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二战评论(二)之--罗斯福的伎俩

二战评论(二)之--罗斯福的伎俩

作者: 光影者 | 来源:发表于2021-04-16 17:40 被阅读0次

1933年,罗斯福当选美国总统。同年,希特勒就任德国总理。罗斯福首届任期是在整顿国内经济,摆脱20年代末开始的大萧条,走的是国家干预,以工代赈的路子。同样,希特勒以国家主导军工生产开启经济发展马达,可谓殊路同归。

1936年,罗斯福谋求连任,德国已是锋芒侧露,欧洲已能嗅到大战的气息。当时的形势是,德国的进逼由于有洗刷耻辱,改变自己国家地位的动力,有发动战争的强烈意愿,日本则已经侵略中国,如不能迅速取得侵华战争的胜利,则势必会为维持战争而掠夺东南亚资源,而为略夺战略资源,势必又要控制太平洋。

罗斯福作为政治家,预见到大战爆发带有某种必然性,加之美国军界由于在一战时,是在战争末期加入,伤亡少,记忆没有像英、法两国这么惨痛,渴望参战再试身手。但美国政界的传统,是奉行不干涉欧洲事务的孤立美洲政策---这一政策从坐收渔翁之利来看,是完全符合美国利益的。而美国民众则难以接受以牺牲自己的生命为代价来谋求所谓的国家利益。

因此,民众有反对参战强烈意愿,政界有作收渔翁之利的考虑。但问题在于,如果希特勒坐大,而英、法无力制止,将使美国面对强大的德国,这一局面,就不是什么两强相争,坐收渔翁之利的格局。加之日本侵略中国乃止太平洋如成为事实,美国将同时面对大规模扩展的德国和日本。

从战略角度而言,无法精细、现实的计算利益得失,战略处境的优劣在于是否取得主动地位。如果德、日坐大,势必造成美国被动面对德、日的扩张,而被动地位下的应对是很难的。而如果能遏制住德、日,势必使得美国能插手欧、亚,取得干涉未来的主动地位,一旦取得主动地位,在具体事务中就可以选择了。这是罗斯福的远见,这一远见实现,是美国应当不失时机选择参战。但必须顾及到美国民众的反战意愿,美国政界的孤立传统。由此,罗斯福玩弄了伎俩。

罗斯福的策略是刺激德、日首先对美动手,使参战变成保卫美国的战争。战争首先是德、日发动的,道义上英、法等欧洲国家与中国等亚洲国家具有被害人的地位,能取得民众的同情,加之德、日专制政体与美国体制不同,能激发民众的道义责任。

在未公开参战前,以租赁法案即以交易的形式,向孤军奋战的英国输送武器装备、战备物资,又借助炉边谈话的形式,用邻居家着火,救火会伤及自己,但提供消防用具则总是道义责任这种生活情理说服民众。不动声色援助抗德、抗日战争。可想而知,德、日对美国资敌的痛恨。1941年6月,法国战败,日本乘机侵占越南,美国借此断绝与日本一切关系,并切断对其石油等重要战略资源的出口,冻结其在美资产,直接刺激日本采取了偷袭美国太平洋舰队。

即便是日本内阁确实已经预计到美国实力远超日本,长期作战对其不利。但石油命脉如果不重新维系,战争将无非维持。对日本而言,消灭美国现有的太平洋舰队,以确保二年左右的战略储备已是不得已的选择,是唯一可以保证战争还能维持的选择。山本五十六正是基于这一思路,厘定偷袭计划,日本内阁也是基于这一考虑下定对美作战决心。

相关文章

  • 二战评论(二)之--罗斯福的伎俩

    1933年,罗斯福当选美国总统。同年,希特勒就任德国总理。罗斯福首届任期是在整顿国内经济,摆脱20年代末开始的大萧...

  • 这部剧你真的不应该错过

    二战,算是一个老旧的话题。 每一个学过初中历史的人都知道,二战三巨头——罗斯福、丘吉尔、斯大林。 大家对罗斯福相对...

  • 张凯解读《光荣与梦想2》——摘自得到app

    核心内容 一、罗斯福新政的措施;二、罗斯福在加入二战前做了哪些动作以及他是如何考虑的。 一、罗斯福新政的措施 罗斯...

  • 悦读社发言(168)

    美国借二战摆脱国内社会与经济困局——《光荣与梦想-罗斯福新政》读后 《罗斯福新政》是“光荣与梦想”之二,上一集中分...

  • 2017-07-23

    温斯顿丘吉尔(1874-1965) 是二战中与斯大林,罗斯福并立的三巨头之一,出身英格兰牛津郡的贵族世家。在66岁...

  • 二战前夕德国使用过的伪装术

    兵不厌诈。挑起二战的过程中,希特勒至少用了两次骗人的伎俩,达到了自己的目的。 一、“白色方案”中的“罐头货” 希特...

  • 二战评论(一)之英法的绥靖政策

    希特勒于1933年上台执政,奉行打破凡尔赛和约的扩张政策。作为希特勒扩张政策的受害方,英法二强面对如何应对希特勒疯...

  • 二战评论(三)之斯大林的失算

    1941年6月22日,德军兵分三路,在1800公里的正面上发动对苏联代号为巴巴罗萨计划的全面侵略行动。战争初期,苏...

  • 《光荣与梦想》读后感

    最近又拿出了这个大部头,看到美国经历了二战这个阶段。 当看到罗斯福作为美国总统,在自己的职位上呕心沥血,直到病...

  • 一位受人爱戴的将军——马歇尔的为人处事

    二战时,对于谁当盟军统领,丘吉尔和斯大林都支持美国的马歇尔,而罗斯福却想将他留在美国本土为自己效劳。 马歇尔渴望去...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二战评论(二)之--罗斯福的伎俩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ntvjl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