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总有一些始终处于底层的弱势人群不被重视,但是或许会因了一个话题就被人关注到,又想起。
听同事说,她看电影时不知为什么哭了很多,我流泪不多,但是从一开始就一直压抑的难受——那是对我们的父母辈和当时父老乡亲们的一种日常的窒息!
房檐下的燕巢,下雨天的那些土坯,装上车的小麦……我都熟悉。
芒种之后,小麦成熟,孩儿脸的天气也来了。容不得讨价还价,那场预告傍晚来临的雨,突然提前到达——没有人离开,只是加快了劳作的节奏。麦田里的小麦捆扎成束,把它们扔到马车、驴车、拖拉机上。若一切顺利,全身淋透又何妨?就怕牲口耍性子,不听使唤还较劲,雨幕中就夹杂了气急败坏的吆喝声和甩鞭子的声音。在这样的状态下,拖拉机也没有优势,或因土壤变软而车轮陷入,加大马力也只能空转……所以即使平日母慈子孝的家庭,夏收、秋收也会有吵架。曹贵英在现场挨骂也实属正常,民以食为天嘛!好在,有铁一朵小麦花,不仅让贵英得到安慰,也是整部电影中的一抹浪漫,还有那条烤出来的鱼,让我羡慕成了带着烟火气的诗与远方。

影片的结局,虽然这对夫妻的日子已经有房住、有饭吃、有鸡啊猪啊……却没有“公主和王子幸福地生活下去”的童话,夫妻双双归去。
我认为这是个回扣主题的结局,一切隐入尘烟。
当我走在马路上,当我看到熙熙攘攘的人群里没有一张熟悉的脸,他们也不会关注到我!难道这不是隐入尘烟?!
那你有多重要?他们有多重要?这疏离而陌生的想法,一点儿也没影响到我对生活的看法。
走出影院是下午五点多,秋季蓝天白云下的这个小城,最近匆匆赶路的人和车多起来了,有一些是在赴仲秋的约,前方有份惦念。洒水车没有唱歌,一路安静地走过去,我也安静地走着……当下,知足、满足。

【后记】
有人评论这部电影是把中国农村抹黑了,庄稼收割早机械化了,还用驴车?
我们家乡是机械化了。现在,我还见到了用牛驮的,还见到了用肩背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