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许是命运的安排。他离开原单位仅仅几天,朋友便又在市里给他找到了一个职位。他是个闲不住的人。
两个身影相遇的机会一下子增加了不少。主要就是他在的时候创办的企业报,老板依然要她接手办下去。这有些为难她了。因为,她根本就是个外行,从来没有接触过新闻,更没接触过所谓的企业报。属于赶鸭子上架那种。
于是,新年第一期报纸在一拖再拖后,终于交到了印刷厂进行排版。他不放心,也出于帮她一把的想法,到了印刷厂去帮着看大样。两个身影就这样,在分开20天后,再次相遇了。就像久违的朋友一样,他们显得都很兴奋,她甚至对他显得有些亲热。在完成报纸的基本校对后,他和她在一家小店共进晚餐。
这是她的提议。而他,稍许迟疑了一下,就爽快地答应了。因为他知道,也许这是唯一的一次机会了。他很想和她单独待一会儿。至于是否有没有其他想法,他不敢确定。但他知道,如果拒绝的话,他一定会后悔的。
原本是两个身影最合适的聊天机会,却因为店子老板竟然是他们的同事,被邀来一起喝酒,结果,他和她什么也没有聊。她显得很随意,他却有点恼怒。
胡乱聊了一阵,几碟菜也没怎么动,外面早已是灯光一片。她在市区,他在离市区较远的镇上。于是,他提出来先送她回家,她同意了。就这样,两个身影便出现在了过江的大桥上。
慢慢移动脚步,轻轻聊着感兴趣的话题。两个身影在灯光时而分开,时而靠拢,偶尔也靠得紧一点。两个身影没有生疏感,似乎多了一份亲切。他们不是夫妻,却有点像夫妻散步。他们不是情侣,却有情侣间那种依恋。
大桥上的灯光有些发黄,虽然连续多日气温偏高,但江面上的风,依然在漫过桥面时,留下了寒冷。身影中的一个很想挽住另一个身影的手,念头却始终在脑子里踯躅。冬日里的漫步,没有太多的浪漫,却在两个身影中弥漫着一种带有某种颜色的暧昧,抑或是某种颜色的暗示?外人是看不出来的,即便是两个身影,也可能只是在有意无意中有些感觉,甚至就是一种闪念。
总之,两个身影都有基于对对方的某种依赖。下了桥,两个身影很默契地转到了一条岔路上。其实,他并没有去过她家,但好几次路过,便记住地方。因此,转向很自然。虽然是走得很慢,可她的家还是很快就到了。在一处小区长坡前,他说,就到这里吧,我不上去了。
她轻声说,走咧,陪我再走一截喽。也许吧,看着等车的时间还早,于是,两个身影以更慢的步子往坡上她的家走去。很快,就又到了楼下。他再次说,好啦,你回家吧,这里已经安全了。我也该去等车回家了。他把“回家”说得有些重。
昏暗的路灯下,他和她的眼睛在相互碰撞。他知道,接下来的这一步如果迈出去,真不知道自己能否收得住。所以,他要把“回家”两个字说得重一些。
此刻,他有点想抽自己的嘴巴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