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题目有点大,在一定程度上,我还不敢轻易的发出我是权威,听我的准没错的断言。只能尽量用我自己的经历和总结给你一点启发和建议。
一、首先,让我们来理解作文
作文,是名词也是动词。名词:作文就是作品。动词,说明作文是一个思考,下笔的过程。我们将作文分成三个阶段:看题,反应(思考),下笔成文。
看题,就是根据给出的题目本身,看看要求的是什么类型的文体,是对一段话发表看法,是对图形呈现的内容发表意见,是描绘场景,还是仅仅要求陈述观点?即要求写成议论文、散文、记叙文还是说明文?
反应(思考),就是根据自己理解,在心中大概判断这个题目本身有什么要做出的立意和观点。
下笔成文,就是落笔的表达。
要相信,绝大部分人都是和我们一样的普通人。对于每年追捧的零分或者满分的高考作文,尤其是古文、武侠小说式的写法,绝对不代表普遍水平。因此,写作文,绝对不要追求奇思妙想,不要追求语言瑰丽,我们只需要将熟悉的词语顺利地组合成句子、段落,形成一个自己说的明白,读者(阅卷人)看的明白的文章。
二、理解了作文的阶段,我们来谈谈如何形成合格的作文
凡是下笔的作品,无论好坏,一定是思考和自我观点沉淀之后的结果。那么,如何保证我们有料可写,见到一个题目之后迅速反应呢。
我们简单将这个过程简化为:input—output,在input和output之间,是translation的过程。
输入(intput):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脑中有物,下笔有料。积累素材。
看过了,读过了,理解了,知道了,那么无论是命题作文还是发散性思维的作文,总知道惯常的套路是什么。
思考(translate):知行合一。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看到了,有自己的思考,才能形成一定的观点。有了思考才能称之为作文。没有思考的写作叫默写或者复制。思考后,使用素材,使之符合自己的观点。
输出(output):怎么将自己所思所想说清楚,是输出的重点。没有输出,只停留在想的阶段,不能称之为作品。在这个阶段,如何表达,使用修辞、逻辑、表达的结构很重要。
三、积累、寻找和使用素材(论据)
1、积累和寻找素材
素材就是我们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中看到的例子、名言、名句。从小,老师就要求我们写日记,背诵古诗词,背诵课文中的名言名句,甚至是一些名人的小故事。这其实就是积累素材的过程。
在应试作文中,名言名句、或者古诗词作为作文开头,总更容易吸引读者(阅卷老师)读下去。
关键是,什么样的素材(引用的例子、句子等)是符合我们立意的,是贴切的?判断素材是否准确、素材是否手到擒来,需要我们先学会积累素材。多读书、有意识的背诵、有意识记录,理解素材本身的含义,才可以举一反三的使用。
2、使用素材
实践出真知,多看看一些立意清晰的科普类文章,多读名人写的说明文、议论文,切记不要看鲁迅、聂绀弩之类杂文家的议论文。建议多看非虚构类(即不是小说、戏剧之类的剧情虚构的)文章,多看名人(我推荐季羡林、冰心)的叙述类文章。读并且学习这些文章是怎么样将一件事按照自己的逻辑解释清楚,说明白的。
看了别人文章,积累了素材,那么就需要深度的思考。关于价值观,关于对某事件的看法,一定要有自己的想法和看法。如何形成自己的价值观,我吸收和借鉴李笑来老师的观点,可以尝试问问这几个问题:
(1)这件事是对的吗?如果不对,那么什么是对的?
(2)这件事是不是最重要的?还有没有更重要的?
(3)有什么是绝对不对的?
(4)这个习惯(这件事)值得学习(践行)吗?
(5)这件事(这个习惯)是否可以坚持践行(学习)?
比如看题写议论文的时候,从这五个问题开始简单勾画,回答每个问题的时候就可以拿出自己熟悉的素材(名言、诗句、例子)来佐证自己的观点。
如果是散文或者是记叙文,这五个问题依然可以用来穿插描述事件、形容散文神不散的神,即文章的主旨。
四、如何组合语句,使用修辞,形成结构。
1、组合语句。
尽管中学课文里面学过语素、句式和修辞,学生们在分析阅读理解的时候,可能还能清楚,但是在自己写作文的时候,可能就会造成语句不通顺或者总觉得词不达意。
再次强调,绝大多数人都是普通人,绝对不要使用瑰丽的语句,奇思妙想的文体来对待考试。所以,古文、超短句写法、太二次元的网络用语最好不用。还是严格按照主谓宾的句式完整清晰地表达自己的观点。
我曾经学过李笑来老师的写作课,上述观点很多都受到他的影响,再此,我将他对名词、动词、形容词和副词的解释进行直接引用:
(1)名词,是用来说明人或者事物的实物或抽象的名称。
(2)动词,是用来说明人或者实物的动作;
(3)形容词,用来说明对人或事物的感知。
(4)副词,用来说明对人或事物感知的感知。
在英文阅读中,我们对单词背诵时就分的很清晰,所以文章本身词性清楚明了。但是博大精深的中文不一样,名词、动词、形容词之间比较容易转换。可以多加练习,阅读别人的文章,或者做阅读理解的时候,练习先圈出名词、动词和形容词,通过圈出这三类词性,感受好文章的集中特点。
我自己经过练习后,发现,能够清晰表达观点且语句流畅的文章具有如下特点:
(1)文章大量使用名词和动词。形容词使用相对较少。也就是说用词主要是来说明人或事物的名称、动作,针对感知的描述相对较少。
(2)副词的使用比例最小。即,不能多重描述一种感知。
(3)词语使用都简单、平实。生僻字极少,生僻的词语和成语也很少。
模仿,学习这些优秀作品,在写作文的时候也尽量让自己避免多重描述感觉。尽量直接描述想象、动作。让形成的句子、段落,读者能够比较清晰地还原描述的情景。
2、使用修辞。
我们常说的修辞有比喻、拟人、排比、类比、对比、反问、引用等。中学课本里面解释的修辞手法不下10种,但是我建议常用比喻、拟人、排比、类比和引用这五种即可。修辞手法只是为了说明语言表达的效果,起到强调的作用。用太多,只会分散读者(阅卷老师)的注意力,读不下去,甚至不知道要表达什么。
最常用的就是引用,不管是什么文体,引用素材是必须的。议论文中最常用的就是类比和对比。说明支持或者反对某观点,用类比或者对比比较容易让人产生联想到熟悉的事务和观点,比较容易达成目的。其余文体,可以选择使用几类修辞。
3、形成结构。
结构就是把这件事情(观点、感受)说清楚的顺序。顺叙、倒叙、插叙、补叙等。如果没有很深厚的描述功力,初高中生还是按照顺叙描写比较靠谱。至于倒叙、插叙、补叙很可能线索太多,把自己都绕进去。
写作文,一定是一个思考过程的记录。如果没有思考,单纯通过背诵范文,或许仅仅能做到及格而已。想想看,前面辛辛苦苦的阅读理解、哼唧半天为了几分绞尽脑汁,后面这几十分,还是不要轻易抛弃。尤其是发现,其实通过刻意训练,有规律可行的情况下,能体会到描述自己观点的酣畅淋漓,又能获得他人的认可的喜悦,又何必背诵他人之言。
最后的最后,再次强调,所有的所有都是要通过践行,刻意训练来提高写作水平。比如,一周800到1000字。一周一个文体,一定是刻意训练形成某种观点或者说明的文章,心情日记不算。读书的时候开始用心记录,有意识的搜集素材。并且在日常练习中学会使用。如果开始觉得写不出来,那么就从写读书笔记,或者是班上最近谁在争论或者讨论某个话题开始,有感而发,写在手机上的备忘录里,专门的笔记本上,或者在电脑专门设个存储文档。有意识的锻炼一个学期,看看自己是不是有一个改变?
学以致用!用以致学!加油吧,少年!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