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的博弈论最早是从电影《美丽心灵》知道的,那是部经济学家自传性质的电影故事。有点兴趣,所以大学选修了经管院的博弈论相关的课程。
记得那位看上去博学睿智的青年教师讲了一个很生活化的例子。他说他认识的一位同事,估计也是学校的老师,那位家里为做家务的事情有些争吵。那位先生觉得自己老婆不太爱做家务,收到的衣服就都仍在沙发上,很少叠衣服。家里看上去不太整洁得体。
一般我们知道,如果去谁家,他们家里的衣服到处扔,椅子上,沙发上,床上等等,就明显觉得这家里的人不太收拾家。
这位先生和老婆吧,为做家务有些博弈,但最终大家都没怎么做。上课的经济学老师呢,给他出主意,建议有空邀请经济学老师去家里做客,还要每次提前一点跟家里老婆通知。这样果然,这位先生的老婆知道有贵客来家了,然后就主动自觉的叠衣服,收拾家里了。
当然,经济学家来做客仅一次不能完全解决问题,毕竟人都有惰性。所以,经济学家定期地去作客,这位先生的老婆就收拾得勤快一些了。
多年以后的某个做家务的晚上,突然记起来很多年前这位经济学老师分享的小故事。发现这两三年来,请朋友来家作客,确实是自己做家务更勤快更细致的时候。
但凡有朋友说要来,或者可能要来家里作客,必然地要提前做家务整理。自己平时在家当然也会扫地拖地的,也会整理一下。但如果是有朋友来,那就是细致化打扫卫生来。有时候吧,就因为有朋友来,连油烟机都给洗了洗,大半夜在那洗洗刷刷油烟机,家里装修油烟机质量一般,所以吧厨房打扫就费时费心了。建议装修的朋友们,油烟机一定要买质量好都。
记得以前看一个日剧,男性听说女性朋友马上要来家里作客,赶紧下班冲回家去刷马桶,那个情节有点幽默。一位西装革履的年轻男士,下班后都来不及换衣,变身为清洁工一样地刷洗卫生间。还非常紧迫焦急地在那刷马桶,希望赶在门铃响之前,万事大吉。
有时候,也有被朋友放鸽子的时候,自己洗洗刷刷花了好多时间,最后她们不回来,但好处是自己难得地大规模打扫了一番家里。打扫清洁细致的程度和对朋友的重视程度成正比。来作客的朋友吧,自己越重视越在意,清洁做得越细致。关系太好的朋友吧,没那么要大规模地打扫,至少油烟机不用连夜洗了吧。
可想而知,独处吧,真的不易。需要被展示的时候,人就会更加重视,还是会在意别人的看法。我说的也就限于普通人吧,我是普通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