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都是产品经理2.0》读书总结
这本书是苏杰所写的人人都是产品经理的第二部,还是引用扉页中我认为比较好的一句话来开始,不是每个人都能以产品经理为业,但在我看来,产品经理是一类人,他们的做事思路与方法可以解决很多实际的生活问题。只要你能够发现问题并描述清楚,转化为一个需求,进而转化为一个任务,争取到支持,发动起一批人,将这个任务完成,并持续不断以主人翁的心态去跟踪,维护这个产物,那么,你就是产品经理。如果说《人人都是产品经理1.0》对于把产品经理这个岗位带入各大公司起到了一点助力,那么,我希望《人人都是产品经理2.0》能够让更多的人成为“泛产品经理”,让公司里真正变成“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如果你不想仅仅做事,还想通过改变人来改变世界,有两种方式:1像现在这样,不断输出自己的总结、价值观和方法论,潜移默化的实施影响。2像乔布斯那样,做一个惊艳世人的产品,让世人自己去体会、总结。
最后还是强调一下,尽信书不如无书,期望只通过一本书就了解某个领域的全貌是不切实际的,所以,多看多听多想多做吧,一个人成熟的标志之一,就是脑中可以同时容纳多种不同的观点而无碍于行事。
初识:大话产品经理
产品经理这个岗位诞生于宝洁公司,每一个宝洁品牌都当做一个独立的事业在经营,有专门的产品人员、销售人员给予支持,直接与其他宝洁品牌竞争。产品经理的成功表现使宝洁认识到产品管理的巨大作用,之后,宝洁便根据“产品管理体系”重组公司。这种管理形式为宝洁赢得了巨大的成功,也导致后来大部分消费从业者纷纷效仿。
产品经理和项目经理,缩写都是PM,我觉得他们最核心的区别是,一个靠想,一个靠做。项目经理是执行人,工作重点是把任务完成,并不充当任务的提出者,需要的是执行、计划和控制能力。产品经理是任务的提出者,更需要创造力,当然产品经理也应具备一定的项目管理能力。项目越做越小,越做越确定,是个封闭式命题;而产品越做越大,是个开放式命题,从生命周期来看,项目有明确的立项和结项,但产品在开始之后,如果做得好的话,是不会结束的。
当转变为产品经理式的思维后,可以获得两大好处:第一,有了更多选择,也许一些更优的方案就在这个“更多”里。第二,可做价值判断,对性价比的评估是产品经理的必修课。面对问题时如何理解和做出基本应对,产品经理给出的答案是“先搞清问题,后选择方法”,而不是直接去设法解决。产品经理看到一个现象时,会问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现象,希望了解现象背后的本质原因。
产品经理还应具有以下性格特质:1热爱生活,好奇心。只有对各种新鲜事物都了如指掌,才能发现先机。2理想主义,完美主义。3善于沟通,团队精神。4抗压,自我激励,情绪调节。
最后,简要说明以下产品流程:1产品架构:定义、规划产品,确定产品定位,规划。把握产品的节奏,对产品进行宏观把控,对经验要求较高。2产品设计:负责产品细节设计。2C的产品,需要和交互设计紧密配合,注重用户体验,对于海量用户的产品,细节设计会产生很大价值,但职业天花板相对低;2B的产品,主要是业务逻辑、流程、规则的设计。3产品管理:狭义的管理,偏资源协调、跟进实施和团队建设,有点像项目管理,负责把产品做出来。4产品运营:负责产品大运营,解决产品“有人用”的问题,建立产品与用户的通路,负责营销推广。
产品:关键词与分类
产品即解决某个问题的东西,某个:任何一个产品都没法解决所有问题,特别是在产品早期 ,要有针对性的满足某些用户的某些需求,要有明确定位。就是要在细分市场中找到机会,找到明确的切入点。问题:理想与现实有差距,人们想缩小甚至消除这个差距,就会产生各种问题,用产品经理的话来说,就是有了用户需求场景。“问题”包含了三个关键词:用户、需求、场景,这个问题是谁的问题,问题的核心是什么,用户在什么情况,以及何时何地碰到这个问题。东西:指有形的实物或无形的服务,一般是一个有目标的解决方案,包括常说的产品、功能、特性、服务、流程等。作为一个优秀的产品经理,不能把产品简单的理解成手机里的某个应用,而要去关注产品背后的隐性因素,需要哪些合作伙伴、供应链怎么优化、线下部分怎么设计等等。
常见的产品分类维度:1用户关系角度。从产品与用户的关系角度,分为三类:单点、单边、多边。计算器是个典型的单点用户型产品,只要有一个用户使用,就能产生完整的用户价值。电话是个典型的单边用户型产品,需要有一群人同时使用。多边用户型产品一般都是平台级产品,需要几群不同的人一起使用才能产生价值。2用户需求角度。从用户需求角度,把产品分为6大类:工具、内容、社交、交易、平台、游戏。工具,解决单点问题,可以“用完即走”,可以快速解决流量问题,但弱点在于粘性。内容,价值观过滤器,必须提供有价值的信息,如果用户想打发时间,那么“可打发时间”也算一种价值。社交,彼此相互吸引,用户与用户互相玩,彼此吸引并建立关系,最终因此而留下来,社交产品的最大优势就是用户粘性相对高,最大的劣势是离钱比较远。交易,做生意卖东西,线上的交易,就是电商和O2O概念下的各种收费服务。平台,复杂的综合体,这是一种同时满足多种角色的产品形态,平台产品就是最典型的综合体,里面可能有工具、内容、社交、交易、游戏等各种元素。游戏,打造平行世界,可大可小,一切皆可包容,是真实世界的副本。3用户类型角度。目标用户不同,2C的产品是个人用,2B的产品是企业使用。
概念:提出与筛选
提出产品概念很简单,要确定五个关键要素:1核心用户。产品目标用户中最重要的用户是谁,表达为一个抽象的人群。2刚性需求。Ta们碰到的最痛的痛点是什么。3典型场景。这些痛点最常出现在怎样的生活、工作情况下。4产品概念。用什么方案解决,用一个词最多一句话概括你的解决方案。5竞争优势。相对已有方案,有什么突出优势。
聊聊竞品分析。相似的产品,能满足同样需求的不同产品,所有消耗用户时间的产品,这个叫用同样的产品功能解决同样的用户需求,这种分析的结果,往往只能带来一些功能层面上的优化,不会对产品方向带来什么新思路。用不同的产品功能解决同样的用户需求,这叫“替代品”,这种分析,会给产品带来新思路、新方向。用同样的产品功能解决不同的用户需求,这会反过来促使你重新思考你自己的定位。还可以用同样的产品功能满足不同层次的用户需求,挖到最深处,一般会是人性的心理或生理层面。
聊聊用户分类的方法。1如果产品的用户是多边的,先根据不同角色分类。多边型的产品,对应单点和单边的产品,要有至少两种明显差异的用户群体,通常这种产品都具有平台属性。2新人、中间用户和专家。这是按照用户对“产品所在领域的熟悉程度”来分类的结果,也是一种非常常用的用户分类方法。3根据人口统计信息(包括年龄、性别、职业、所在地、消费水平等)。4根据产品的业务场景。
产品概念的筛选。1内部因素:能力。人:团队是否与要做的事情匹配。财:各种资本、资金的支持是不是到位。物:行业资源与业务能力。这三方面,最本质的还是人,财和物都可以由人带过来。内部因素:意愿。意愿就是使命、愿景、价值观。是要发自内心地对这个事情特别有使命感,并且一直为之努力,只有这种有原生动力的人,才能够坚持。2外部因素:价值。一个好的产品概念,必须要筛选过各种外部因素,才有可能落地。外部因素:成本。包括宏观和微观两方面。其中宏观包括政治因素、经济因素、社会因素、技术因素、环境因素、法律因素。微观指行业环境,对于同行业内现有竞争者的能力,其主要指标为市场成熟度和竞争激烈度,潜在竞争者进入的能力,代表行业门槛高低。
需求:采集与用户研究
需求采集方法的分类。直接采集与间接采集,获取到的需求分别是一手需求与二手需求,可以从以下两个角度来理解它们的差异:第一个角度,需求的提出者是不是有需求的人,如果用户是为自己提需求,采集到的就是一手需求;如果这个需求是转述的,就是二手需求。第二个角度,需求是原始的还是加工过的,比如直接跟用户聊,采集到的就是一手需求,而去看第三方机构做的一些行业分析报告,采集到的就是加工过的二手需求。对于这两种采集方式的优劣,可以从准确与效率两方面加以对比,直接采集的一手需求更准确,所以产品经理一定要确保手里有足够比例的需求是直接采集的,这样才能让产品本身和自己对产品的判断更接地气。而间接采集的二手需求,就需要带着问号来看,思考其需求者和提出者分别是谁,以及有没有被曲解过。
说和做,定性与定量。产品规划阶段:听用户定性的说,确定产品方向。项目早期:听用户定量的说,确定需求优先级。项目实施阶段:看用户定性的做,确定要先实现的那几个需求应该怎么做。上线后的优化阶段:看用户定量的做,根据产品的用户使用情况做数据分析,不断改进产品。采集是否发生在真实的需求场景里,也是一种分类方法。需求都是带场景的,只有到那时那刻去亲身体会,或者通过想象去体会,才知道你的设计有没有问题,而对体会把握的准确感,就是临场感。最后一个维度的分类方法,就是看需求采集过程中,用户是否和产品发生交互。对于很多产品,用户想象中的自己是否需要,和真的用过以后的自己是否需要。
用户、需求的再理解。需求的三种深度,第一种深度:观点和行为。表面能听到、能看到的东西,一般是通过用户怎么说、怎么做直接表现出来。第二种深度:目标和动机。用户为什么这么说、这么做?如果能找到目标和动机,会稍微好一些。第三种深度:人性和价值观。如果能把需求挖掘到这个层次,就找到了产品最本质的用户价值。
用户:抽象到具象再到抽象。第一阶段,用户是抽象群体,在产品概念阶段,用户是假想的某一类人,是目标用户、核心用户。第二阶段,用户是具象个体,需求采集时,我们要去接触一个个真实的用户,见活人,听故事,发现用户故事。第三阶段,用户又是抽象群体,整理采集到的需求时,把真实用户再合并特征,定义出人物角色,并反向修正产品概念。
转化:需求分析与Y模型
产品经理们工作中常说的需求分析一词,就是指从问题到方法的转化,或者说从用户需求到产品功能的转化。Y模型的中首先是用户需求场景,经常简单说成用户需求,这是起点,是表象,是需求的第一种深度。其次是用户需求背后的目标和动机,是需求的第二种深度,产品经理在思考用户目标时也要综合考虑公司、产品的目标。然后是产品功能,是解决方案,是实施人员能看懂的描述。最后是人性,或者说价值观,是需求的第三种深度,是需求的本质。
用户视角与公司视角。用户需求就是产品机会,用户目标就是产品目标,用户任务就是产品功能。新手思维与专家思维,在Y模型的前半段,面对问题时要像新手,要快速进入一个没有任何专业知识的用户的视角。而在Y模型的后半段,设计解决方案时必须成为专家,才能发现需求的本质,找到最具性价比的解决方法。保持好奇心,思维不固化,拒绝存在即合理,才可以不断发现新的问题和可改进之处。
功能:细化与打包
功能的价值判断。简单来讲,广度对应着潜在用户数,即一个产品将来可能覆盖的用户群体多大。但是,潜在用户数不是唯一的因素,有一些产品虽然潜在用户人数很少,但是也可以做,因为它覆盖的这些用户,单用户价值非常高。频度是指需求频次的高低,不同的需求,频次差异会非常大,高频高单价的需求极少,低频次低单价的需求不值得做,先利用高频低单价的需求抓用户,因为高频场景和用户互动的机会多,而低单价的轻决策场景可以降低用户进入门槛,容易引流,再利用低频高单价的需求做利润,因为单价高了,可以切分的蛋糕才大,之所以采取这样的先后次序,是因为必须有海量用户做基础,低频需求的总量才足够大。
不同阶段的产品看重什么。在产品的不同阶段,对上面提到的广度、频度、强度会有不同的侧重点。产品早期的验证阶段,更重视强度,通常在产品上线前后,要设法验证用户是否认可产品,愿意用且愿意反复用,即测验留存率高低。验证完毕,产品进入大面积拉新的阶段,这时更重视广度,这个阶段的产品需要快速增长,希望通过各种推广来占领更多时长份额,以尽快与对手拉开差距。当用户增长出现瓶颈,就需要开始对产品的用户进行激活,这时更重视频度。
成本评估与性价比。判断一个产品功能的成本,有很多方面的考虑,比如人力、时间、金钱等。甚至也可以把风险看做广义的成本,互联网、IT行业的功能成本瓶颈一般在开发工程师的工作量上,所以常常把开发量的高低视为成本的高低。
功能分类。第一类,基础功能。当这类功能没有实现时,用户对产品是及其不满的,但是这个功能做得再好,用户也认为是理所当然的。第二类,亮点功能。当这个功能没有做时,用户并不会不满意或觉得有问题,因为已经习以为常,但是一旦有了这个功能,用户就会大为惊喜。第三类,期望功能。这类功能,对产品而言往往是多多益善,选择起来也比较简单,先做性价比高的。基础功能常用来满足旧有的存量市场,而亮点功能则更有可能创造一个全新的增量市场,随着市场竞争的日益充分,企业要想胜出,必须不断创新,对市场进行有效细分,以快速找到自己产品的亮点。第四类,无差别功能。做不做用户对产品的感受是没有变化的。第五类,反向功能。代表的含义是做得越多用户越讨厌。
执行:立项组队与研发生产
原型验证与NPS。有的公司把这个环节叫做POC,产品概念测试,在这一环节,需要用尽量低的成本,做出某种形式的产品原型,来让用户试用。NPS指尽推荐值,是一种计量用户将会向其他人推荐某产品可能性的指数,作为一种流行的用户忠诚度分析指标,它专注于用户口碑,在产品早期验证用户价值时,尤为重要。
关键节点。概念筛选,根据各种背景信息,判断要不要对某个产品概念进行细化、展开。如果认为可行,就要启动全方位的需求采集工作。立项组队,对产品进行原型验证,评估需要投入多少研发生产资源,有多少风险及如何应对等。上线发布,产品完成开发后,千万不要因为怕浪费而仓促上线,这时还是要先用真实产品找种子用户验证,如果没有通过验证,就不要上线。营销推广,为提升用户量,上线之后马上就开始推广,也是常见的错误,应该先花一段时间考察用户是否活跃,是否会再次使用产品,当这些指标达到预期后,才可以大力推广,否则就是浪费资源。
成长:规划与迭代
评判一个产品是否真正成功,有一个必要条件是看它的版本号,如果小于3.0,产品还处于早期的探索阶段,版本号的逐渐增加,就是通过迭代和规划来实现的。规划只看最短和最长,短的规划是指最近1到3个月,最多6个月的时间里,要做什么,其实更像一个项目计划,长的规划是要预判产业终局,比如3到5年,甚至10年后会是什么样子,要思考那个时候我们能处于产业链的什么位置。从规划向上看战略,长期的规划即战略,它是一种从全局考虑、谋划实现全局目标的规划。一个战略就是设计用来发展核心竞争力、获取竞争优势的一系列综合的约定和行动。
运营:先验证再扩张
运营工作的分类。内容运营,要做的事是打造内容供应链,从内容来源的挖掘、筛选,到内容本身的生产加工,包装呈现和传播。活动运营,策划活动是为了达成背后的运营目的。用户运营,用户运营最本质的命题是用户在哪里、产品当前的主要目标是获取新用户还是维护老用户、怎么高效触达用户等问题。不同阶段的运营目标,验证期,也就是产品发布前的筹备阶段,加上发布之后到推广之前的预备阶段,这个阶段运营主要关注的指标是用户留存、典型的良性表现就是用户用了还想用,成为回头客。爆发期,产品验证完成后开始大面积推广,即进入爆发期,此阶段产品依然在围绕核心功能进行强化,但用户数会迅速增加,运营工作的目标是拉新。平台期,拉新一段时间后,产品会进入平台期,运营工作的主要目标是激活用户,让用户使用产品的时间尽可能增加。衰退期,运营能做的事情就是想发设法榨取产品的剩余价值。
商业模式、创新与行业
商业模式完整讲述了我们创造了什么价值,为什么有存在的意义。业务模式,在解决方案层面做的是什么事。盈利模式,怎么赚钱,怎么养活自己的团队。整个商业模式画布描述的是从定位、需求、产品,到运营、销售的全过程,反映的是从用户愿意用到有人愿意买的变化,商业模式还需要找到将用户价值转化为商业价值的业务模式,才能最终落地到盈利模式。
产品经理的修炼
第一层,需求细化与研发跟进。如果你每天的工作都是写PRD、画原型的话,那基本就是刚刚入门,你接到的是一个相对明确的任务,要能听懂,所以需要不少领域知识,要产出给技术人员看的需求文档,所以要懂点技术,要制作给设计人员看的原型,所以要懂点设计,这都是入门的基本功。第二层,主动挖掘与项目管理。你开始自己去见用户、挖需求、探究人性,并把需求转化为产品功能,而这需要对用户研究、数据分析、竞品分析、心理学、社会学等知识有所掌握。第三层,完整产品与大局观。时间大局观是指规划与迭代,你需要开始考虑整个产品的发展节奏。空间大局观,要借力周边团队。第四层,产品线与带团队。第五层,成功案例与影响力。第六层,商业闭环与全职能管理。第七层,自己成功到助人成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