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多面悟空——猴、人、神

多面悟空——猴、人、神

作者: 俊娜_9405 | 来源:发表于2021-01-05 08:38 被阅读0次

      谜面:

自幼生来胆气高,随身变化显英豪。

水帘洞里各猴首,花果山前挂帅袍。

                            谜底:孙悟空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了解《西游记》这部名著中的男主角——孙悟空。你们知道他在书中都有哪些名字吗?

      石猴、妖猴、猢孙、齐天大圣、美猴王、孙悟空、弼马温、斗战圣佛……

下面,我按故事的发展顺序对这些名字做了排序:

    出世时:石猴

    在花果山时:美猴王

    遇菩提老祖时:孙悟空

    从天庭回花果山时:齐天大圣

    遇到唐僧师父时:行者

    到天竺取得真经时:斗战圣佛

    这些名字暗含着孙悟空的成长历程,《西游记》这部名著在人物描写上有一个突出的特点:就是将猴子的自然性(猴性)、人性、神性很多地的结合起来。下面我们就逐一交流:

    一、猴性

      1.外貌

      长相圆眼睛,查耳朵,满面毛,雷公嘴,面容赢瘦,尖嘴缩腮,身躯像个食松果的猢狲,虽然像人,却比人少腮。

      作者抓眼、耳、面、嘴、腮、身躯六方面极细致地写出猴子的长相,突显这是一只未曾驯化的野猴。

      2.习性

    出世时:

      那猴在山中,却会行走跳跃,食草木、饮涧泉、采山花、觅树果;与狼虫为伴,虎豹为群,獐鹿为友,猕猿为亲;夜宿石崖之下,朝游峰洞之中。

            —— 第一回  灵根育孕源流出

                                心性修持大道生

      与群猴嬉戏时:

    跳树攀枝,采花觅果;抛弹子,邷么儿;跑沙窝,砌宝塔;赶蜻蜓,扑八蜡;参老天,拜菩萨;扯葛藤,编草帓;捉虱子,咬又掐;理毛衣,剔指甲;挨的挨,擦的擦;推的推,压的压;扯的扯,拉的拉,青松林下任他顽,绿水涧边随洗濯。

            —— 第一回 灵根育孕源流出

                                心性修持大道生

        选文中运用多个动词刻画人物特点。

      大闹天宫时:

      只因王母设宴,未请他,他就将仙女定住,纵朵详云,径奔瑶池。就有了后来的“乱蟠桃大圣偷丹  反天宫诸神捉怪”(第五回)。石猴出世时,目运金光,射冲斗府。玉帝曰:下方之物,乃天地精华所生,不足为异。到现在的继而成精,降龙伏虎。自剥死籍,滋生事端,十万天兵降他不住,令玉帝头疼。

      偷摘人参果时:

      万寿山的五庄观有棵灵根,即人参果树。

      三千年一开花,三千年一结果,再三千年才得熟,短头1万年方得吃。似这万年,只结得三十个果子。……人若有缘,得那果子闻了一闻,就活三百六岁,吃一个,就活四万七千年。

    —— 第二十四回 万寿山大仙留故左

                            五庄观行者窃人参

      看到如此唐僧不食果与,而道童食之。猴子在八戒的怂恿下说“这个容易。老孙去,手到擒来。”偷金击子,爬树偷果。最后因道童误会又使个推山移岭的神力,把树推倒,大闹五庄观。(第二十五回)

      这件件猴事,无不显示猴子的不懂规矩,却也尽显孙悟空的猴性!

    接下来我们一起了解孙悟空的人性。

      二、人性

    1.与第一任师傅

    悟空学些本领,在人前卖弄,菩提老祖要将他赶走时的对话:

    悟空叩头道:“只望师傅恕罪!”祖师道:“我也不罪你,但是你去罢。”悟空闻此言,满眼堕泪道:“师父,教我往那里去?”祖师道:“你从那里来,便从那里去就是了。”

          ——第二回 悟彻菩提真妙理

                            断魔归本合元神

    “满眼堕泪”是意识到自己不该在人前炫耀本领,以免惹祸上身,更是与师傅的不忍分别,是一种怎样的师徒情深!

      如果这些内容彰显人的情感不够充分的话,请大家来看孙悟空与唐僧的故事。

    2.与第二任师傅

    请大家看电视剧三打白骨精,唐僧恨逐美猴王的视频。

    当唐僧肉眼凡胎,不识妖魔,却要赶走悟空:

    唐僧见他言言语语,越添恼怒,滚鞍下马来,叫沙僧包袱内取出纸笔,即于涧下取水,石上磨墨,写了一纸贬书,递于行者道:“猴头!执此为照,再不要你做徒弟了!如再与你相见,我就堕了阿鼻地狱!”行者连忙接了贬书道:“师父,不消发誓,老孙去罢。”他将书摺了,留在袖中,却又软款唐僧道:“师父,我也是跟你一场,又蒙菩萨指教,今日半途而废,不曾成得功果,你请坐,受我一拜,我也去得放心。”唐僧转回身不睬,口里唧唧哝哝的道:“我是个好和尚,不受你歹人的礼!”大圣见他不睬,又使个身外法,把脑后毫毛拔了三根,吹口仙气,叫“变!”即变了三个行者,连本身四个,四面围住师父下拜。

      —— 第二十七回 尸魔三戏唐三藏

                              圣僧恨逐美猴王

      师徒对话中,流露出心酸,用心四面跪拜中透出对师傅的不舍,即使离去也是牵挂,便嘱咐沙僧:

    大圣跳起来,把身一抖,收上毫毛,却又吩咐沙僧道:“贤弟,你是个好人,却只要留心防着八戒言语,途中更要仔细。倘一时有妖精拿住师父,你就说老孙是他大徒弟。西方毛怪,闻我的手段,不敢伤我师父。”

    —— 第二十七回 尸魔三戏唐三藏

                              圣僧恨逐美猴王

此画面可谓:

    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真是“伤离别”!

    于是,孙悟空噙泪叩头辞长老,含悲留意嘱沙僧,便顷刻不见影……

    3.神性

    孙悟空西天取经路上,降妖捉怪,所向披靡的前提条件是什么?那是他有七十二般变化、有如意金箍棒、有一个跟头十万八千里……最后完成终极目标成为斗战胜佛!

    《西游记》中关于孙悟空与妖魔的斗智斗勇无不体现出他的神性!

      通读《西游记》这部名著,我喜欢孙悟空的神通广大,也看到了不一样的孙悟空,但更让我懂得:人生的意义不在于个人的欲求得到满足,而是要有自己的奋斗目标,就像他以保护师傅西天取经为目标。我们都要有自己的目标,并为之努力,人生才会更精彩!

     

     

   

相关文章

  • 多面悟空——猴、人、神

    谜面: 自幼生来胆气高,随身变化显英豪。 水帘洞里各猴首,花果山前挂帅袍。 谜底...

  • 影评 | 小萝莉的猴神大叔

    世上所有的安逸都在你的脚边, 信徒在你仁慈的庇佑下无所畏惧。 猴神哈奴曼传说是孙悟空的前世,在影片中猴神也像孙悟空...

  • ‹我不认识你,但我愿意尽我所能帮助你›

    “猴神哈奴曼传说是孙悟空的前世,猴神大叔也像孙悟空一样。经历磨难,一步步将“爱”放在了坚持多年的信仰之前。真正从狭...

  • 孙悟空

    通天神猴孙悟空 海拿神针下打王 为玄奘西去取经 斗战胜佛打天下

  • 悟空

    悟空 猴也 心如悟空 七十二变

  • 西游笔记 01

    西游笔记001 孙悟空天生神赋,但在最初估计是自己也没太意识到自己和其它猴的不同,一直泯然众猴,认识自己实力的机会...

  • 有趣又有料的瑜伽神猴式,你劈过吗?

    提起神猴,咱老百姓心目中想到的一定是孙悟空。 孙悟空的身世如同他的金箍棒一样出神入化。长期以来,大家都接受了孙悟空...

  • 多面悟空 2稿

    谜面: 自幼生来胆气高,随身变化显英豪。 水帘洞里各猴首,花果山前挂帅袍。 谜底...

  • 孙悟空的真实身份究竟是谁?

    文| 华阳洙泗 孙悟空的原型是印度神话的哈奴曼。 哈奴曼(Hanuman),别名哈鲁曼,印度史诗《罗摩衍那》的神猴...

  • 神猴: 第二章——悟空获救

    孙悟空举目一看原来是一只剑齿虎,我的乖乖这妖兽也太特么大了吧。长下得三十米高下得二十米,尤其是那双眼睛简直是咄...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多面悟空——猴、人、神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nukeo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