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我的凉山兄弟》-刘绍华

《我的凉山兄弟》-刘绍华

作者: 扬镇泊客 | 来源:发表于2017-11-17 09:36 被阅读0次

《我的凉山兄弟》-刘绍华

关于作者:台湾的人类学家,02-09年在凉山利姆乡进行田野调查。


关于本书:凉山彝族当地自称诺苏人的艾滋问题,实际上是一个现代性的问题,改革开放后诺苏人将海洛因和艾滋带了进来了,当地的民间戒毒组织失败了,政府和英国组织合作的项目也因为不了解当地文化和当地的条件导致了失败。

阐述了毒品与现代性的关系,染上毒品是流动青年对现代性的一种尝试,1956年的民主改革让当地的部落文化、家支传统、宗教仪式逐渐淡化,而1978年的改革开放对当地更是一种物质市场的催变,进入了所谓的市场经济,由于当地的落后使得越来越多的青年走出去,逐渐以金钱荣誉为其追求的生活方式,当地在50年代是鸦片种植区,文化的落后和当时背景 的影响使得吸毒成为一种资本和荣耀,由于本身生活的拮据,为了追赶时髦,采取更省钱的注射导致了艾滋病的泛滥。

虽然当地也利用家支会议、连坐、罚款、民间禁毒协会、巡逻队等方式进行了禁毒运动,但是无奈毒品本身所带来的刺激和本身资金的不支;而政府与英国组织开展的艾滋救援行动也因为其本身的执行力不够和对当地文化的不了解,进行宣传反而带来了艾滋污名,从而更加推了病人对艾滋的恐惧;又当地医疗条件和相关人员的意识问题,导致整个艾滋的防治工作并不理想。


相关文章

  • 《我的凉山兄弟》-刘绍华

    《我的凉山兄弟》-刘绍华 关于作者:台湾的人类学家,02-09年在凉山利姆乡进行田野调查。 关于本书:凉山彝族当地...

  • 读书笔记内容及形式说明

    推荐书籍 《大河移民》 应星 《村庄的审判》 应星 《中国女工》 潘毅 《凉山兄弟》 刘绍华 《浮生取义》 吴飞 ...

  • 《我的凉山兄弟》— 时代变迁下的无可奈何

    个体或团体在时代发展洪流下大都会随波逐流,改变自我的同时也伴随着无可奈何。 正如作者刘绍华最后对《我的凉山兄弟》中...

  • 一座让例外成为常态的收容所——《我的凉山兄弟》

    我花了四个小时,一口气读完了刘绍华博士历时十年田野调查完成的人类学著作《我的凉山兄弟》。之后顺手在微博查询框里输入...

  • 小龙的凉山第一章

    《凉山兄弟》刘绍华 第一章导论 读书笔记 田野真是一个很有张力的地方。 这种张力在民族志中体现在两个点,一个是田野...

  • 我的凉山兄弟

    坐了近三天三夜的火车,终于下午到了大凉山兄弟杜的所在的镇上-木古镇。当他开着他那辆破旧的125嘉陵摩托车老远...

  • 读书记(133)《我的凉山兄弟》——谁的凉山兄弟

    2010年,那时我大学社会实践,伙同一群同学,用学校给的有限社会实践资金,一路坐了三十几个小时的绿皮火车,从上海到...

  • 还好,没丢!(4)

    第四集“你还好吗!” 刘绍宇:(我就没有话语权) 叮叮…刘绍宇的手机突然响起,刘绍宇:喂!工具人:刘队,有案件回队...

  • 大凉山旅行

    凉山兄弟上银隆新能源

  • 刘家大屋场

    刘家大屋场,只是个名,但也还是有来由的,兄弟八个,一个个长大成人、成家,家庭确定壮大起来,八兄弟用辈分的“绍”字连...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我的凉山兄弟》-刘绍华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nvudv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