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重声明:文章系原创首发,文责自负。
穷不等于苦
最近看了很多关于《隐入尘烟》的影评,大体都是苦,其中最经典的是:没有提一个苦字,却苦出了天际。我很奇怪,怎么我没有感受到苦?但是穷,真穷,也脏,衣服似乎永远洗不干净。
可穷就是穷,脏就是脏,跟苦有什么关系?穷与苦没有因果关系。穷就是穷,是物质的贫乏(亦或精神的贫乏)。但这些不会直接导致苦。苦是内心的感受,跟物质贫富没有关系,不管出生在寒门亦或豪门,如果内心匮乏,都是会苦不堪言的。
我不喜欢这部电影,可能是因为我没有读懂导演的意图。我看过他的一段采访,他想展示我国贫穷地区的真实情况,然后让更多的人关注到这个地区。我相信在地大物博的大地上一定会有这样的场景,甚至可能还有更贫穷的地方。可是在荧屏上如此展示完了,会有多少人真的去关注这样的一群人,起码我不会。
整部电影,我甚至连一颗金豆都没掉,要知道我的眼很浅的,看影视作品时随时都会泪流满面。但很遗憾,我一颗眼泪都没有为马有铁和曹贵英流。最后我甚至是愤怒的。因为贵英的死,我没有哀伤,只有愤怒。
穷,可以撸起袖子加油干。就如马有铁,从什么都没有,甚至是被人厌弃的一个人,到最后和贵英, 一个同样被人边缘化的人,一年之内一起努力有了自己的房子,有了收成,把所有欠债都还了还有盈余。
两个被四方邻里嘲笑的无用之人都可以把日子慢慢地过得红火起来,穷可怕吗?如果我们中国的农村真的是这样,我认为是值得庆贺的。要知道,整个村子最差的两个人都可以自食其力过上好日子,其他人有什么值得担心的或者说怎么会因为贫穷而苦出了边际?
吃不上鸡蛋就苦吗?穿不上好的衣服就苦吗?没有电视看就苦吗?没有好房子住就苦吗?那顶级豪门看着我们这些觉得马有铁苦的人也都会觉得我们好苦:虽然有一日三餐温饱,但不能鱼翅漱口;虽有稳定工作,却是朝九晚五,甚至996,毫无自由可言;虽然有套房,但是一家几口挤在不到100平米的蜗居里;而且出行时没有前呼后拥也没有豪华坐骑……
可我没有苦,我有三餐温饱,足以;我有蜗居,家人平安, 足以;我收入不高,但工作稳定,足以;我没有豪车,可我出入近的有共享单车,远的有轻轨或者高铁,足以。
总在说这部电影真实而且苦出了边际的人,谁能告诉我你们是怎么看到这部电影的苦的?是我的心太冷漠吗?还是只是你们代入式地让马有铁和曹贵英“被苦了”而已。
真正可悲的人
贵英落水后,旁边坐着那么多的人,只有一个姓王的试图去救她。其他人呢?他们可以眼睁睁地看着贵英溺毙在自己跟前,甚至呼救都没有。请问,这样真实地活着的人,谁会去关注?反正我不会。
如此冷漠无情的地方是我国的农村吗?我很喜欢回农村,虽然家长里短,三姑六婆的事儿多,邻里间的矛盾随时有,但出事时矛盾靠边站,先搭把手把关键问题解决了的温情永远也在。落水后,哪怕是只鸡都会有人去救,何况贵英这样的活人?所以影片里的这个农村,真实吗?不管是不是真实,我无感,这样的地方反正我是没有兴趣的。
中国是一个具有5千年灿烂辉煌的历史的国家,而这部历史无疑也是一部关于农业文明的历史。我相信没有人会反对。每个地方的人都有好有坏,有优有劣,农民也一样。这里我就只说优点,不管是亲自经历的,还是书本记载体现的农民,农民的优点都脱离不了勤劳、朴实、忠厚、诚实。
马有铁身上体现的也是这些,但他的木讷和软弱也是体现得淋漓尽致的。我读到太多对马有铁的悲悯。可是,这部电影里真正可悲的不是他和贵英,而是那些麻木不仁,嫌贫爱富,不择手段的聪明人。无他,那些人太脏了。比马有铁的衣服还要脏,比贵英尿湿的裤子还要脏。
这部电影的导演想让屏幕外面的人看到挣扎在温饱线下的农民,其出发点无可厚非,可是整部影片,除了贵英和马有铁的相依为命所展示的人应有的温情,其余人等我却只看到了冷漠,甚至麻木不仁。
如果我们的农民只有那么极少的部分具有那么优良的品质,而且最终都是横死的结局。这数千年光辉灿烂的文明是谁在撰写?如果不是,导演所说的真实究竟是指什么?
上面所提的农民的优良品质,只在马有铁身上有,而其他人,除了那个愿意赊账给身上拿不出100元的马有铁1500元的店主,其他的人都是渣渣的存在。导演让我们去看这样的一群人,是为了什么?是想让我们看到他们是如何自相残杀,弱肉强食?这就是我们中国农村的现实吗?我在农村长大,我怎么没有看到如此的现实?
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勤劳朴实、忠厚诚实竟然成了原罪?我们的农村什么时候都变成如此黑暗?拥有勤劳、朴实、忠厚、诚实的品质的农民,死前都不愿意欠着别人。春天借的10个鸡蛋还了;赊账的种子钱化肥钱1500也还了;甚至连那件报给他150元,实际他侄子只花了80元的大衣,他也按150元还清了,才无所牵挂、干净地安心地走。这么干净的人照亮了那个村子的黑暗。
从头至尾我都不觉得他可怜,因为他灵魂的干净程度,是周围那些自诩聪明的人再轮回千百遍都没法比拟的。
究竟谁更可悲?穷,可以通过努力劳作或者工作改变。肮脏的灵魂,冰冷的心灵,肯定不是因为贫穷所致,因为真正的贫穷的只有马有铁和贵英,但他们很干净很暖。可又有什么可以洗涤肮脏的灵魂,又有什么可以温暖冰冷的心灵?欲壑难填,才是悲不可遏,对吧!而一个一个灵魂干净的人怎么会可悲呢?
隐入尘烟的真正理由
这个灵魂纯粹的人穷,真的是穷,但不能跟苦难相提并论。真正的苦难不是谁都有资格承受的。比如马有铁,他的苦难是从贵英死开始的。而之前的种种不过就是穷罢了。一个可以忍受贫穷的人并不等于他可以承受苦难。否则,马有铁不会在清还了所有债务之后选择跟贵英而去。
电影看到这里时,我唯一的感觉就是一个木头人,干净的纯粹的木头人,被一个有缺陷的女人点燃了,但当火种熄灭时,他也死了。
因为他的心被温暖过,被填满过,然而突然凉了,空了,这种巨大的落差才是造成他无法承受的苦难之源。而不是那所谓的贫穷或者被人利用,那些东西对他来说就如晴天中的乌云,不,甚至连乌云都不是,乌云还能挡住他的一丝阳光,但贫穷或者被人利用无法挡住他的阳光,甚至连一丝风都挡不住。
马有铁是有能力的,当他脱离了三哥家时,他完全能独立让自己过上好日子。用我们当下社会的普世价值来说,他不仅可以脱贫,甚至比那些一天到晚嫌弃他利用他的村人还要成功。
但他永远没有了这个机会,因为他无法忍受温暖过后的冰寒,也无法忍受填满过后的空虚。所以,真正的苦难不是谁都有资格去承受的。
任何成功的人都走过常人难以想象的苦难之路。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
苦是什么?苦是明明恐惧,依然要独自穿越黎明前的黑暗的挣扎;苦是明知千难万险,依然要走的万里长征之路;苦是明知孤独,依然在无人的沙漠隐姓埋名地研发;苦是明知会随时丧命,却依然喊着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的壮烈。
真正的苦是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觉知,没有觉知的不会是苦。就如贫穷对于马有铁来说,不是苦,但马有铁有了贵英后又突然的失去是苦。这种苦让他痛彻心扉,这种苦痛他无法承受得住,才是他隐入尘烟的根本理由。
所以,隐入尘烟跟农村的贫困没有关系,跟城市的繁荣依然没有关系。这样的人不管是在农村还是城市,都是注定要隐入尘烟的,如我,如你,如马有铁。毕竟永垂不朽的人又有几人呢?
而真正经受得住苦难的人,如抗住了涅槃的苦,并拥有了重生之美的凤凰,也只有这样的人才可能有机会万世流芳,永垂不朽。如王阳明,千难万死之后为后世留下心学绝学;如毛主席,经受多少亲人的生离死别才换来了最后的革命成功?
后记
一部影视作品或者说一篇文章,如果没有创作者积极的立意,就用一个所谓的“真实”反映农村生活而符合了西方艺术的标准而被大推特推,我认为是不理智的。
这样一个故事,随时都会发生在城市或者乡村的普通人的故事,硬是放在那样一个贫困落后的地方,然后用一个似是而非的名字而搬上荧屏,我并不认为有任何的积极意义。
起码,导演说让人看到并帮助5亿贫困农民兄弟的初衷并不会实现,看电影的人只是看到了,但也仅仅是看电影时看到罢了。对于贫困的农民有什么实际的意义?对于后世要了解当代普通人的生活来说,好,了解了,就当当下的普通人都活得如此卑微怯弱,可对后世之人又有什么启发亦或触动?既然如此,那就让这部电影如其名,隐入尘烟,或许才是其真正的意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