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问题解决不了或者没有做好的原因是缺少方法”。 ——王纪琼
我想问: 什么是拖延症?朋友答: 拖延症就是做事情不想做,非得到时间点了你才去做的一种习惯。
不管这个答案的准确率有多高,想想自己做事的流程,对照一下,我符合这个标准。好多事情都是到点了,得等到最后的时刻了,不得不我才去做的。
领导安排的工作,哎呦~明天该交差了,今天晚上不加班去做,实在不行,赶快加班加点的完成。有一些重要的事情也总是拖到最后的时候,不得已才去做。做过之后,我意识到自己是不是有拖延的习惯呢?这怎么办?
朋友相聚,不自主聊到这个话题。问问大家都有这样的困惑吗?有,都有。有一位资深心理学的朋友说,解释的定义是那样说的,其中的真相是: 拖延是一个逃避压力的心理状态。
我就有这样的感觉,直播的时候总是没有做好准备,时间点到了,慌里慌张直接去开播,结果呢自己总不是那么满意。
没有开始的时侯,我想的是,直播不就是说话吗?感觉很简单。实际上内心怕自己做不好,有压力,结果就不一定好。为此我也特别的烦恼而困惑。
朋友说,生活中70%的大学生有拖延的症状,成年人有20%拖延的困扰。网络无时不刻的让我们分心。改掉拖延的毛病,其实也得需要自己的努力。
我想提升自己的能力,不受拖延所困,减少拖延。探讨相寻,得到了三个小方法,和大家分享如下。
1. 增加时间的感知能力。
注意时间的期限,比如当下紧急的事情,想减少拖延,可以把闹钟调快五分钟。或者是老板分配的任务,五天的时间完成,你可以认为三天就得完成,增加时间的感知能力和紧迫感。
2. 学会拒绝和接受。
超出自己能力范围的事情,可以拒绝接受。这样就会减少不必要的压力,克服自卑,放轻松前行。干自己得心应手的事情,效率自然就会提高,增加自信心,同时提升群体中的价值感。
3. 运用身体,减少拖延。
打开身体去运动,开身才能开心,开心才能开脑,开脑方能开学。就会提升专注力,减少拖延。
凡事不求尽善尽美,但求过后不自责,不后悔。新年新气象!提升自己的能力,从改掉拖延的习惯开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