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年轻人打算到一个镇子定居。
去之前,他向镇子里的铁匠打听那里是否宜居。
铁匠问他:“你为什么要搬来呢?”
年轻人回答:“我现在住的地方太糟糕了。那里的人心机太多了,一点也不好相处,人前一面,背后一面,反正我是一天也呆不下去了。”
铁匠回答说:“那我们这里就更差了,你还是不要来这里了。”
过了几天,又来了一个定居的年轻人,和上一个人来自同一个地方。
铁匠也问他搬家的原因。
年轻人说:“工作调动,没有办法,之前的街坊和谐友善,我其实挺舍不得的。”
铁匠说:“我们这里的人淳朴善良,你搬过来很快就能适应的。”
来自同一个地方的两个年轻人,给了铁匠完全不同的原因,也得到铁匠完全不同的回答。
钱钟书说:“生活是艰辛的,悲观的人,被凄苦与迷惘困扰;乐观的人,从痛苦中寻找乐趣和幽默。”
生活从来都是不完满的,有好的一面,必然也有坏的一面。
人心如镜,照映万物。
你心里有光明,看到的就是佛;你心中有黑暗,看到的就是魔。
那些内心悲观,总是抱怨的人,注定无法收获幸福。
上个世纪六十年代,钱钟书的女儿钱瑗独自一个人在北京,杨绛和钱钟书都在偏远的乡下。
杨绛放心不下女儿,晚上经常失眠。
有一次一只猫儿叼着两只血肉模糊的老鼠跑到杨绛床上。
杨绛又惊又怕,床单洗了好多次,依然洗不掉上面的血渍。
她把这事儿告诉钱钟书,钱钟书说:
“也许这是吉兆,老鼠的内脏与身躯分成两堆,离也;属(鼠)者,处也。说明你要离开此处了。”
杨绛被他煞有介事的解释逗笑了,也因此放下心来。
那段日子虽然艰难,但是夫妇二人却从没放弃。
像是夹缝里的花朵,始终朝着那一点微弱的光蓬勃向上。
两人的好心态,带来了好运气。
不久之后,两人得以回到北京,和女儿团圆。
《积极情绪的力量》里有这样一句话:
“凡事都有两面,只要不往坏处想,人多半就能往好处走。”
一念天堂,一念地狱。
很多时候,你对待人生的心态,决定了你的生活是繁荣还是衰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