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眼中的你不是你自己,别人眼中的你也不是你自己,你眼中的别人才是你自己。
今天读书时,偶然看到这句话,瞬间被这句话戳中。
从前,我明白认识自己很重要,认识自己也很难!
很多时候,往往我们大多数人都不了解真正的自己,当我们需要提升认知或者获得成长时,大概率都先从认识自己开始。
我明白自己眼中的自己,肯定不是真实的自己。
但我一直很模糊,到底该如何找到真正的自己……
“你眼中的别人才是你自己”!
这句话一针见血,再合适不过了……
自己眼中的自己肯定是主观的,甚至期望中的自己,因为人都会潜意识把自己往好处想。
别人眼中的自己肯定是片面的,虽然能一定程度上能反应你的特点,但是也会带有别人的主观意愿,也不是最客观的。
而“你眼中的别人才是你自己”这个方法,就同时排出了以上两个影响因素,能够直观的反映我们自己。
我们会发现:
我们讨厌的人身上,反而有很多跟我们自己一样的缺点;
我们嫉妒的人身上,能反映我们内心的期望和缺失;
我们喜欢的人身上,能同时看到自己的优点和缺点……
我们都知道把别人当作一面镜子,但是却很少知道如何使用这面镜子。
这个镜子不是别人跟我们提的意见,也不是别人身上可学习的优点,
而是讨厌别人时,反思自己为何容不下他人?
而是嫉妒别人时,反思自己到底内心缺少什么?
而是愤怒或者跟人争执时,反思自己内心的恐惧和不安是什么?
……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