃的人,就像是不给禾苗锄草的懒汉。妄自帮助它生长的人,就像这个拔苗助长的人,不但没有好处,反而害了它。

相关链接

揠(拔)苗助长,拼音是yà miáo zhù zhǎng,意思是把苗拔起来,帮助其成长。比喻违反事物的发展规律,急于求成,最后事与愿违。出自《孟子·公孙丑上》。

原文

虎求百兽而食之,得狐。狐曰:“子无敢食我也。天帝使我长百兽,今子食我,是逆天帝命也。子以我为不信,吾为子先行,子随我后,观百兽之见我而敢不走乎?”虎以为然,故遂与之行。兽见之皆走。虎不知兽畏己而走也,以为畏狐也。

译文

老虎寻找各种野兽吃掉他们,抓到一只狐狸。狐狸说:“您不敢吃我。上帝派遣我来做各种野兽的首领,现在你吃掉我,是违背上帝的命令。你认为我的话不诚实,我在你前面行走,你跟随在我后面,观看各种野兽看见我有敢不逃跑的吗?”老虎认为狐狸的话是有道理的,所以就和它一起走。野兽看见它们都逃跑了。老虎不知道野兽是害怕自己而逃跑的,认为它们是害怕狐狸。

相关链接

狐假虎威,拼音为hú jiǎ hǔ wēi,狐,指狐狸;虎,老虎;威,威风;是先秦时代汉族寓言故事,后以“狐假虎威”比喻仰仗或倚仗别人的权势来欺压、恐吓人。出自《战国策·楚策一》。

相关文章

  • 《囊萤夜读》教学设计(新)

    一、复习导入 1.细读课题:18.文言文二则 说说二则的意思,教师总结:文言文一篇称之为“一则”,古诗一篇称之为...

  • 思考题:

    《文言文二则》 1.学习本课之前,统编教材安排学生已经学习了哪些文言文?这些文言文的学习,让学生已经习得了哪些方法...

  • 【课堂记1】为什么用李白做主角?

    学习《文言文二则》,利用第一则故事学习如何学文言文的程序性知识。第二个故事练习程序性知识。 一、导入 关于李白,你...

  • 文言文二则

    宋人有闵其苗之不长而揠之者,芒芒然归,谓其人曰:“今日病矣!予助苗长矣!”其子趋而往视之,苗则槁矣。 天下之不助苗...

  • 《两小儿辩日》教学反思

    《两小儿辩日》是部编版六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第14课《文言文二则》的第二则。本文选自《列子·汤问》,记述了孔子路遇两个...

  • 我的金钱观

    今天,我在电脑上学习了两篇关于金钱的文言文,《金钱二则》。学完后,我陷入沉思⋯⋯ 其中《点石成金》这篇文...

  • 小学语文单元说明和教材分析(六年级下册第五单元)

    一、对教材和丛书的分析 1.教材分析 教材安排了《文言文二则》(《学弈》《两小儿辩日》)《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

  • 2019-11-23

    学六年级语文21课文言文二则中的《伯牙鼓琴》后,谨以此篇简书送给孩子们,以便开阔视野。 ...

  • 人生智慧在闪光——《论语十二章》教学反思(上)

    《论语十二章》是本学期的第二篇文言文,相对《世说新语二则》来说,本文篇幅较长,说理性强,缺乏趣味性,而且每章...

  • 小学语文单元说明和教材分析(六年级上册第七单元)

    第七单元艺术百花园 一、教材和丛书分析 1.教材分析 本单元以感受艺术魅力为主题,教材编排了《文言文二则》(《伯牙...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文言文二则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nttip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