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曹公“红楼”映当下,王老“启示”醒后人——读王蒙的《红楼启示录》

曹公“红楼”映当下,王老“启示”醒后人——读王蒙的《红楼启示录》

作者: 杏坛耕夫 | 来源:发表于2023-07-07 16:48 被阅读0次

“开篇不谈红楼梦,读经诗书也枉然。”不论是即兴之作,还是因寄所托之章,曹公以天才的才情为后人留下了一部奇书。“红楼”已过几百年,但是“红学”引发的社会话语热度非但没有湮灭在时间的长河里,反而随着世风俗雨的淘洗变得更加的热闹非凡。随意在现当代典籍的世界里漫步,围绕“红楼梦”展开讨论与研究的著述品类繁盛、俯拾皆是。简单对这些“红学”读物进行分类,大致有这些:《红楼梦》,虽是一部作品,但是由于这种历史、社会和文化的原因,造成了其版本的五花八门。也许是因为其是“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而且是一部世情小说,所以受众范围之广,这样,各大出版社,不论是名声显赫的,还是名不见经传的,都争相出版。正是如此,世面上才有了形形色色的《红楼梦》,这当归功于市场经济的杠杆效应;再则,因为自《红楼梦》问世以来围绕原著和伪作的纷争始终没有消停,这样图书市场上的作品也同样存在原著和伪作两种版本。不过,不论属于什么样的版本,各种能够从市面购买到的作品基本上都是百二十本,而非八十回本或百零八本。这就意味着,公众现在所读的作品,按照权威“红学家”研究得出的结论看,都属于高程的伪作,而非真正出自曹公之手的原创。

尽管都属于“红楼梦”,而且创作者生活的时代不相上下,但是曹公创作《红楼梦》的因寄所托带有鲜明的曹氏特色,被烙上深刻的曹氏生命印记;而高程氏对《红楼梦》的二次加工,显然附加上他们个人的情感和心念。再则,因为各自人生际遇不同,所处的社会层次不同,其在作品中投注的情感与价值也就不一样。不过,以现有的条件而言,要真正读到曹公原汁原味的作品确实很难,这也就造成公众在读《红楼梦》时所获得的阅读体验与曹公“批阅十载,增删五次”的“字字读来皆是血,十年辛苦不寻常”鸿篇巨著中的兴味相佐的情况。从“离合悲欢、盛衰无常”到“政治教化”,这多少带有强化政教的色彩。但是,对于当下的读者而言,在展读作品时,依本作品本身,立足文字,走进作品的内部去品读,还是能够感受到作品的博大精深。(尽管经过高程二次加工,但大部分的内容还是保留原著的风格。至于后四十回的狗尾续貂之作,就另当别论了。)

简单探讨了作品本身的相关问题,接下来就要关注由“小说”衍生出来的各种“红学研究的著作”。作为三大显学之一的“红学研究”自问世始,各路方家从自我关注的视点出发,爬罗剔抉、引经据典,然后把自己的“惊人发现”付诸文字,于是各类皇皇巨著就进入公众的视野。也许是自觉或不自觉地贯彻“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文艺创作思想,各类大家坚守自己的研究信条、捍卫自己的研究信仰,以无所畏惧的勇毅在“红学论战”中慷慨陈词。诚然,这种“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的学术研究论辩为公众提供了许多认识和了解“红楼世界”的视角,但是当把后来者煞有介事的研究还原到曹公创作的原点,哪一家的能够实现与曹公创作的初衷实现无缝对接呢,这确实是一个值得反思的问题。至于,学术越辩越明的理论的心理期许能不能得到满足,也是一个值得期待的问题。

不论纷争沉寂还是热闹,各种荦荦大观的研究成果实实在在地存在着。把它们进行简单的分类,大致分为索引派、考据派、评论派和探疑派几家。从流派的名称中,读者就能够窥见各家关注《红楼梦》的侧重点。不论是享誉四方的大家泰斗,还是学术新锐,他们很多人都秉持“术业有专攻”的学术研究精神,把毕生的心血都耗费在“红楼世界”里,穷经皓首、兀兀穷年。与曹公“十年辛苦不寻常”相比,这些研究者的精神更为可嘉。也正是有了像王国维、俞平伯、周汝昌、刘心武、王蒙等学界星宿的倾力奉献,我们才有了更多窥视“红楼世界”的视角。不过,以谈及学术研究,公众的刻板印象就是端居在象牙塔之中的“躲进小楼成一统,管他冬夏与春秋”的闭门造车,远离社会、远离生活,带有神圣不可接近的味道。据实而言,这种远离人间烟火味的研究,因为只盯住学术的本身,而没有把学术与现实的通道打通,造成了研究的低效,甚至无用。不论是什么样的学术活动,只有把镜头对准现实世界,关注社会人生,它才有当下意义,学术研究“经世致用”的社会价值才能体现出来。

王蒙老先生的《红楼启示录》是一本不算厚实的、品读《红楼梦》的作品。从作品封面的相关信息看,这本书是由三联书店从“读书文丛”中精选出来的文章编辑而成的。从所选的文章看,它们都是王老先生围绕曹公所写的《红楼梦》的相关内容进行的现代视角的品读(从王老的用语看,他对高程的后四十回续作也是持不认可的态度)。至于这部书到底要还原《红楼梦》以什么样的真容,这部奇书对当下又有什么样的意义,其实从书名中的“启示录”三个字即可看得端倪。很显然,此书中摘选的王老的“红学”作品不是只盯住作品,对里面所展现的“红楼世界”进行个性化的赏读品味,而是立足作品,从曹公所描绘的“红楼世情”中提取现实生活的佐料,用现代性的眼光对其进行现实性的解读。也正是如此,当走进“红楼启示录”的世界,我们不仅能够散点式地了解《红楼梦》中一些特色鲜明的场景、人物,还能够通过王老的当下解读获得现实意义的启迪。就像王老在作品的“前言”中所说:“从小至今,我读《红楼梦》,至今没有读完,没有‘释手’,准备继续读下去。《红楼梦》对于我这个读者,是唯一一部永远读不完,永远可以读,从哪里翻开书页读都可以的书。同样,当然是一部读后想不完回味不完评不完的书。”

依照王老的话的指引,《红楼启示录》到底会给我们带来哪些“启示”呢?欲得其相中,唯有进入王老“红楼启示录的世界”里。

相关文章

  • 15/21,焕新2.0,红楼梦中的政治

    “ 《 红楼梦》中的政治”是作家王蒙《红楼启示录》中的一章,文章从政治主题、权力格局以及政治人物和政治...

  • 《“红楼梦”母亲教育启示录》前言

    《“红楼梦”母亲教育启示录》前言 《红楼梦》,为何四大家族的姓氏是“贾、史、王、薛”?不是其他的姓氏?这里面到底有...

  • 《红楼梦》,一场梦幻一段传奇

    2023读书笔记No.9《王蒙陪读红楼梦》 被王蒙精彩的序和前言惊到了。 原来《红楼梦》让人百读不厌,陪读的序和前...

  • 王熙凤到底有多毒?这三件事一般人干不出来!

    读红楼,很多人对王熙凤印象深刻,因为她是荣国府大管家,是红楼梦里个性最鲜明,也是被曹公塑造最成功的女子之一。 王熙...

  • 读《王蒙新说红楼》

    《王蒙新说红楼》 这是老早之前最先读的一本书。 回看当时勾画的笔记还蛮有意思的。 “越是有成就的人越不喜欢争闲气怄...

  • 戏说“红楼”茶

    时下,红学大行其道。 前有张爱玲的《红楼梦魇》、周汝昌的《透析红楼十二层》,近有刘心武的《揭谜红楼梦》、王蒙的《活...

  • 《"红楼梦"家庭教育启示录》前言

    《"红楼梦"家庭教育启示录》前言 《红楼梦》是一本什么书? 众所周知,《红楼梦》是中国的“四大名著”之一。 对于《...

  • 产品经理的本质

    一读《启示录》 花了几个小时读完了一遍《启示录》,在这之前也很快的 读完了苏杰的 《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和 王坚的《...

  • 读红楼有感

    我想《红楼梦》的魅力与文学价值远高于其它三本名著,正如王蒙所说“谁能经得住谈《红楼梦》的诱惑呢?不谈《红楼梦》,谁...

  • 初读红楼

    刚开始读红楼梦的时候,都说这么伟大的一部著作,作为四大名著之首,中国文化的最高峰,原文化部长王蒙说,读红楼梦等于又...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曹公“红楼”映当下,王老“启示”醒后人——读王蒙的《红楼启示录》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nvcdu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