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养生杂记
中医基础理论学习笔记6

中医基础理论学习笔记6

作者: 知微素问 | 来源:发表于2020-01-12 16:31 被阅读0次
中医基础理论学习笔记6

经络学说概述

经络的基本概念

经络是经脉和络脉的总称,为人体运行气血、联络脏腑、沟通内外、贯穿上下的径路。

经脉是经络系统的主干,络脉是经脉的分支。

《灵枢•本藏》:经脉者,所以行气血以营阴阳,濡筋骨,利关节者也。

经络系统的组成是什么?

经络系统由经脉和络脉组成。经脉包括十二经脉、奇经八脉、以及附属于十二经脉的十二经别、十二经筋、十二皮部;络脉包括十五络脉和浮络、孙络等。

经脉

经脉是经络系统的主干,全身气血的主要通道。

十二经脉,又称“十二正经”,包括手三阳经,手三阴经,足三阳经,足三阴经。

奇经八脉,是十二经脉以外别道奇行的经脉。包括督脉,任脉,冲脉,带脉,阴维脉,阳维脉,阴跷脉,阳跷脉。

络脉,是从经脉中分出而遍布全身的分支。有别络,浮络和孙络之分。

别络是十二经脉和任脉督脉各自别出之络与脾之大络的总称。又称“十五别络”。

浮络,是循行于人体浅表部位且常浮现的络脉。

孙络,是最细小的络脉,属络脉的再分支。

相关文章

  • 中医基础理论学习笔记6

    经络学说概述 经络的基本概念 经络是经脉和络脉的总称,为人体运行气血、联络脏腑、沟通内外、贯穿上下的径路。 经脉是...

  • 中医基础理论学习笔记3

    中医学理论体系的主要特点(思维导图)

  • 中医基础理论学习笔记1

    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 中医学理论体系是以气一元论和阴阳,五行学说为哲学思想模式,以整体观念...

  • 中医基础理论学习笔记2

    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发展 一,魏晋隋唐时期 这一时期,中医学学科分化日趋成熟,医学理论与技术有新的提高,出现了...

  • 中医基础理论学习笔记4

    阴阳学说的形成 .阴阳含义 阴阳是中国古代哲学的一对范畴,是对自然界相互关联的某些事物、现象及其属性对立双方的概括...

  • 中医基础理论学习笔记2

    气(人体之气) 人体之气是什么? 气是人体内活力很强、运动不息的极细微物质,是构成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 ...

  • 中医基础理论学习笔记4

    津液 津液是津和液的合称,指人体的正常水液,包括脏腑、形体、官窍的内在液体及其正常的分泌物。 津和液也有不同之处:...

  • 中医基础理论学习笔记3

    人体之血 血液,行于脉中,循环流注于全身,具有营养和滋润作用的红色液态物质。 血液是如何生成的? 血液是由水谷精微...

  • 中医基础理论学习笔记5

    中医学关于神的理论 人体之神是什么? 人体之神在广义上指人体生命活动的主宰及其外在总体表现的统称,包括形色、眼神、...

  • 中医基础理论学习笔记1

    人的生命是由什么构成的?是什么主宰着人的生命? 中医基础理论——精气血津液神 人们常说:天有三宝日月星,地有三宝水...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中医基础理论学习笔记6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nvxwa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