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过去,秋天过去,冬天又来了,骆驼队又来了,但是童年一去不还。——题记

几个一晃两三年,都匆匆而过了。林海音的《城南旧事》仍停留在小学课本骆驼队那节内容的印象里,那时的我是稚嫩的,懵懵懂懂间只觉得骆驼是个神奇的物种,高大而且毛发茂盛,还有两座山峰,它咀嚼着食物时,嘴角流溢的唾液的样子真是可爱。如今重拾这本书,翻开扉页,指尖停留的,滞住的还有我的过往。
1.年少多智的,年老多情的。
兰姨娘逃离了施大爷的家门,在英子家暂时住下了,那时的她是有些落魄,却仍是风流婉转,一笑侧露的小金牙闪烁着酒窝。这样的韵味不免会吸引到英子的爸爸,随后日久生情,英子发现爸爸对兰姨娘的态度不对,想了一个办法,把兰姨娘介绍给德先叔。看到这里内心十分赞叹,这真真是个好办法啊,如果我早些看到这个情节,那件事会不会朝别的方向发展呢…
那年我已离开了家到了县城读书,初入学,有些事情是需要家长的,这其中我犯了一个错误,需要家长前来,而我爸爸外出打工,妈妈身体不好,只好邻居李姨代来,从这之后李姨同我家的关系走的更近了,而且爸爸外出打工同妈妈交流不便,李姨同爸爸之间或许会说着有关我家的大事小情,因为她十分帮衬着我家。李姨呢,是个长相漂亮十分健谈的女性,脾气比较急,性格不合可能是这方面的原因导致同丈夫离婚了。那天同妈妈坐下,她欲言又止想和我说些什么,想说,怕是这件事在她心中憋闷许久了,不想说,怕是不想我思虑过多。我劝她快快说,她说,爸爸和李姨有暧昧之情,这使我很难相信,因为爸爸在我印象中一直是个老实顾家的好男人。而后为了使我相信,说她亲眼看见爸爸进了李姨的屋子里。我不想妈妈多想什么,所以强忍着情绪告诉她爸爸不会的,我也尽可能的告诉妈妈也告诉自己这种不可能事情的原因。最后打通电话开始询问爸爸,所有的气愤、伤心、无助、心疼妈妈在电话那头吱唔的语气中一齐迸发出来。大声喊着闹着为妈妈不平着,撕心裂肺的难过向我袭来。那一刻好像天塌了,家就要散了。那时候的我高一了,却并无一个小孩子来得冷静,何况是英子亲眼看见的,亲身感受到的事情。并没有向她一样想出更爱护妈妈,更爱护这个家的办法。后来每想起这件事情我心里总是沉甸甸的。就算后来这件事情不了了之了,我仍是无法原谅爸爸,还有我自己的傻气与无知,甚至软弱。所以当我看到英子为了挽救家,将兰姨娘介绍给了德先叔,这使我心里的那片阴霾有了光亮。
现在已经长大了,成年了,我们还会遇到很多这样那样的事情。有的恐怕无力解决,但我更希望在那个过程里不要后悔,去竭力的做好。大多数我们关心的是爸爸或者妈妈,却很少关心爸爸与妈妈。孩子其实是婚后调节连接她们彼此的最好的链条。我们该好好发挥这链条的作用,使其紧紧的,牢固的。
2.迈出一步,踏出千万步
英子爸爸的身体状况越来越不佳,那时的英子临近小学毕业,并作为学生代表讲话,她对爸爸讲,你不在,我害怕。而爸爸说硬着头皮去做,就闯出来了。在这之后,她是家里的大姐姐,妈妈要带孩子,爸爸则是虚弱的躺在床上。存钱的任务就交给了英子,她当然是第一次去做了,有着胆怯,爸爸告诉她路程以及银行存钱的流程,并想着硬着头皮去做,就会闯出来,带给了她很大的勇气与力量。
人,生而平凡,却在平凡的生活磨炼中变得不再平凡,你要问我最缺少的是什么,我要回答的是勇气与闯荡。有句话叫年少轻狂,会天不怕地不怕,会无所畏惧的做事情。小的时候我总是在课堂表现最踊跃的那一个,也是参加活动最积极的那一个。可是这一切好像在我懂事之后,成人后,所做的事情显得那样小心翼翼,不敢举手,不敢在全班面前讲话、演讲,我是紧张的、慌张的。但是生活会逼迫你做着不敢做的事情,那时候需要我进行企业宣讲,临上台前,我心中仍有无数小鹿乱撞,忽然间有一句话在慢慢的平复我的紧张:“硬着头皮去做,就会闯出来”那次的企业宣讲没有多成功,但至少我迈出了我胆怯的第一步,它会为我的未来铺垫出更多步来。老舍曾说过一句话“生活是种律动,须有光有影,有左有右,有晴有雨,滋味就合在这变而不猛的曲折里”或许这就该是平凡的生活中本该有的它不平凡的样子吧。
书,或是影视,折射出来的都是真真实实的生活,它会照亮我们,更会照清我们。《城南旧事》中英子的童年旧事再也回不去了,却一直留在林海音的书中,她的回忆里。留在我们的脑海里,这本书映出很多过去的,好的坏的事情,但那些经历值得珍视,且回味且无穷。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