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疗愈你的内在小孩》摘录:母亲的回归,任何时候都不算晚

《疗愈你的内在小孩》摘录:母亲的回归,任何时候都不算晚

作者: 麦兜响当当铛铛 | 来源:发表于2023-10-10 10:47 被阅读0次

细细品读《疗愈你的内在小孩》,对自己、孩子、父母和每个人的内在小孩有了进一步的认识,深入了解自己,才能理解他人,因为我才是一切一切的源头——越懂得,越慈悲。

摘录《疗愈你的内在小孩》中一些打动人心的地方。

“缺乏爱的孩子有一个表现形式就是贪婪,他是个饥饿的孩子。缺爱的内在小孩的另一个典型表现就是病理性的嫉妒。”

“缺乏爱的内在孩子,不是以一个特别贪婪的形象出现,就是以嫉妒的、有攻击性的,甚至是毁灭性的形象出现。”

“所以这个世界上如果真的有什么东西能够让人变得比较温和,变得比较友好、友善,变得单纯而没有什么心机,那就是小时候父母给孩子的足够的爱。”

“孩子天生都有一定的创造力,都喜欢玩,都喜欢跟父母玩。所以一个不被允许玩耍的孩子,他内心的心理空间可能就没有那么大。”

“玩耍可以扩大一个人的心理空间。心理空间大,意味着你有更多的妥协的能力、抗顿挫的能力和反思的能力,这当然很重要。”

“缺乏道歉的内在小孩,这类人可能比较纠结、纠缠,表现为诉讼型人格障碍,好像天下人都欠了他一样。他可能经常会去投诉,一件很小的事情就能引起他的不满意。”

“而且,这些孩子以后会从父母那里学到这一招,就是死不认错。”

“共情能力差的人的内在小孩总是处于特别憋屈的状态。他理解不了别人,反而老是觉得别人不理解自己,最终的结果就是他常常处于憋屈的状态,闷闷不乐、不快活、抑郁,特别容易被激怒。”

“在孩子小的时候,如果父母没有给孩子足够的陪伴,或者即使陪伴孩子也是以自我为中心,而不是以孩子为中心,而且也没有给孩子很多游戏的空间的话,孩子的心智就不能很好地发展,共情能力也会比较差。”

“如果他觉得他所在的环境是对他比较友好的环境,他就可以在这个环境里把自己的不良情绪释放出来。父母就是这些情绪的接收体。他们把孩子的恐惧、糟糕的情绪吸收后,还回去的是支持、鼓励、欣赏和爱意,对于这些孩子是能够感受到的。”

“一般来说,父母会把他‘好的’部分集中到某一些孩子的身上,将‘坏的’部分放在另外一些孩子身上。而且一旦父母这样做了,这个现象可能会持续终生,这是一件特别令人悲哀的事情。”

“他的‘我不好’内在小孩会提醒他:我的孩子不好,是因为我不好造成的。这种内心中充满了‘我不好’的父母,因为从孩子身上照见了自己而恼怒,那他对孩子的话语就不会特别客气。他如果认定孩子不好,可能就真的对其充满敌意。”

“我们可以看到非常多的人害怕向前探索,他们对于不确定性的恐惧和焦虑,超过了他们对探索自己潜能的愿望。但是,我告诉大家,人的潜能是无可限量的,你探索自我的过程也是无可限量的。”

“老年人的内在小孩就是对死亡的恐惧的内在小孩。有些老年人开始出现一些对抗死神的做法,就是所谓养生和保健。买保健药品,买保健仪器,买各种药物,实际上都是花钱买安慰。实际上她是在花钱治疗她的死亡恐惧。”

“如果你作为子女没有时间陪伴自己的父母,就不要怨外面销售养生品的那些小伙子、小女孩。他们之所以能够销售这些东西,是因为他们比你还了解你父母的身体状况和心理需要。”

“如果一个孩子得到了适度的爱,这份爱让他觉得很舒服,对他来说是有界限的,是包容的,那么这个孩子以后就不会无边的索取。相反,那种对父母无边索取的孩子,实际上他的内心并没有得到满足。”

“当孩子得到了母亲的爱的时候,他就达到了和年龄相符的心智,但是在和妹妹竞争母爱失利的时候,他的心智就退化到了婴儿状态。当妈妈把他当作1岁的孩子来包容、照顾和疼爱的时候,这个孩子突然一下又恢复了5岁的心智,因为他知道他并没有失去妈妈的爱。”

“早年的经历让他觉得没有人帮助自己,那‘我就自己帮助自己’吧。所以凡是自己处于‘上帝’状态的人,从周围的环境中是得不到支持的,这是一个因果互联的关系。因为早年没有得到足够的爱,所以他只好把自己变成‘上帝’,‘上帝’不仅能够爱自己,还能够去控制别人,这是一个因果关系。”

“不过你跟自恋的人在一起,跟具有’上帝’感受的人在一起,会很难受,因为他不把你当作正常人,而把你当作他的臣民,当作蚂蚁,当作虫子。”

“英国精神分析师、儿科医生温林科特提到,孩子会因为和母亲的分离产生极大的焦虑,但是母亲的回归能够瞬间治疗这种孩子因丧失母亲而产生的焦虑。”

“母亲的回归,任何时候都不算晚。”

“对于既自恋又自卑的人,很显然要小心翼翼地保护他的自尊和自大。对这种人你要给他一个包容的回应,即提供一种母亲环境。可以这么说,自卑的或者是自大的人,缺少的就是一个爱的环境。也就是说,不仅仅是母亲要在场,而且母亲的这种氛围也要在场。小孩为什么要自大,恰恰是因为他自己太弱小,所以他就把自己伪装成一个特别威严的、高大的、无坚不摧的状态。”

“所有的话语在一个委屈的孩子面前都不如‘对不起’这3个字有效。”

“由于这是你自己的过去,是你的内在小孩,所以最好用成年人的你去安抚过去的你。用现在的语气安抚过去的你,这是最有力量的。”

“每个人内心深处,都住着一个长不大的小孩。不管在童年,还是成年后,当他得不到关心、爱护与疗愈时,他就成了一个阴晴不定的孩子。”

“他会变成你失控的情绪:让你愤怒、悲伤、难过,甚至控制不住地大怒或崩溃。”

“他会变成你那根脆弱敏感的神经:让你缺乏安全感,在感情中很‘作’,在工作中没自信,不敢拒绝,不懂争取。”

“他会变成你极度想去压抑的性格部分:久而久之,拖延、懒惰、敏感、脆弱、情绪化……慢慢成为你的性格陷阱。”

图片让我联想到自我发展之路:平等、支持、公平、公正、透明,一个人、一个家庭、一个社会、一个系统都需要这样的自我更新和自我完善,系统里每个人都相互依赖、相互影响、相互促进。

相关文章

  • 修复孩子内心创伤的六句话

    每个人的内在,都有一个"内在小孩"。每个人的"内在小孩",都或多或少的受到过伤害 如何疗愈受伤的孩子?如何疗愈童年...

  • 你的内在小孩有几岁?

    你的内在小孩有几岁? 文/涵香 昨晚,参加了千晓教育的疗愈营《内在小孩疗愈七天营...

  • 《远远的背后带领》——为现在的自己负起全部责任

    还记得当初接触到疗愈课程时,一再出现“内在小孩”这个词。各种疗愈课程都鼓励我要去看到这个“内在小孩”,拥抱它...

  • 【非暴·亲子觉察营】21天打卡

    第3周第5天 看见自己,疗愈内在小孩 看见孩子,基于需要沟通 作业1 听音频或朗读《疗愈内在小孩》...

  • 疗愈你的内在小孩

    本文首发于新浪博客心理师金尚、公众号金尚小时空。 一、让恨流动,快意恩仇 以下这几段话来自于心理学家武志红的思想:...

  • 疗愈你的内在小孩

    我们的潜意识也叫内在小孩,潜意识是连结超意识(神性)的桥梁。内在小孩贮存了我们生生世世的记忆,内在小孩是现...

  • 疗愈你的内在小孩

    01.每个大人都曾经是个小孩 在每一个成年人的内心里,都居住着一个内在小孩:它一直没有长大,经常蜷缩在角落里,它是...

  • 《疗愈你内在的小孩》

    这本书对我有刷新的作用。 1.被肯定的刷新 一个人真正的长大是学会了什么是无私的“爱”,那种夸张到我的生命可以为你...

  • 疗愈你的内在小孩

    知道自己是谁,知道自己从哪里来,即你的原生家庭是怎样的?你的成长环境是怎样的?这些环境是如何造就了现在的你?审视自...

  • 疗愈你的内在小孩

    自序拥抱内在小孩,就是拥抱最真实的自己 内在小孩是每个人内心中的孩子。我们每个人内心中都有一个孩子的状态,这个内在...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疗愈你的内在小孩》摘录:母亲的回归,任何时候都不算晚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nwhwb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