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读《人论三题》

读《人论三题》

作者: 蔚海山庄三六子 | 来源:发表于2023-03-14 19:00 被阅读0次

三月上旬,俗务缠身,多以碎片时间学习语言,少有时间静心读书。邓晓芒教授《人论三题》本是去年六月开始读的,但因故只读了开头几篇文章便搁置了。这部书不是学述著作,读起来也轻松。便又重拾起来跳着看完了。如邓教授在序中所言:

本书不是专业性很强的学术著作,而是多年来我的一些比较轻松的文字的汇编,其中有随笔、有评论、有序跋、有短文、有论战,也有几篇比较长的论文,但都不算艰深。所有这些文字都围绕着一个“人”的主题,并且展示了我上述有关“人生”“人格”和“人性”的一些思考。

中国古代信奉释儒道三家的人,分别称为僧、儒、仙。从字面拆解,僧曾经是人,修炼成佛,就不是人了。所以释家是重在如何放弃人与世俗的关系。儒是要入世,做社会需要之人。道家是仙,山人自有妙计,师法自然去了。总而言之,言而总之,都没有独立的自我。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人思想意识中所发生的最大变革是什么?我想可以用四个字概括:人的发现。
同一个“人的发现”,在西方近代采取了文艺复兴的方式,而在中国则是采取了面向西方文化的方式。这两种方式看似不同,实则为一——就是揭开千年以上的文化遮蔽而返回到普世的人性。
传统法家路线与儒家路线在贬低个体意识这一点上完全是一致的。
自由主义和理性主义的精神。我认为这两种精神都是中国古代哲学中极其缺乏的。
我是“文革”前下放农村的,整个“文革”期间我们都与农村和农民保持着密切的接触。我已经朦胧地感觉到,这种非理性的情绪化并不是一次运动所造成的,它深深植根于我们这个农业民族的深层心理中。因此一个中国人要想真正“成人”,首先就必须与这种幼稚的非理性情绪拉开距离,以一种客观、清醒和理性的眼光反省我们自己的行为和生存方式。我对哲学的兴趣就是这样来的。我在西方哲学的书中,当时主要是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书中,找到了理性的思维方式,一下子就着了迷,并将这种思维方式视为自己安身立命的坚实基础。

我六十年代出生,成长在六、七年代、八、九十年代亲历了中国的改革开放,新世纪的这二十年又移居海外,因为有如此的人生旅程,来读邓老的中西哲学比较和人的思考,一开始就产生了强烈的共鸣。作为中国语言文化背景的读者,在学习探索西方哲学的艰难路途中,很欣喜能够获得邓晓芒教授著作的指导和启迪。

相关文章

  • 开读《人论三题》

    这几天正在读邓晓芒老师的《哲学起步》,刚巧在微信群中又读到群友分享的《人论三题》初版序言。随即到微信读书中搜索到《...

  • 【我教一年级】学习提醒“三步曲”(摘录微博)

    学xi提醒“三步曲” (一)考试(作业)三步曲 答前:认真读题、认真读题、认真读题 答中:认真写字、卷面整洁、线画...

  • 【呓 语】邓晓芒:中国知识分子的毛病在于对权力和政治的依赖

    选自邓晓芒《人论三题》新知三联书店 2018 转自慧田哲学 中国当代知识分子正面临着身份的困惑。 到底什么是“知识...

  • 近期中国人民银行面试题

    2018年12月17日上午 河北10分钟三道题,读题; 青海多一题,15分钟四道题,读题 1、学校为了信息化建设引...

  • 《崧舟细讲文本——第三讲知人论世》

    今天继续阅读《崧舟细讲文本》,学习第三讲“知人论世”以《题西林壁》为例。 学习收获: 王老师在解读文本时用的是“还...

  • 6.30听力课

    填空题 三读一听 1. 读题目-审题 (1)字数限制 2. 读空白-预判 (1)词性 (2)内容 3. 读题干-定...

  • 读小说(三题)

    小说的味道和情感 过 年 《过年》是刘庆邦的一个短篇小说,故事情节非常简单,但作家善于从人们熟悉的平凡小事入手,写...

  • 暑假阅读提高训练反思

    通过几次考试发现学生们的阅读理解水平较低,读不懂题、漏题、不认真读题是大家共有的毛病。借着暑假假期,每周出三道阅读...

  • 中国人民银行面试题【公考王长旭老师】

    近期中国人民银行面试题 2018年12月17日上午 河北10分钟三道题,读题; 青海多一题,15分钟四道题,读题 ...

  • 立冬节气思三季虫

    《立冬节气思三季虫》 立冬了,读三季人的故事,知寓意是不可与非同类人论短长。而我感慨的是只活三季的虫,其生命的进化...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读《人论三题》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nvrkr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