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我们要在孩子身上重现自己》中《儿子心灵上的烙印》
苏霍姆林斯基讲述了一个真实的故事:两位母亲和她们儿子的经历:儿子皮奥特和媳妇加莉娜变卖家产为母亲玛丽娅治好了病,受到全村人的赞扬,成为许多父母教育孩子的榜样;安德烈一直不去照顾母亲赫丽斯季娜,房子坏了不给修,生病了也从不去探望,成为村民们唾弃的对象。
一起生活多年的邻居,一起长大、参军、归来的孩子,为什么会有如此截然不同的结果?答案就隐藏在他们的成长经历里。皮奥特母亲疼爱孩子,但从不向他掩饰生活中的各种复杂问题和矛盾,并且经常引导孩子用实际行动去关心帮助别人。安德烈的母亲从不让孩子体会生活的不幸,自己的苦累、受伤、痛苦从不让孩子感觉到,孩子习惯了一味向母亲索取,从没有关心父母的意识,成为一个自私自利的人。
从这个故事里可以得出这样的经验与教训:一个人从小不仅要用理智去认识世界,而且要用心灵去领会它。生活中所发坐的一切,都能在幼小的心灵中激起各种不同的情感、感受、激情和意向。在孩子的内心活动中,尤其象怜悯、仁慈、同情这样一些感情,会给他们的心灵留下特别深刻的烙印。
因此,苏霍姆林斯基提出:我们国家的每一个公民都把培养人这一最高尚的工作,即在孩子身上重现自己,把创造人,培养人的智能、感情、意志、性格,道德美和人所固有的个性,都看作是最大的幸福。
最明智的父母之爱在于我们做父母的要善于在孩子们面前揭示他们亲眼看见的、亲身感受的幸福生活的真正源泉。
铁石心肠的人大都生长在那些父母过分溺爱子女,对他们百依百顺、一味迁就他们任何要求的家庭,他只是欢乐的需求者,他的生活全部乐趣仅仅在于可以取得什么,获得什么,这正是家庭教育中可能产生的最令人担心的事情。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