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摘抄原文


I:重塑知识
功利学习法就是带着很强的目的去学习,目标明确,方法正确,用最短的时间和精力获得最大的效果。
要想掌握功利学习法首先得学会识别知识的源头。信息的源头四个等级。
一手信息是知识的源头;是发现规律或理论的作者本人在理论发现时第一时间撰写的论文。
二手信息是忠实转述的一手信息;是理论发明者为了进一步补充说明自己的观点而撰写的著作或者发表的演讲。
三手信息是为了有效传播而将观点简化或极端化的表达;是将理论中的某一部分片面的表述出来,通常还带有夸张的手法,过分强调了该部分的重要性而忽略了其他部分的存在。
四手信息是作者出于各种目的结合自己经验的一种极富个人特色的情绪化的表达;比如说培训师们口中的观点和理论,各种微信公众账号里的文章等。
一手信息的阅读含金量更高,信息离源头越远,就越失真,我们阅读的收益也就更低。
因此要想功利地学习,就要尽可能地阅读一手信息。
然而此处我有一个疑问,一手信息有时难以获得,甚至艰涩难懂。二手信息同样难啃,三手四手信息反而易于理解,当自己的理解水平和认知能力还达不到的时候,是不是可以先通过三四手信息来学习呢?当认知和实践都跟上了,再追本溯源,学习一手信息,并在它的指导下调整自己的实践。
A1:内化知识
我发现自己之前很少有意识地去鉴别知识的源头。花了大量的时间把自己的学习集中在三四手信息上。比如阅读微信公众账号里的文章呀,看知乎上得票率很高的答案啊。这些文字往往带有很强的个人色彩,是作者本人对于一手信息的个人理解和个性化表达,并不是信息的源头。然而我每次看完都沾沾自喜,以为自己又知道了什么高深的不为人知的道理,又领先了别了好几步,殊不知我在这里啃别人已经嚼得没有味道的口香糖了。
直到最近,在师父的指导下我开始练习拆书,才慢慢地接触到了一些二手信息。
我之前听过很多时间管理的微课,培训师都会提到GTD时间管理,番茄工作法等等这些方法并教我们利用这些方法提高学习和工作的效率。这些四手信息只告诉了我们方法是啥,如何应用,却没有告诉我们这些方法产生的原因,背后的科学机理,以及适用的范围。这些前因后果和来龙去脉还需要我们从知识的源头里去找寻。因此最近我阅读了《搞定1:无压工作的艺术》以及《番茄工作法》这些二手信息,才对这些方法有了更透彻的理解,也更容易掌握和践行了。
A2:应用知识
有意识地鉴别所接触到的信息的等级,尽量避免通过阅读三手四手信息来学习。当看见一篇微信公众账号文章写得特别好时,剖析并提取出里面提高的关键理论和方法,以此为关键词,搜寻信息的源头,获取一手或者二手信息,并功利地去学习和提升自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