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论文的步骤:寻找选题—搜集论文—搭建结构—写—修改
做决策的步骤:明确目标—搜集信息—逻辑推理(验证)—实践—反省
早就听说过一个理论:在一个行业优秀的人,转行到其它行业后会依然保持优秀。就像新闻报道一样,银行行长在送外卖四个月后,成功晋升为站长。因为各行各业获胜的思维是一致的。
还有一个鼓励自己进步的方法是,寻找自己的成就事件,从中归纳出成功经验,将其应用到其它领域。我回首三十多年来的人生,没有什么成就事件,唯一坚持下去的事情只有学习,虽然学习的不怎么样,但在看到大量的书籍中都强调信息搜集和逻辑推理的重要性后,我深深的认识到自身在思维上存在着的巨大漏洞。但并不丰富的写论文经验,却为我理解做决策的步骤提供了依据。
第一步:寻找选题VS明确目标
文科专业的学生受限于眼界太窄,寻找选题往往会受到导师的影响,基本上都是导师提供几个选题,自己从中选择一个感兴趣的去研究。但工作后,没有导师给列出标题,更多的是自己根据工作需要,明确自己的目标。更有很多寻找副业的人,自己面临人生的大课题,需要自己寻找学习领域。在“姜胡说”社群里,提到了学习力、输出力、产品力、营销力、思考力、投资能力,是对做好绝大多数领域需要必备的几项能力。因此,在今后学习方面除了要找到自己感兴趣的领域外,还有将这几种能力学好,以便在机会出现时能够弯道超车。
第二步:搜集论文VS搜集信息
想必大多数顺利完成论文答辩的本科以上学历的毕业生,都知道知网的存在。在选好主题后,要寻找30至50篇相似主题的论文,下载下来,自信琢磨,将其中的知识整理成自己的思维逻辑,这是写论文的必备阶段。如果没有知网的存在,绝大多数的大学生应该很难完成论文达辩。但在平时投资股票或者决定在某个行业创业后,能够精心搜集信息的人实在是太少了,往往受听说影响,拍脑袋决策。其实,投资或者创业对我们生活的影响不亚于顺利毕业。这里的信息搜集,要根据具体行业而定。但根据信息载体来看,书籍、网络、同行业的前辈、客户都是需要考虑的。
第三步:搭建结构VS逻辑推理(验证)
将搜集到的论文看完后,基本上已经形成了对研究主题的看法,但要将纷繁复杂的信息放到一篇文章中清晰的表达出来就需要搭建出内在的逻辑机构。是先说定义还是先说现象?是先说问题还是先说危害?在逻辑的排兵布阵中表达清楚自己的看法。而做决策就要得出一套具体的可操作的方法。比如在投资中,是否需要做T,什么时候需要追加,用总结出来的方法来指导今后的行动。但与论文中有所区别的地方在于,要将方法应用在之前的市场中,看是否有效。也要保持冷静,不断关注市场的变动,看在今后的市场中该方法能否有效。对于那些政府智囊提供给政府的建议中,也能看到验证的存在。比如:今年大热的三胎政策,出台的出发点很好,但能否有效,还需要拭目以待。
第四步:写VS实践
将论文写出来,才能拿到导师的面前,顺利参与答辩,再懒惰的学生,也不会拿着空白的纸张站上答辩席。同样,只有实践,才能知道自己总结出的方法是否有效。虽然迈出实践的第一步千难万难,但真的去做了,会发现很多困难都是想象出来的。人就是一种适应性很强的动物,真的沉浸在某个领域中后,很多正确的做法会自然而然发生。以前,我对接待很抵触,觉得自己性格内向,不擅言谈,搞接待很尴尬。但经过几个月的历练后,已经有所进步了,虽然相较那些外向的人还有差距。但只要一直练习,抓住关键点,相信我会越做越好的。
第五步:修改VS反省
文章都是在一遍遍修改中变好的。李笑来更是在《财富自由之路》一书中说,会按照编辑的要求修改书稿。经过不断雕琢的文字更能清楚的传达思想。同样,在实践中也会发现,先前总结出来的方法并不完美,总是需要不断完善。并且社会环境在不断变化,没有万能公式能解答一切问题,所以反省和修正是保持成功的最后一把秘钥。
这几个阶段,貌似我哪一个做的都不太好,但知道了怎样去做后,总是比像无头苍蝇一样乱撞好。以后在每个阶段,对自己都要严格一些,可以慢,但不能不做。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