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党委宣传部 北京服装学院 人民书画院
10月20日,由北京服装学院举办,语言文化学院承办的高端国际学术论坛在七号楼艺术报告厅拉开帷幕。北京服装学院党委副书记倪赛力出席。民族服饰博物馆馆长贺阳,语言文化学院党总支书记赵二东、院长张慧琴、党总支副书记姚冬梅、副院长罗冰、人民书画院常务副院长、意大利瓦伦蒂亚美术学院中国校区副院长赵炳国,参加本次论坛。本次论坛邀请了8位来自服装设计、服饰文化、文化教育等行业的专家学者作为主讲嘉宾,全程提供专业的同声传译服务。论坛由语言文化学院院长张慧琴主持,院长助理、商务英语专业教研室主任杨武遒协助主持。



校领导对本次论坛表示了高度的重视和大力支持,党委副书记倪赛力在开幕致辞中说到,由当下放眼未来,由北京服装学院放眼国际,回顾了北京服装学院在国际上所获得的成就,并强调未来服饰文化与科技和艺术的融合及发展。本次论坛主题为科技与艺术的碰撞,而服装则是生活中的艺术,艺术中的人文科学。倪赛力副书记对本次论坛寄予厚望,希望论坛能成为推动服饰文化发展,促进北服学子进步的踏板。

论坛伊始,西奥多拉·玛莎里斯女士(Theodora Mantzaris)做了题为《奥林匹克的精髓及其与强化国家特质的关联》的分享。西奥多拉·玛莎里斯女士是英国当代著名设计师、插画家、创意思维和品牌战略家,英国艺术指导协会的成员,同时也是享誉全球的运动专家,曾担任东京2020年和北京2022年奥运会的国际奥委会顾问、雅典2004奥运整体形象景观设计创意总监和北京2008奥运会形象景观设计顾问。西奥多拉女士结合自身设计经验,与到场嘉宾和观众分享了她对于奥运会、奥林匹克主义的本质、以及奥林匹克的视觉表达和与主办国的形象之间的关系的一些看法,让听众们受益匪浅。
来自柏林设计艺术学院纺织品与表面设计专业方向材料试验研究领域专家Julia Wolf女士分享了她在该领域的研究成果。Julia教授详细介绍了她和所在团队所进行的smart3项目研究,以及她在智能材料方面的主要研究方向,即:记忆合金、压电陶瓷元件和电活性聚合物。通过Julia教授所展示的立方体形状记忆、及其他智能材料实验的视频,在场观众充分了解到智能材料的的神奇。
短暂茶歇后,同样来自柏林设计艺术学院的教授Essi-Johanna Glomb就色彩、纺织与材料设计、未来织物做了精彩发言。Essi教授的主要研究方向为纺织与材料设计&设计调研,是Blond& Bieber工作室的联合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 Be-able工作室担任联合设计师。她们致力于从海藻等天然植物、豆浆渣子等生物残渣中提取色彩、纤维,利用先进的纺织品印刷技术、颜料提炼技术来打造未来材料织物。与塑料等传统材料相比,这种未来材料织物更加智能、环保、美观、可循环。Essi教授的分享为在场观众带来了关于新材料、新织物、创新研究方法等方面的前沿知识。

英国中央兰开夏副校长Tim Steele先生与观众分享了有关创意产业和国际化战略的内容。在交流中,他将自己所就职的英国中央兰开夏大学作为案例,结合分享了自己的想法,同时介绍了很多大学有关创新的课程设置。他认为借助国家发展趋势如“一带一路”倡议、经济特区政策等实现创新产业的国际化是非常可行的。
之后,精彩的沙龙互动环节展开,观众们提出了很多精彩并有挑战的问题,比如环保服装面料的开发难度及用途扩展、服装设计中的文化传承等。几位嘉宾与观众进行了深入的讨论。

午后,多个教育部及北京社科研究项目评审专家、外交学院武波教授的发言引起在场观众对于中国文化的复兴与艺术界的繁荣的深思。他提出中国当前的主题是民族复兴,表达方式为“中国梦”。中国文化有三个要素:道统、和合、礼教。在文化多样化背景下,西方谓之阳,东方谓之阴,孤阴不生,独阳不长,指出中国艺术文化发展的重要性。他建议艺术家们遵循三个准则:一要有进取精神, 二要促进不同文化间的和谐,三要有强烈的使命感,即人的价值应回归。简而言之,中国文化为未来艺术发展提供了平衡和方向。

人民书画院常务副院长、意大利瓦伦蒂亚美术学院中国校区副院长、著名书画家赵炳国深刻剖析了中国书画中的传统文化思想。他通过对比举例中西各种书画作品,展现出书法家和画家对于中国文化的理解,他系统性回顾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产生,分析了中国书画独特的审美特色和审美情趣,其思辨性特征、书画同源理论的构建于中国古代哲学对客观事物独特的认知模式,因而,产生了中国传统书画文化与西方美术审美的差异主要存在于对于传统文化思想的传承。

剑桥大学授予的全球顶尖2000名学者之一、古语言教授Sheldon Gosline做了精彩的有关古埃及服饰研究的报告。他指出埃及人很早就会通过服饰和配饰来表现社会地位和宗教信仰。 史前时期,即 6000 年之前,服饰表达便紧随流行趋势,如将外来的青金石作为珠宝和配饰。随后青金石在社会统治和时尚变迁下成为精英使用的宝石。一些古埃及服饰风格也局限于特定的性别和年龄。很多埃及服饰文化精髓都在此发言中得到了详解。

下午论坛的沙龙环节,武波教授、Sheldon Gosline 教授和赵炳国副院长与观众继续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场下就青年人对于传统文化复兴的认知、中国文字的产生的过程及特征,以埃及服饰文化为例,如何将中国服饰文化传播到世界等问题提问,嘉宾们进行了详细解答和积极讨论,现场形成了热烈的学术讨论氛围,观众们收获颇多,带着思考离开了会场。

至此,高端学术论坛作为北京服装学院一年一度的“科学•艺术•时尚节”的重要板块,已成功举办了两届,彰显了我校举办全英学术论坛的实力,提高了我校在服饰与文化、艺术与科技等领域的国际知名度,带动了我校学术水平的国际化发展。
来源:语言文化学院 党委宣传部
摄影:张 乾 张艺菲 张彦勋
美编:徐河鑫 马惠歆
责编:胡晨娜 崔 燕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