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发展史的小启示

作者: 大林笔记 | 来源:发表于2020-10-14 06:09 被阅读0次

现在有一个很大的“民族”,叫“手机族”,也叫“低头族”。机不离身、机不离手……已是常态。那么让我们来看看手机的发展史吧!

外形:

记得我还在上学的时候,手提电话(大哥大)、BP机风行一时。

刚上市的手提电话是没有屏幕,只有按键,大小像块砖头。每一样新事物的价格都是不菲的,手提电话也不例外,所以那时,它是有钱或是有权人的象征。

BP机也叫传呼机,它虽然不是手机,但我认为它是“手机伴侣”,是没有手提电话者的一个替代品。它的大小和火柴盒差不多,上面有一个屏幕,能显示对方的手机号码。

慢慢地,随着科技的发展,BP机也退出了市场。手提电话进行了演变,渐渐地演变成了手机,从没有屏幕,到有半屏的手机,也就是那种一半是屏幕,一半是键盘的手机。而现在的智能手机是全屏的,键盘都在屏幕上,还是触摸型的,很灵敏。这种智能机是又轻又薄,还功能强大。

功能:

从功能上面看,原来的手提电话只负责接听和拨打。而BP机,只负责传递短小的信息。

半屏手机基本上用来接听电话、拨打电话、发送短信或彩信。全屏手机,也叫智能手机,不但可以接听、拨打电话、发送信息,最重要的是能上网,随时随地能与人沟通,不但有声音,而且还可以视频。网页上的内容呢,可以全屏显示,无障碍且能用护眼模式进行阅读。

未来:

想必以后的手机会变得更轻更薄,甚至只是一张膜,这张膜,能像孙悟空的金箍棒那么神奇,能随处收藏,也可以四处张贴。甚至像个机器人一样,能接受主人语音下达的指令,并且能按照主人要求圆满完成任务。

思考:

从手机的发展去看,这20年的变化真的非常的大。

所以,亲爱的孩子们,你不要把自己和父母进行比较,30年前的他们什么都没有,而现在什么都有,日新月异,发展如此迅速,更新换代的节奏快地令人难以想象,知识结构的迭代时间也越来越短。

在学生时代,我总觉得知识的有效期是和人的寿命一样的,随着生命的消失,知识才会失效。但现在发现知识是有有效期的,每隔两三年,新知识将把旧知识迭代掉,因为原来的旧知已经无法解决所有的问题了。事物总在发展变化之中,就像病毒一样在不断地进化,所以知识也需要在不断地进化。

以前说: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现在的世界是:没有做不到的,只有想不到的,基本上经过一段或是相对漫长的时间,都会实现,就像疫情的疫苗,面世只是时间的问题。

这不由地让我想起来了“嫦娥奔月”这个美好的神话故事,在古代,“奔月”只是一个美丽的传说,一个神奇的想象而已,而现在飞奔月球已经是常态,人类对月球的开发也达到了一定的高度。

每当独处,或是夜深人静的时候,我无数次地问自己:“什么才是人这辈子最有用的东西?”结果并不是要拥有多少财富,也不是说要拥有多少权力,而是要具备一定的学习力。社会发展迅速、知识迭代频繁,如果没有一定的学习力就无法更快、更好地去适应社会的发展节奏。

所以我们应该时刻保持学习,以一种开放的心态去接受一切新事物,不能固步自封、更不能骄傲自大。

相关文章

  • 手机发展史的小启示

    现在有一个很大的“民族”,叫“手机族”,也叫“低头族”。机不离身、机不离手……已是常态。那么让我们来看看手机的发展...

  • 手机的发展史

    手机最早出现是70年代,摩托拖拉的一位工程师发明的。当时的手机充一次电需要十几个小时,通话却只有仅仅的半小时。...

  • 手机的启示

    现在,我们绞尽脑汁去获取的某些东西,或许到未来的某天,我们想放下,却发现已经很难回到最初的状态…… ...

  • 手机发展史

  • 手机发展史

    1940年,贝尔实验室造出了第一部所谓的移动通讯电话。但是,由于体积太大,研究人员只能把它放在实验室的架子上,慢慢...

  • 小测试小启示

    小测试小启示 ...

  • 大小屏策略已过时,激进的R17 Pro指引新方向

    从最初追求单手握持的小屏时代,到后来追求视觉观感的大屏时代,手机的屏幕的演变史几乎见证了整个智能手机的发展史。而在...

  • 我的手机发展史

    家里管的比较严,真正属于我的第一部手机是在大学,在此之前能用的或者玩的都是哥哥或者老爸淘汰的手机。 严格意义上我可...

  • 换手机的启示

    昨晚在简书更新完文章后,又忍不住刷了一会儿微信,手机就没电自动关机了。回家之后,明明知道别的充电数据线不管用...

  • 玩手机的启示

    我絮絮叨叨的对着他说道:“这戴墨镜的哥们,请你开车不要玩手机,道路千万条,安全第一条,行车不规范,情人两行泪,”...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手机发展史的小启示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ntxup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