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专著感受狂欢节
《以色列:一个民族的重生》12贝京上台/《戴维营协议》/贝京学说

《以色列:一个民族的重生》12贝京上台/《戴维营协议》/贝京学说

作者: 和弦夜光杯 | 来源:发表于2024-08-19 05:53 被阅读0次

    十行采集:

    1.赎罪日战争后,1974年4月,果尔达·梅厄辞职,接替她的是伊扎克·拉宾。

    拉宾的上台标志着新时代的到来。以色列人已经做好准备,迎接这类新领导人。

    2.70年代兴起的东方犹太人革命,使得以色列政治生态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梅纳赫姆·贝京从1949年第一次大选以来,一直被边缘化在反对党。但他在许多以色列人心目中,成为以色列灵魂——犹太性的守护者。

    在担任反对党领导人的这些年里,贝京同东方犹太人建立起了关系。

    3.赎罪日战争、梅厄和拉宾分别因阿格拉纳特委员会与经济丑闻辞职以及东方犹太人长期对政府的不满这几个因素合在一起,就促成了贝京的“完美风暴”。

    1977年5月,贝京领导的利库德集团赢得了大选,贝京成为历史上第一个在连续八次选举失利后在第九次获胜的总理。

    4.1978年9月28日,以色列议会通过了《戴维营和平协议》。贝京当年被英国列为头号恐怖分子,如今却让以色列和它最强大的敌人实现了和平。

    以色列同意撤出西奈半岛。为了实现和平,以色列不惜放弃土地,这样的事以后还会发生。

    5.由于推动和以色列实现和平,萨达特成为阿拉伯世界的众矢之的。埃及被逐出阿拉伯国家联盟。1981年10月6日,萨达特被自己军队的士兵枪杀。

    6.1980年,以色列通过了《耶路撒冷法》,宣布整个耶路撒冷是以色列不可分割的首都。

    7.利库德集团与信仰者集团有着天然的亲近感,后者是积极开拓定居点建设的宗教-民族主义组织。贝京担任总理期间,定居点的数量翻了一倍。

    在这片土地上定居,从一开始这就是犹太复国主义精神的核心支柱。

    8.1981年6月7日,8架以色列战斗机奔袭伊拉克,位于奥斯拉克(Osirak)的伊拉克核反应堆被彻底摧毁。

    “贝京学说”的政策:它不能容忍敌方发展或拥有任何大规模的杀伤性武器。

    9.以色列用行动证明,对于承认其生存权的国家,以色列可以与之和平相处,而对于试图摧毁它的国家,以色列定会报复。

    10.这时犹太国面临的新挑战,并不来自正规军,而是来自激进组织,特别是来自巴勒斯坦解放组织的威胁。

    一行精华:

    1978年9月28日,以色列议会通过了《戴维营和平协议》。右翼反对党领导人贝京让以色列和它最强大的敌人实现了和平。

    由于推动和以色列实现和平,埃及总统萨达特于1981年10月6日被暗杀。

    “贝京学说”的政策:它不能容忍敌方发展或拥有任何大规模的杀伤性武器。

    触动,反思,改变:

    赎罪日战争带来的惨痛损失,使得以色列开始更努力地寻求和平,并推动了“以土地换和平”的政策。

    但是在极其顽固的民族和文化冲突对抗的基础上,一方的让步,就算是再大幅度,也是微不足道与无济于事的。

    于是以色列对外政策陷入了左右摇摆的境地,追求和平会被认为软弱可欺,展示强硬又会被攻击是侵略和恐怖袭击。

    设身处地想象一下,处于外部各国危机四伏和内部各派意见迥异的局面,哪一任以色列国家领导人都过的是难熬的日子。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以色列:一个民族的重生》12贝京上台/《戴维营协议》/贝京学说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nusdkj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