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武志红的心理学课|现实|偏执、分裂和整合
01
嫉羡的根本,是一个人觉得自己创造不了好东西,也拥有不了好东西,于是他感觉好东西和拥有好东西的人,都高自己一等,因此产生羞耻,接着也产生了毁灭欲,想毁灭掉好东西和拥有好东西的人。
而感恩的根本,是一个人深深地体验到自己可以创造好东西并且拥有,自己可以强大,同时也愿意承认有比自己更强大的存在,而这些好东西,实际上是从这些更大的存在那里来的,因此感恩这个善意的“你”的存在,并愿意向这个善意的“你”低头。
我理解为:感恩应该是主动觉知的,觉知善意的你存在。不是被迫,不是被动,是自然而然产生的一种想法和行动,如:受人滴水之恩应当涌泉相报,因为有了“应当”二字,像是一个思想枷锁。
至于感恩教育,我认为感恩得是心甘情愿的,是孩子充分体验到母亲乃至其他抚养者心甘情愿的养育后,自然生发的。而感恩教育更像是苦情教育,让孩子看到母亲和其他养育者多么苦,多么虚弱,可他们还是含辛茹苦地养育了你,所以你要感恩。
这种感恩教育课,往往当天记得,过后就忘了,对待父母还那样对待父母。
这样的感恩有强烈的匮乏感,充满悲苦的母亲,充满愧疚的孩子。在这样的感恩之下,也许藏着巨大的嫉羡。
最初在婴儿那里,婴儿感知到母亲拥有丰盛的乳汁,可母亲心甘情愿地哺育自己、满足自己,这是没有条件的,不需要自己低头,不需要自己屈从,或拿什么去换取,这种深切的善意让婴儿可以肆无忌惮地吸吮妈妈的乳汁,把这个最原初的好东西吸纳进来,增强自己,当深切感知到母亲的善意后,婴儿也会愿意承认母亲的强大,并向母亲低头,这就是我们一再说的依恋的完成。
一旦依恋形成了,事情会变得非常不同。
02
人性复杂的主要原因是我们不断试图把自己不想要的“坏”切割并投射出去,如果不做切割和投射的工作,人性就一直都是单一完整的,复杂就产生不了。
能直面、处理并适度整合“坏”,是人性成熟的一个标志。彻底完成了整合的人意味着走完了“英雄之旅”,我们绝大多数人都是在路上。
梅兰妮·克莱因提出,一岁前婴儿的心理发展有两个心位,一个是偏执分裂位,一个是抑郁位。三个月前的婴儿处于偏执分裂位,三个月后的婴儿可以发展到抑郁位。
处于偏执分裂位的个体,为了保护“好”的部分,会把“坏”,就是被摧毁的体验和想象分裂并投射出去,有恐惧,没有内疚;抑郁位意味着整合,看到客体和自体都有好有坏,容易让人觉得不痛快,但人的现实功能增强了很多。
03
网友如是说:
04
人性复杂的主要原因是我们不断试图把自己不想要的“坏”切割并投射出去。所以要在三元关系中释放并投射“坏”。人性成熟的标志之一是直面、适度的整合“坏”。
【198/1000】感恩的根本,是一个人深深地体验到自己可以创造好东西并且拥有,自己可以强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