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张海宏 王漫 语文建设杂志
(本文约6540字,阅读大约需要19分钟)【教材解析】
《短诗三首》是统编小学语文教材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第一篇课文。这个单元选编了精读课文《短诗三首》《绿》《白桦》和略读课文《在天晴了的时候》,旨在引导学生“初步了解现代诗的一些特点,体会诗歌表达的情感”。这个单元展现出现代诗的一些基本特点,如内容的排列形式、诗歌的逻辑以及内部语义关系等。现代诗的形式是自由而富有变化的,经常采用排比、类比、比喻等修辞手法。
冰心《繁星》中的小诗,对当时的诗坛产生了重大影响,“小诗的讲求凝练与侧重表现内心世界,在新诗的艺术探索历程中具有桥梁的意义”。冰心的三首小诗,体现了现代诗形式、内容、情感相结合的特点,运用了排比和类比的修辞手法,在排比中又呈现出内部递进和并列两种形式。结合三首短诗的写法特点,教学中可以通过比较形式、写法、情感等方面,引导学生深入感知现代诗的特点。在拓展阅读的过程中,可以为学生提供丰富的仿写路径,引导学生进行诗歌仿写,促进能力的迁移。
【学情分析】
四年级的学生对现代诗并不陌生。学生从一、二年级开始,就借助教材资源,接触到了比较多的现代诗。现代诗形式活泼、自由,读起来朗朗上口,学生喜欢阅读。另外,很多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也会引导学生写一些小诗,学生已有一定的学习基础。但是,在教材中,专门设置一个现代诗单元,引导学生初步了解现代诗的一些特点并尝试创作,尚属首次。现代诗的内容、情感、形式之间的关系以及表达方面的一些特点,对于学生而言仍存在一定的难度。学生学习《短诗三首》,在理解排比内部的关系以及类比的特点时,都遇到了一定的困难。引导学生在朗读中理解诗歌的内容,在比较中体会诗歌表达的内容、情感和形式之间的关系,是很好的突破口。
【教学目标】
1.反复朗读,在比较的过程中了解现代诗排比、类比等写法的特点,体会诗歌表达的情感。
2.初步把握、理解阅读现代诗的基本要素:形式、内容、情感之间的关系,并能尝试创作简单的现代诗。
【教学过程】
一、走近《短诗三首》,初读课文,触摸《繁星》
师:今天我们一起学习《短诗三首》,这篇课文的作者是谁?
生:冰心。
师:你们对她了解多少呢?
生:冰心原名谢婉莹。
生:我读过她的《寄小读者》。
师:三年级还学过她的一篇课文,叫?
生:《肥皂泡》。
师:今天学的课文是?
生:《繁星(七一)》《繁星(一三一)》《繁星(一五九)》。
师:这里面反复出现的一个词是什么?
生:繁星。
师:这就是她第一部诗集的名字。(教师出示PPT,学生读)
师:再想想:诗人的诗集叫《繁星》,有什么用意?
生:天上的星星不是一大整颗,而是很多小粒小粒的,诗人用繁星来衬托自己的思想。
师:零碎的思想就像满天的星星一样。
生:繁星代表星星的密集,也代表冰心思想的密集。
生:表达了诗人对母亲繁多的爱慕之情。
师:不光有母爱,还有童心,还有自然,想到一点儿写一点儿,零碎的思想、杂感类的东西都被作者写进去了,共有164首小诗。夜幕低垂,繁星点点,是思想的闪耀,是思想火花的闪耀。
师:自读课文,把字音读正确,句子读通顺。
(学生读课文)
师:你们读书的样子让我不忍打断,请三位同学来读课文。(教师指名读)
师:掌声送给他们,读得非常准确。
二、走进《短诗三首》,发现特点,体会情感
1.对比第一、二首,发现排比
师:自由朗读《短诗三首》中的前两首,说说你发现了什么。(教师出示PPT)
生:《繁星(一三一)》中“哪一颗星没有光?哪一朵花没有香?哪一次我的思潮里没有波涛的清响?”运用了排比的手法。
生:《繁星(七一)》中“月明的园中,藤萝的叶下,母亲的膝上”也运用了排比的手法。“月明的园中”写出了自己的趣感,“藤萝的叶下”写出了童心童趣,“母亲的膝上”写出了母爱和亲情。
师:同学们可以在书上作简单的批注。(板书:排比)发现了排比还不行,这两个排比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
生:《繁星(一三一)》中还运用了反问的手法,写出了大海是多种多样的——每颗星都有光,每朵花都有香,每次冰心的思想里都有波涛的清响。
师:齐读《繁星(一三一)》,(板书:圈出“?”)发现了标点会说话。看《繁星(七一)》,(板书:画阶梯状)有什么发现?
生:它们的排比格式不太一样。《繁星(一三一)》是直着下来,《繁星(七一)》像楼梯一样下来。我很好奇这是为什么。
师:我比你还好奇。有没有同学知道?先读一读,自由读。
生:我觉得《繁星(一三一)》中几句“哪一颗星”是平等的感情,而《繁星(七一)》中“月明的园中,藤萝的叶下,母亲的膝上”是作者在慢慢抒发自己的情感,感觉比较明显。
师:“平等的感情”如果换一个词叫什么?
生:并列。
师:这是并列,那《繁星(七一)》的感情是什么?
生: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生:是从远到近写的。园中对冰心来说比较远,叶下近一些,母亲的膝上就更近了。
师:用一个词来说明它们之间的关系,是什么?与并列类似的词叫什么?——递进,虽然大家说不出这个词,但是已经感受到了它们之间的关系。了解了这种关系之后,我想我们可以读得更好了。自己再读一读。谁来读一读?
师:我想问问你,在读诗句的时候,脑海里有没有出现画面?
生:一个小孩儿在温暖的小院里,在一棵树下的躺椅上,母亲正抱着她。
师:眼前出现画面的时候再读一读。每个人脑海中都会出现画面,很多事情都在脑海中闪现,是“永不漫灭的回忆”。好,再读一读。(找三位学生读)
师:这一遍融入了自己的感受。每位同学在读的过程中,脑海里都出现了一个个画面,“月明的园中,藤萝的叶下,母亲的膝上”,出现了一个个形象。(板书:形象)当我们把这些感受融入进去的时候,读的感觉就不一样了。自己再读一读。
师:字正腔圆,感情饱满。星星发光,自然而然,每一朵花散发着的香味也自然而然,自然而然地,我的思绪里也会有你波涛的清响。我们看这两首诗,有什么不一样的感觉?(出示PPT)
生:第一首是在“哪一次我的思潮里”换行了,第二首就没有换行,不空一行就怪怪的。
生:我想补充,如果没有空行的话,也抒发不出那种情感。
师:情感的抒发与诗歌的形式有没有关系?刚刚读的时候体会到了。“大海啊!”——作者对大海有这么深的情感,是为什么?
生:我提前作了预习。作者通过“星光、花香”衬托大海,表达了大海波涛的清响一直存在作者的心中,表达了作者对大海的热爱,对大自然的歌颂。
师:让我们在读中去感受吧!(出示PPT)读一读,作者对大海有那样深厚的情感,与谁有关系?
生:她父亲。
师:作者从小生长在海边。我们再来读一读《繁星(一三一)》……
2.对比第二、三首,发现类比
师:自由读第二、三首,你又发现了什么?(出示PPT,学生自由读)
生:我发现第三首“母亲啊!”和第二首“大海啊!”的第一句都是以“啊!”结尾的,这可以抒发作者的情感。
师:这是直接抒情、直抒胸臆。还有没有?
生:我发现在《繁星(一五九)》里,作者用鸟儿比喻自己,用鸟巢比喻母亲,表达了对母亲深深的爱。
师:对应着的还有没有什么发现?
生:第三首也用了排比,不是递进,而是并列的关系。
师:感觉是排比,但它不是排比,排比要三句。老师提醒一下,“天上的风雨……心中的风雨”,(画波浪线)有没有什么发现?
生:感觉用了对比的手法。
师:“天上的风雨”指什么?待会儿我们看是排比还是对比,总之能发现“比”,就很了不起。
生:天上的风雨是刮的风、下的雨。
师:那“心中的风雨”指的是什么?
生:心中难过的事,或者是有什么压力。
师:这两种是不同的,对吧?有没有共同的?
生:“心中的风雨来了”可能会让你不开心,“天上的风雨来了”可能会让你在做某些事情的时候不方便。两种风雨来了都是需要寻求安慰和帮助的。
师:不一样,但是又有类似的关系。那么看第二首里面有没有不一样,但也有关系的?
生:这里可以分类。“哪一颗星没有光?”和“哪一朵花没有香?”可以分为第一类,是写自然景观。而“哪一次我的思潮里没有你波涛的清响?”抒发了她的情感,而且描写了她的思绪。
师:掌声送给她。你的发现贡献了一个字“比”,另一位同学贡献了一个字“类”。实际上这是一种类比,“我的思潮”“你的波涛的清响”,“天上的风雨”“心中的风雨”两种事物虽然不同,但是有类似的地方。好,再读一读这首诗。
3.三首诗整体读,读中悟境
师:朗读三首短诗,想一想《繁星(一五九)》与第一首接近还是与第二首接近?
生:与第一首更接近,都写了母爱的温馨。
生:与第二首接近,都用了类比。比如“天上的风雨”和“心中的风雨”,“我的思潮”和“你的清响”。
师:再自由读一读。
师:谁带着感情读一读,背一背?
师:我圈出了三个字:“光、香、响”,你发现了什么?
生:这三个字都应该重读,因为在结尾。如果改成陈述句的话,是“每一颗星都有光,每一朵花都有香,每一次我的思潮里都有你波涛的清响”。
生:老师,我觉得光是视觉的感受,香是嗅觉的感受,响是听觉的感受,她把感受都写出来了。
师:你的视角很独特!那么,有没有从读音方面有所感受的?
生:都是“ang”。
师:都是押韵的,实际上都是韵脚。(板书:韵脚)
三、拓展阅读诗歌,激发兴趣,尝试创作
师:我们写诗的时候可以注意这些。读一读这些小诗。
师:前面我们学的《短诗三首》是诗人冰心写的,这五首诗是与我们一样大的小伙伴写的,说说有什么感受。
生:我觉得冰心那三首诗表达的是一些悲伤的东西,这五首短诗表达的是愉快的心情。
师:这些诗都在表达自己内心真实的感受。
生:我从《狗》这首小诗中发现,第二段是别人如何看待她家的狗,第一段是自己如何看待她家的狗。
师:这是角色的转换,你抓住了特点。
生:我觉得下面三首诗写的都是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事情。就像《橡皮》,橡皮是我们每个人都会用到的东西,但写得很有趣味。
师(板书:趣):实际上写诗难不难?
生:不难。
师:诗歌的内容和形式是有关联的。写诗真有趣,让我们一起来写诗。你可以创作一首短诗,也可以选择一个喜欢的图形创作图像诗,还可以创作一首自己的图像诗。
四、分享诗歌创作,感受写诗乐趣
师:请一位同学来展示。
生:错/是最可怜的字/因为/怎么写/都是错。
师:真了不起,把你内心的感受表达了出来。
生:我也编了一首短诗《春天来了》:春天来了/燕子跟在它的身后/挥动着有力的翅膀/飞向遥远的北方。这是第一段,第二段还没想好。
师:没关系,相信你会写得很好。
生:我是足球迷/我喜欢的队/是输给曼联的队,我不喜欢的队/是赢了曼联的队。
师(笑):听懂了吗?
生:听懂了。
生:我也写了一首诗。眼睛很重要/没有眼睛/就看不到梦想,看不到世界。
师:我们在学诗的时候体会到,有真实的感受才能写出诗,有形象的表达才能让人眼前一亮,如果关注韵脚就更好了。还可以尝试用一点儿排比,关注句子之间的关系,或者是用类比,甚至可以关注标点,因为它们会说话。你们都是诗人,相信你们会写出更多优秀的诗。
板书:
【评析】
重视朗读、重视形象再现,都是本课的优点,也是很多教师执教文学作品的共识和普遍经验。本课带给我们的新启示是:不回避排比、类比等概念,使概念教学顺势而为;从形式入手,走进现代诗的情感和诗境。
文学作品的教学,怎样从止步于内容情感,进阶到关注形式?或者说,怎样把内容理解、情感熏陶,与文学形式的鉴赏融合起来?
冰心的三首短诗,第一、三首表达母爱,第二首表达对故乡——大海的思念,学生并不难理解,因而不宜作为教学重点和难点。
本节课的主要教学内容——“走进《短诗三首》,发现特点,体会情感”,即阅读欣赏部分,包括三个环节:对比第一、二首,发现排比;对比第二、三首,发现类比;三首诗整体读,读中悟境。下文具体分析。
一、排比、类比等概念性知识的教学
我们必须明确:理解排比、类比,绝不是简单地辨认修辞格,而是从逻辑或修辞的角度加深对诗意的理解、对诗艺的欣赏。
知识的澄清和怎样教学,是两回事。先来澄清知识:排比、比喻是修辞术语,是常见的修辞格;类比则是逻辑术语,即一种思维方式,可归入广义的归纳思维,与演绎思维并列,也可与狭义的归纳、演绎并列为三种最基本的思维方式。逻辑上的类比,体现为修辞格就是比喻。比喻和类比,本质是相通的。有些论者一定要纠结“类比”和“比喻”的区别,我们认为没有必要。并列、递进,则是指语句间的逻辑关系。
从教学角度看,张老师不是生硬地给学生灌输概念,而是让学生从直观感受出发,自己发现诗句的逻辑,教师仅作引导,再加以点拨,让学生自然而然地理解概念,做得非常高明。
环节1,教排比。排比,对四年级学生来说不是新知。但是,学生以往对排比的认知可能只停留在字面形式(三句及以上,有重复词语)上。本节课的进阶在于:“发现了排比还不行,这两个排比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教师通过板书(画阶梯状)引导学生发现两首诗排比的不同。
生:我觉得《繁星(一三一)》中几句“哪一颗星”是平等的感情,而《繁星(七一)》中“月明的园中,藤萝的叶下,母亲的膝上”是作者在慢慢抒发自己的情感,感觉比较明显。
师:“平等的感情”如果换一个词叫什么?
生:并列。
师:这是并列,那《繁星(七一)》的感情是什么?
生: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生:是从远到近写的。园中对冰心来说比较远,叶下近一些,母亲的膝上就更近了。
师:用一个词来说明它们之间的关系,是什么?与并列类似的词叫什么?——递进,虽然大家说不出这个词,但是已经感受到了它们之间的关系。了解了这种关系之后,我想我们可以读得更好了。自己再读一读。谁来读一读?
以上教学片段,充分展示了教师循循善诱的高明。
接下来的朗读指导中,强调“脑海里有没有出现画面”,若能再进一步,提示学生读出由远及近的镜头感(读“排比”要声断气连、读“递进”要感受细腻),将更完美。
环节2,“对比第二、三首,发现类比”的教学中,学生模糊地发现了“第三首也用了排比,不是递进,而是并列的关系”。教师先指明“它不是排比,排比要三句”,再提示“‘天上的风雨……心中的风雨’,有没有什么发现?”此处,若能敏锐地捕捉到学生说的“并列”逻辑,其实就导入了比喻——类比。
又有一位学生说“感觉用了对比的手法”。
师:“天上的风雨”指什么?待会儿我们看是排比还是对比,总之能发现“比”,就很了不起。
教师很擅长鼓励学生。对学生思维的引导特别考验教学智慧。此处,教师回避了“对比”的问题,把学生引入预设的思维框架:从“天上的风雨”和“心中的风雨”的相似关系导出“类比”的概念。
环节3,三首诗整体读。当教师询问“《繁星(一五九)》与第一首接近还是与第二首接近”时,由于前期功夫扎实,学生很快就发现:
生:与第一首更接近,都写了母爱的温馨。
生:与第二首接近,都用了类比。比如“天上的风雨”和“心中的风雨”,“我的思潮”和“你的清响”。
此时,教师可以再小结:第一位同学注意到了诗歌的内容情感,第二位同学注意到了诗歌的表现手法。可见,表达同一种情感,可以用不同手法;同一种手法,也可以表达不同的情感。情感与形式相通,当我们看清了诗歌形式的逻辑,也就走进了诗歌的情感逻辑。
关于教学设计中环节的简约,我认为,跳过活动2,直接问第三首与第一首接近还是与第二首接近,或许会更具有思维的挑战性和搭建支架的高效性。实践证明,此举行得通。
二、需进一步探讨的问题
本课教学内容中还提到了韵脚,既然关注韵脚,就要谈到用韵的效果。第一首诗不押韵,这是现代诗与古诗的明显区别;第二、三首押韵。从“开齐合撮”的韵母“四呼”分类来看,第二首诗的ang韵属于开口呼(韵母为a、o、e开头的韵母),适宜表达澎湃奔放的感情(大海);第三首诗的i韵,属于齐韵(韵母为i或i开头的韵母),适宜表达细密绵长的感情(如对母亲的依恋)。诗人未必刻意如此,但无意中契合了汉语音韵之妙。
此外,关于读写结合或仿写,鼓励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培养其写诗的兴趣,无疑都很有价值。冰心的小诗适宜仿写,但怎样仿写,还可再细化。有些纯粹的形趣诗与冰心小诗特点的匹配度,还可以再研究。
类比/比喻、排比,怎样突出现代诗的特点?现代诗与古诗有什么区别?现代诗中冰心的诗又有什么特点?这些都是可以继续探索的问题。
总之,四年级下册现代诗单元的设置,意义重大;“初步了解现代诗特点”的单元目标,亟须在每一首诗的教学中得到准确挖掘与分别落实。张海宏老师执教的《短诗三首》,为我们开启了“从形式走进现代诗世界”的大门,值得玩味深思。
(张海宏: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第一小学;王漫:北京教育学院)
[本文原载于《语文建设》2024年7月(下半月)]
(微信编辑:寇嘉;校对:时玲玲)
END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