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文史赏析古今中外
115.学习苏轼的《减字木兰花·春牛春杖》

115.学习苏轼的《减字木兰花·春牛春杖》

作者: 金兰居士 | 来源:发表于2023-10-24 19:29 被阅读0次

【词作原文】
已卯儋耳春词

春牛春杖,无限春风来海上。便丐春工,染得桃红似肉红。
春幡春胜,一阵春风吹酒醒。不似天涯,卷起杨花似雪花。

这首词作于苏轼贬谪海南岛儋耳(今儋县)之时。己卯,宋哲宗元符二年(1099)。春词,为立春所作之词,别本题注即作《立春》。

海南岛在宋时被目为蛮瘴僻远的“天涯海角”之地,前人偶有所咏,大都是面对乡荒凉景色,兴起飘零流落的悲感。苏轼此词却以欢快跳跃的笔触,突出了边陲绚丽的春光和充满生机的大自然,在我国词史中,这是对海南之春的第一首热情赞歌。

苏轼与其他逐客不同,他对异地风物不是排斥、敌视,而是由衷地认同,他当时所作的《被酒独行,遍至子云、威、徽、先觉四黎之舍》诗中也说“莫作天涯万里意,溪边自有舞零风”,写溪风习习,顿忘身处天涯,与此词同旨。

苏轼一生足迹走遍大半个中国,或是游宦,或是贬逐,但他对所到之地总是怀着第二故乡的感情,这又反映出他随遇而安的旷达人生观。

全词八句,共用七个“春”字(其中两个是“春风”),但不平均配置,有的一句两个,有的一句一个,有三句不用,显得错落有致;而不用“春”字之句,如“染得桃红似肉红”,“卷起杨花似雪花”,却分别用了两个“红”字,两个“花”字。

其实,苏轼在写作此词时,并非有意要作如此复杂的变化,他只是为海南春色所感发,一气贯注地写下这首词,因而自然真切,朴实感人,而无丝毫玩弄技巧之弊。

后世词人中也不乏擅长此法的,南宋周紫芝的《蝶恋花》下片:“春去可堪人也去,枝上残红,不忍抬头觑。假使留春春肯住,唤谁相伴春同处。”前后用四个“春”字,强调“春去人也去”的孤寂。

蔡伸的《踏莎行》下片:“百计留君,留君不住,留君不住君须去。望君频向梦中来,免教肠断巫山雨”,共用五个“君”字,突出留君之难。这都是佳例。

相关文章

  • 减字木兰花已卯儋耳春词

    减字木兰花 已卯儋耳春词 [宋] 苏轼 春牛春杖。无限春风来海上。便与春工。染...

  • 春牛春杖 春蟠春胜

    楷书 宋代 苏轼 减字木兰花·立春 春牛春杖,无限春风来海上。便丐春工,染得桃红似肉红。 春幡春...

  • 立春至,万物始

    木子昂/文 减字木兰花·立春 宋 苏轼 春牛春杖,无限春风来海上, 便与春工,染得桃红似肉...

  • 唐诗宋词章台录:苏轼的海南之春与雪花肥牛

    《减字木兰花·立春》 ——苏轼 春牛春杖。无限春风来海上。便与春工。染得桃红似肉红。 春幡春胜。一阵春...

  • 春风徐徐

    读经典,写经典。 减字木兰花·立春 苏轼 宋朝 裴洪顺书 春牛春杖,无限春风来海上。便与春工,染得桃红...

  • 春,如约而至

    读经典,写经典。 裴洪顺书 减字木兰花·立春 苏轼 〔宋〕 春牛春杖,无限春风来海上。便丐春工,染得桃红似肉红。 ...

  • 又是春来,又是离家

    苏轼在《减字木兰花•立春》中写到:春牛春杖。无限春风来海上。便与春工。染得桃红似肉红。春幡春胜。一阵春风吹酒醒。...

  • 背诵(33)减字木兰花·立春

    减字木兰花·立春 宋·苏轼 春牛春杖,无限春风来海上。便与春工,染得桃红似肉红。 春幡春胜,一阵春风吹酒醒。不似天...

  • 2019-07-10

    减字木兰花 已卯儋耳春词 苏轼 春牛春杖,无限春风来海上。便丐春工,染得桃红似肉红。 春幡春胜,一阵春风吹酒醒。...

  • 不可救药的苏轼(上)

    不可救药的乐天派 1.苏轼来了,海南美了 减字木兰花·己卯儋耳春词 春牛春杖,无限春风来海上。便丐春工,染得桃红似...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115.学习苏轼的《减字木兰花·春牛春杖》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nvski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