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稼人耕作播种前,都有一项重要的农事活动——“深耕”。
它意指:当一块田地要播种、插秧之前,先须犁田,把田地深层的土壤翻上来。
这样可以提高土壤肥力,还能防农作物倒伏,除杂草,有利于作物生长发育,增加收成。
深耕细作,是农民的一种智慧,而我们最缺的就是这种智慧。
在这个浮躁的社会,一个人最稀缺的能力,就是深耕自己。
而真正厉害的人,都懂得像庄稼人一样,踏实深耕细作,专注在一个领域专注提升自己,然后收获硕果。
一、不深耕的人,常常碌碌无为
问问你自己,是不是也曾有过这样的经历?
看到别人在某一个领域赚了钱,取得成就,就立马跟风,可一段时间后没达到预期成果,就想放弃,见异思迁别的项目。
听到别人说“做这件事肯定走不远”,于是浅尝辄止,或干脆放弃,等到别人做成功了,就后悔说,这事如果当初我坚持下来,肯定能做的更好…….
这种情形是不是很真实。
这让我想起李笑来总结的“三大坑”:一、莫名其妙地凑热闹;二、心急火燎地随大流;三、为别人操碎了心。
初看觉得可笑,但再看却感叹言之有理,我们99.99%的人都踩进了这三大坑内。
很多时候,你之所以碌碌无为,不是你没能力,智商不高,而是你做事总是七分钟初心,三分钟热度,没有踏踏实实地深耕坚持下去。
结果,导致之前的努力,付诸东流。
就像那个挖井人,地下不是没有水,但为什么挖了好几处都没有见水?
原因在于,他总是在快要挖到水时,就选择了放弃,然后到另一个地方再挖,又会出现同样的情况。
人生就是这样,越急功近利,太心浮气躁,到头来只会是竹篮打水一场空。
杰克·特劳特在《定位》里说:“如果什么都做,将会一事无成。最好聚焦于一个东西,让自己成为独一无二的专家,而不是什么都干的通才。”
前不久,出门吃饭,碰到大学同学,很震惊他在披萨店打工。
他学的是体育特长专业,擅长各种运动。
毕业后,应聘到某中学当编制内体育老师,工作一个学期就深受师生喜爱,被评为优秀老师,还参加各种比赛获奖,应该前途光明才是。
可,因为听别人说销售赚钱,于是他辞职投身销售,做了不到两年,实在不喜欢看人脸色和参加各种应酬,就选择了辞职。
之后他发现还是当老师适合自己,但因为不常训练,之前的技能早就生疏了,回去学校只能当合同老师。
他不甘心,于是,选择进入公司做行政,每天重复做着琐碎事没有大的进步,薪资比学校还低,待了一年多他又辞职了。
辞职后的他,迷茫消沉了,当同年毕业的同学基本都升职加薪,而他却盲目在底层摸爬滚打,无所作为。
做事太不踏实,每件事都想做,可每件事都做不好,结果走到了这山,却错过了那山,落得一事无成。
滴水能穿石,不是因为水滴的力量大,而是源于聚焦的力量。
真正厉害的人,往往不是通才,而是专才,是有定力,能够在一个领域深挖下去,这样才能挖到甘甜的井水。
二、懂得深耕的人,常常出类拔萃
知乎上大热过这样一个问题:“优秀的人,因为什么原因而优秀?”
一个高赞答案:“过人的专注力。”
比尔.盖茨曾经被问到成功的秘诀,他只给出了一个词:“Focus”(专注)。
专注,是这个时代最稀缺的能力。
实际上,真正厉害的人,都是极度专注,懂得深耕自己的。
日本著名动漫大师宫崎骏,坚持了16年,才做出了自己的第一部动画,默默耕耘了21年,才做到从籍籍无名到享誉全球。
数学家安德鲁·怀尔斯,十几年默默无闻只做一件事情,40岁才描绘出一个完美的指数图形,破解了350多年的费马猜想,摘得了数学界的桂冠.菲尔兹奖。
作家刘震云说过:“大师都是很笨的人。”
谁能沉得住气,懂得水滴石穿的毅力,谁就能熬过寒冬,看到春暖花开。
日本有个词语叫“工匠精神”,其核心是:
不仅仅是把工作当作赚钱的工具,而是树立一种对工作执着、对所做的事情和生产的产品精益求精、精雕细琢的精神。
今年3月1日,海底捞发布了一则管理层任命公告:创始人张勇卸任CEO,其接任者是杨利娟。
从“最牛服务员”到海底捞CEO,从月薪百元到身家超百亿,她凭的就是这样的精神。
仅有小学文凭的她,为了还债,十几岁就在餐馆当服务员,意外成为了海底捞的员工,为了拓开市场,她把能用的办法都试了个遍。
工作之余,张勇要求员工多看书,会写总结,会打字和基础使用电脑,最好还要学会开车。
除了杨丽娟,其他人都在背后抱怨要求多。
她下班的早就会去书店看书,去网吧学打字练技能,她努力达得到要求。
所以当海底捞实现电子信息化管理后,她直接就跟上了公司的节奏。
即使有人高薪挖她,她直接拒绝继续深耕海底捞,跟随张勇南征北战。
她一口气在海底捞做了27年,她吃过了别人咽不下的苦和累,经历过别人无法承受的困难和压力。
从最普通的服务员起步,一步步升级,最后登上财富榜单,成就了今天的杨利娟,
她曾在接受采访时,云淡风轻地说:
“无论你处于什么行业,确定好自己喜欢的领域之后,扎根深耕……
这10年时间如果在某一领域沉淀下去,把每一件看似简单的事情都做好,一定会干出一些成绩的。”
没有谁的成功是一蹴而就的,前面的日子可能是艰难险阻,会受到很多质疑。
但只有坚持一步一脚印往前走,积累经验,然后不断精进自我,丰满羽翼,才能振翅高飞,收获更广的天地。
有句话叫:“躬身深耕者,是任何时代的王者。”
成功最大的捷径就是沉下心来学习,不断打磨提升自己,把事情做到极致,才能得到命运的馈赠,才能逆袭人生。
三、一个人最稀缺的能力,是深耕自己
成年人的世界,有一个扎心的真相:要么出众,要么出局。
哈佛大学曾对毕业生做过长达25年的跟踪调查,调查发现:
只有13%有清晰目标的人,会坚持不懈地朝着既定的目标努力,并最终收获成功;
剩余87%的人由于缺乏目标或目的。
频繁换行业,纵使每日匆匆忙忙,却也只是随波逐流,毫无收获。
事实证明,一个人有方向、有定力深耕一个点,定能行稳致远,获得最为丰厚的回报。
不管是哪一个领域,以微小优势持续迭代,就能产生多么巨大的力量。
华为创始人任正非曾说:“如果你把精力,完全放在一件事情上,那你一定能取得成功。”
前不久,36届大众电影百花奖上,张译再次凭借《悬崖之上》荣获百花影帝,再次证明了他的演技。
记得去年,他在获得金鸡影帝后,他讲了一句话:“老天眷顾可怜人。”
一句话道尽了,他这二十多年背后无数辛酸和苦楚。
当年他决定走演戏这条路时,很多人都劝他放弃:“在这个圈,不够好看,也不够丑,这是你致命的缺点。”
胡玫在拍《乔家大院》时曾意味深长地跟他讲:“男演员要是在28岁之前还没有出头,就回家洗洗睡吧。”
那年,他27岁,离胡玫说的28岁,只差一岁。
不是没想过改行,但真的不甘心,他沉下心来,决定和自己死磕到底。
于是,他不停地跑剧组,到处推销自己。别人当主角,他做场记、跑龙套,这一跑就是5年。
为了一个替补角色,他一得空就偷偷练习,把台词背得滚瓜烂熟;
为了能说更地道的方言,他融入当地去生活,还自制了一本“方言手册”;
拍摄《攀登者》时,为了准确表达情绪,他赤着双脚踩在大雪里,冻坏了半个脚掌。
他知道接广告、上综艺赚钱,但他从不接,只深耕自己的演技,他明白,脚踏实地演好每一个角色才是最靠谱。
正是无数次与自己的死磕,他被看到了,好的资源都找上了他,才有了现在的双影帝荣誉。
后来,他在《追凶者也》一段街头吃面的戏,直接被收进北影教材。
所以,他在颁奖台上讲的那句话:“老天眷顾可怜人。”
事实是“老天眷顾努力的人。”。
《易经》里有卜辞:“初九:潜龙,勿用。”
一鸣惊人的前提是厚积薄发,一步登天的基础是韬光养晦,这是张译深耕自己的真实写照。
知名知识管理专家田志刚提过,真正的有所成就,主要是两个因素:靠谱的目标和持续地努力。
我们需要持续深耕,但不是盲目没意义的坚持,推荐三个方法论:
1、明确可行、靠谱目标:在目标明确的情况下,做好清晰的战略规划,方向对了,才能事半功倍。
2、持续专注努力:浅尝辄止是专注最大的敌人,只有下大功夫去学习、实践、才会有积累收获。
3、分析问题,定期复盘:遇到瓶颈期和倦怠期是很正常的,持续地分析和复盘找到原因,及时修正调整,才能得到正向反馈。
欲当大事,必须笃实。如果心急火燎地随大流,终究一事无成;踏踏实实地深耕细作,才能结出硕果。
成大事者,可能一生只做一件事,虽慢,但就像流水般绵绵不绝,只要足够有毅力不断向前,当能力积累到了一定高度,终将有机会掀起波潮来。
四、深耕人才的能力
曾看过一个调查数据:
任何一个行业,普通人才都差不多,但优秀的上限很高,优秀人才是普通人才能力的20倍。
每个行业都有优秀顶尖人才,而坚持深耕,把所该做的事情做到熟稔极致,就是跨越平凡抵达成功最简单的方式。
就像,我们不知道风什么时候来时,不能只站在那儿等,而是要利用等待的时间,深耕积累,升级自己,等风来了,才能送你上青云。
所以,在你的领域里深耕下去,努力做一个拥有“20倍能力”的人吧。
你会发现,这其中的叠加效应会让你收获意想不到的惊喜。
点个赞,最后,愿你成为一个“孤持的庄稼人”,踏实深耕细作,然后等待被命运赏识。
(来源:富书,作者:沫小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