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小的时候,父母老师就一直强调意志力的重要性。持之以恒、坚持不懈,是一种美德。他们相信,只要意志力足够坚强,就有足够的能量促使自己行动和接近目标。
但是社会心理学家鲍迈斯特在1996年做的一个心理学实验,纠正了这个观点。
这个实验是这样子做的,在实验的房间里,放着两种零食,一种是诱人香味弥漫整个房间的巧克力曲奇饼干,一种是难吃的生萝卜。
参与实验的人在进入房间之前被要求禁食,所以等他们走进房间的时候已经很饿了。想象一下饥肠辘辘的时候,一边是热乎乎香喷喷的巧克力曲奇,一边是一碗生萝卜。
你会怎么做?拿一块巧克力曲奇来吃,对不对?
但是不行,因为参与实验的人被分成了两组,曲奇组的才能吃到曲奇,萝卜组的只能吃到萝卜。萝卜组的人想吃曲奇也只能忍着。
然后工作人员把他们带到了另外一个房间,让他们解几何题,几何题故意被设计成是无解的,心理学家的目的是观察这些人坚持多久才会放弃。
吃曲奇组的学生,一般会坚持大约20分钟,而萝卜组一般8分钟就放弃了。因为他们付出很大的努力去抵制曲奇的诱惑,没有剩下多少精力做几何题了。
社会心理学家鲍迈斯特把这种现象命名为“自我损耗”,也就是说意志力其实像肌肉一样,使用之后会疲劳。就像我们的体力消耗得多,我们的体力会下降,意志力被消耗得太厉害,我们的自控力也会下降。
普通习惯养成策略之所以自律一段时间就会打回原形,就是因为它让我们的意志力处于高消耗状态,意志力处于高消耗状态,人是非常痛苦和疲惫的,就很难长期去维持一个行为。
但是没有重复足够多次,习惯是不会养成的。这种情况就像骑自行车上坡,体力消耗得太快,还没有登顶就坚持不下去了,不仅无法享受到依靠惯性下坡的轻松,还不得不回到起点,之前的努力全部白费。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