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周时间,转瞬即逝,这周最有意义的几件事值得继续坚持哦!
第一,每天坚持一板黑板字
每天中午吃罢饭,就到办公室的小黑板上写字,刚开始写黑板字,是想写什么就写什么,后来席老师说:“不能这样练习,我们得有针对性的练习。”
于是,就开始结合偏旁部首练习,上周练习的有“木”,这周练习的有“冫、氵、亻、扌、忄”,当然也有独体字,但如果字的笔画掌握的不是太好的话,写字的时候,就是容易写跑偏。
可能是每天坚持练习的缘故,在教室上课时的板书也有了条理,看着布局开始逐步的规范,整齐。
自己看着黑板,就感觉这不是自己写的字,真的是意外!
第二,每天坚持练习钢笔字
喜欢钢笔,要从考上高中那年,我的小学校长送我的两支钢笔说起,校长说:“燕琴,无论以后学习的路怎样,老师希望你如手中的笔一样正直,如落笔时的姿态一样干净利落,如钢笔写出的字一样端庄大气!”
于是,钢笔就如同我的朋友,陪我一路走来,愈发的爱上用钢笔写字了。
可是,写归写,写的水平太一般,以至于自己的字总是装不进田字格。
怎么办?就要练字,刚开始是和学生一起练习,但是一年多过去了,感觉变化并不大,请师问道,才如梦初醒,自己的基本功不扎实。
于是,就开始从最基础的笔画练起,每天坚持练习钢笔字,虽然变化很慢,但重在坚持。
第三,每天坚持更文一篇
我们的每一天都是独特的,所以每天都会有新鲜的事情发生,可是并不是所有的事情都需要我们详细记录下来,可总的写点什么吧!刚开始并不能坚持每天都能更文一篇,更别提多少字了。
有的时候,就是坐在电脑前,一个字都打不出来,自己脑袋都大了,在不断坚持与放弃之间挣扎,斗争,无数个小我在心里较量,真是折磨的我头晕脑胀,究竟是继续坚持还是放下?我始终难以抉择。
后来,我空了一个多月没写一个字,我发现自己每天过得太无聊,没有文字的生活感觉没什么意思,逛街也没太大兴趣,倒是对吃有所偏爱,也不能每天只想着怎么吃吧!
还不如静静地想一想,把心中的文字敲出来,我知道这是我的选择了,就继续开始用文字记录一些工作,生活中的事情,方才觉得快活了许多,猛然间发觉了意义所在。
如今,每天坚持更文一篇,也并没有太大痛苦,反而如同一日三餐般不可或缺。
第四,每天坚持读书打卡
最近在读余秋雨的《文化苦旅》,每天哪些时间在读书?中午吃完饭的时间,晚上写完更文的一小截时间,早上早起的一小截时间,其实也并没有太多的大块儿时间在读书,因为白天的时间还要备课,要上课,要听课,总是感觉时间不太够用。
所以,下班后的时间总是那般珍贵,带娃出门溜达一个多小时,回到家安顿好孩子,就开始了我自己专注的写与读的时间。
有时候,孩子会来和我一起看书,但小孩子的耐心似乎总是太短暂,总喜欢折腾折腾,或是听听故事,或是听听儿歌,也挺有趣。
每当我打开书本的时候,孩子总是会说:“妈妈,你要忙了!”
第五,每天坚持下班带娃出门走走
以前,下班总是想自己歇歇,吃罢饭又该忙了,也没空管孩子,这些在我看来并没有什么!
但后来我发现,这样不好,孩子脾气越来越大,每天沉浸在动画片里的时间越来越长,甚至都叫不动,怎么办呢?我真得想点办法。
每天吃罢饭后,带孩子下楼溜达,或是公园,或是小广场,总是要找个安全的地方,让她自由的奔跑,欢呼,等到跑累了,叫累了,带回家,洗洗,再看半个小时左右的电视,就可以去睡觉了。
每次,孩子总是会这样跟我说;“妈妈,暖暖好开心啊!”
第六,每天坚持早到学校,并和学生打招呼
我是个懒虫,尤其是个起床困难户,可如今,最迟6点,就一定会醒来,麻利的洗漱结束,下楼吃饭,去学校。
每天早上一到学校,就会主动的和学生打招呼,刚开始学生有些不适应,但后来慢慢习惯了之后,我们总会在放学后互道再见。
细细数来,一周过去了,也还不错,都在坚持,只是有些时候计划赶不上变化。
祝周末愉快,下周继续努力哦!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