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总把读者当傻瓜

作者: 鷦鷯 | 来源:发表于2018-03-04 22:38 被阅读0次

    网络小说,商业电影有一些共性:剧情热闹,欲求强烈,简单直白。

    现代人生活紧张,工作繁忙,这些共性都是为让人放松服务的。热闹的剧情,强烈的欲求,能提振人的精神,不至使人犯困。而简单直白的剧情和表达,则能减少人思索理解剧情的难度,让人能全然投入到娱乐中。

    顾客就是上帝,顾客就是国王,顾客总是对的,是商业时代的观念。商业逐利,只有满足顾客的需求,才能顺利的将别人口袋里的钱变到自己的口袋里。

    在商业时代前,艺术总是朦胧的,依稀仿佛的。或者东一句,西一句,让你猜我的意思。或者长篇大论絮絮叨叨下来,结尾跳出一句不相干的话。或者大片留白,几个点画,就将意境全然表达出来了。

    为什么不简单点,直接告诉读者我想说什么?因为一个人偶然的体会,往往不是简单的语句,平白的画面能呈献给别人的。

    比如说孤独,如果只是单纯的说我很孤独,我很寂寞,一个陪我的人都没有。读者固然能明白作者想说什么,可作者真实想表达的孤独的意境,是绝对传达不到读者的身上的。

    朱自清的《荷塘月色》前面巴拉巴拉写了一堆东西。怎么出门的,怎么走过去的,荷塘是怎样的,蝉和蛙是多么的热闹。最后话锋一转,冷丁来一句:“但热闹是它们的,我什么也没有。”这一句瞬间把孤独淋漓尽致的展现了出来,可若没有前面的营造铺垫,也只是普通的佳句而已。

    丰子恺有一幅出名的画叫《人散后,一钩新月天如水》。画面由桌椅茶具,和窗外的一钩新月组成。画面与题词相互衬托,哀而不伤,清冷幽静。虽未有大段文字,具体画面的描写,可人早已脑补出无数剧情。

    南唐后主李煜那首著名的春花秋月何时了,先是情景交融的描写了国破家亡的痛苦,最后用比喻告诉读者:“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这一江春水表达出的惆怅,是平铺直叙难以做到的。难怪乎有人说,文学是“口是心非”的艺术。

    现代生活节奏太快,大部分读者没有精力,或者根本不想去理解作者留白的,言外的表达。要求作者简洁些,直接些,好好讲故事,不要乱来。

    作者顾及读者,将作品脸谱化,简洁化。这个人就是好的,那个人就是坏的,好人天生扎堆,坏人一坏到底。情节简单,感情干脆,作者省了脑力,读者得了快感,可文学的精神没了。

    这种直接干脆,毫不做作的作品,对读者没有要求,读者不需要殚精竭虑的思考体会,读着不累。大家习惯了不累,不愿意再去看要动脑子的东西,又让写动脑子文章的作者更加难过。

    这是相互促进的事情。抱怨没有好作品,这个年代产不出大师,既是作者的责任,也是读者的责任。

    平铺直述不是没有好的作品,但那一定只是语言的简洁,情节的简洁,而不是背后情感的简洁。简单的语句背后涵盖的感情与情节,往往比精细的剧情设置更加丰富。但这对读者的要求也更高。

    市场与自己,作者应该忠于谁,或者应该如何在二者间把握好尺度?忠于市场,背叛了自己。忠于自己,难以获得市场认可。人们愿意看功成名就的大文豪的感悟,却很少愿意把时间花到名不见经传的小作者的故弄玄虚上。

    但我想,一个好的作品首先应该是表达出真实的自己的。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不要总把读者当傻瓜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nvzqf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