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深度语文思与诗》阅读摘抄之《风雪夜归人》

《深度语文思与诗》阅读摘抄之《风雪夜归人》

作者: 先主山下梁波涛 | 来源:发表于2024-07-04 12:21 被阅读0次

一首诗像一幅画,像一部电影,电影是由镜头感的,看电影时我们总跟着某个人的眼睛作为镜头去观察。

日暮苍山远,诗人背离苍山,在暮色苍茫中,向着芙蓉山前行。

天寒白屋贫。诗人来到了芙蓉山主人所住的房屋前,看到冬天的暮色和纷飞的白雪里,有着极间简陋的房屋。

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狗对诗人的到来,犬吠不休,惊动主人出来,问明了原委之后,热情招呼使人进屋。

日暮苍山远。连苍山都在视线中远去,更何况城市的喧嚣?

天寒白屋贫。这是一种留恋清贫的思想,就像后世元代的山水画,不再迷恋美丽的花鸟,偏爱的残山剩水,那清寒和清苦,仿佛只有在这样的洁净里,才有对生命真谛的凝思。

柴门闻犬吠。不是幡动,不是风动,那是我的心动。因为安于寂寞的我呀,在刻意避开尘俗的背后,一直渴望着知音,希望有一天能够有一双摩挲诗句的手,叩开我常年寂寞的柴门。

风雪夜归人。对漂泊的浪子而言,我这清贫的白屋,既是温暖和食物的源泉,也是被想象美化了的精神居所。这风雪中的一盏灯火,点燃它的,不是油脂,而是一脉相传的诗意呀。

古诗中的每一个词语,都是一种符号,苍山寒山意味着远离城市喧嚣的宁静,而日暮追求的不是繁盛的时光,贪恋的恰恰是将要衰落的时节,天寒白屋贫是留恋清贫的意思。

在繁华中我们的生命被遮蔽了,当他们落下的时候,才能够看清生命的本质。

柴门闻犬吠,这是一个孤独的隐逸者跟外面世界的一种交互,也许是一种干扰,但也许是外面非常美妙的风,美妙的思想进入我们的时空。

人不管怎样坚守自己的孤独,总得留几扇窗户对外开放,在刻意避开城市的背后,总期待着有一双摸索诗句的手,叩开自己常年寂寞的柴门。

人总是在寻找着一种精神的家园,因此刘长卿写“天寒白屋贫”那一间白屋成了我们精神的象征。我们总想去寻找这样一个坚强的居所,它既是温暖和食物的源泉,也是被想象了的,被美化了的精神居所。

这风雪中的一盏灯火,点燃他的不是游子,而是一脉相承的诗意,这是用刘长卿用诗句虚构出来的一个极美的境界。

相关文章

  • 无题

    风雪夜归人

  • 风雪夜归人

    风雪夜归人 ...

  • 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摘抄《语文里的经典》 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 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 暮色苍苍,大雪纷飞,山风呼呼。苍山肃穆,...

  • 沉时莲子,春风又生——记《风雪夜归人》之魏莲生

    沉时莲子,春风又生 ——记吴祖光话剧《风雪夜归人》之魏莲生 ...

  • 暴风雪之夜

    风雪夜归人,愿安。

  • 风雪夜归人

    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 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 刘长卿的诗,我只见过两首,上面这首叫做《风雪宿芙蓉山主人》,另...

  • 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唐代]刘长卿 日暮苍山远, 天寒白屋贫。 柴门闻犬吠, 风雪夜归人。 这首诗描绘的是一幅风雪夜归图。前两句,写诗...

  • 归人

    风雪夜归人,照映来时路!

  • 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唐·刘长卿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 赏析: 这首诗描绘的是一幅风雪夜归图。 前两句,写诗人...

  • 风雪夜归人

    风雪夜归人 "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 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 夜深了,我久久无法入眼,我独居寒舍,外面更是风...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深度语文思与诗》阅读摘抄之《风雪夜归人》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nuwicj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