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隔两年又回到浙江龙泉过年,之前每次回龙泉过年心里面都会有一些紧张忐忑和不安,因为这里并不是我土生土长的故乡,而是我老公从小长大的地方。对于龙泉这片土地而言,我是一个陌生人,一个异乡人,我听不懂这里的语言,也不熟悉这里的风土人情,但我要和我的老公、儿子、小姑子、公公、婆婆在这里度过中国人最重要的节日——春节。
我之前经常心有愧疚,愧疚于我不能过年的时候陪伴在父母身边,把他们老两口独自留在几千里之外的家乡过节,看到我婆家人阖家团圆的场景热闹,充满烟火气的家族聚会,心里总是充满着愧疚,遗憾和自责,甚至对自己有埋怨:作为独生女儿为什么要远嫁他乡?留下一对年迈的父母独自孤守家乡。
昨天是爸爸生日,我在和他通电话时,感受到了一种前所未有的、平静安宁的幸福。我儿子通过语音给外公唱了一首生日快乐歌,我妈妈说我爸爸反复听了好几次,听得老泪纵横。这些真挚而平凡的感动,温馨而日常的交流,虽然相隔千里,也能让我们彼此感受到对方的陪伴,关心和温暖。这难道不应该是当下我最应该珍惜的点滴回忆吗?或许我幻想中向往的生活正在当下每时每刻发生着……而我却不自知!
在龙泉这个陌生的小镇里,或许没办法获得在家乡那样的归属感和认同感,但龙泉这个异乡却给了我一次机会,让我尝试着去找到自己的另一个面。就像来到一个陌生的城市旅游,带着一种全新的视角去体验生活,寻找自己,发现自己,每次都能够激活那些本就存在于我生命中好奇心和探索欲,让我能够重新打开心扉,好好的享受当下生活中点点滴滴的不一样。
面对生活在龙泉本地的人,我有时也会羡慕他们知足常乐的状态,一个家族大几口人,天晴时带着小孩子在草坪上晒太阳,欢声笑语,其乐融融。不需要像大城市那些鸡娃的父母,担心孩子没有同龄的孩子作伴,人际交往出问题。这里的孩子家里兄弟姊妹亲戚朋友很多,从不缺玩伴。这样的生活简单朴实,平凡而又温馨。
所以,想到这里,我就很尴尬了。
我羡慕着龙泉一家老小家族聚集在一起热闹温馨的场面,羡慕着那些早早回到老家,成家立业,在小城市里充满着归属感和人际联结的归乡人。
似乎只有自己还处在没有着落的、尴尬漂泊的状态。所以,每当家里长辈问我儿子:你是哪里人?无锡人?龙泉人?还是攀枝花人?孩子一般会很坚定的说我是无锡人,这是他的身份认同,但我却无法如此坚定。每当有人问这样的问题时,都像是重新揭开了我关于身份认同的焦虑。我出生在攀枝花,在南京上了大学,嫁给了浙江龙泉人,定居在了无锡,这种多重身份的焦虑一直让我无所适从。我不知道现在的我,到底是四川人,还是新无锡人,还是一个嫁给龙泉人的外地媳妇儿?
因为纠缠于自己多重身份的焦虑,所以我很彷徨我未来将会去向何方,要一直待在无锡这个城市,直到老死吗?前两年有个愿望,想要去找一个陌生的小镇隐居,但那不又是一个异乡吗?老家似乎又回不去,它变得如此的破败、没有活力,似乎也没有我的容身之处。而我老公的家乡龙泉,对我来说也是异乡,要完全融入它,可并非易事。
不知道自己到底是谁,又将要去向何方,或许这才是漂泊人生旅程中的常态,或许我内心里也渴望着这种闯荡四方、漂泊他乡的状态,要不然当初我又怎么会毅然决然的选择这样的生活呢?我内心应该里喜欢这样多元丰富的体验,喜欢不同地域之间文化差异的碰撞。既然这是当初心之所往,那就好好的感受和体验吧,才不会遗憾和后悔这三十几年来自己漂泊闯荡的岁月时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