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所谓的人际高手就是让人舒服》讲书稿

《所谓的人际高手就是让人舒服》讲书稿

作者: 暇滿 | 来源:发表于2019-07-16 20:49 被阅读0次

    你好,我是慧黠居士。今天我将为你解读的是《所谓的人际高手就是让人舒服》。这本书的中文版15万余字,我将为你讲述书中最有价值的内容。告诉您人与人的交往中怎么卸下不必要的心理包袱;教您正确处理职场关系、家庭关系、亲密关系和朋友关系中的边界问题。以及如何通过建立边界、尊重边界,成为人际交往的高手。

    顾城的诗《远和近》里面有这样的话:“你/一会看我/一会看云/我觉得/你看我时很远/你看云时很近”。这首诗,在朦胧美之外,还让人有不尽的遐想空间。看看吧,恋人之间的小情绪是多么微妙,有时远在天涯,却心意相通;有时近在咫尺,却同床异梦。心和心的距离,无法用物理尺度衡量,却总困扰着我们。

    你知道吗?在心理学上,产生这种忽远忽近的距离的原因,就是被称作“心理边界”的东西的存在,这个界限会因面对不同的人以及身处不同的场景而改变。其实,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历的90%的人际关系问题,都是由心理边界不清导致的。

    今天要为你解读的这本《所谓人际高手就是让人舒服》,其实是一本心理学的著作,本书的翻译并没有照字面去翻,这就让这书看起来像是谈社交的书。当然,阅读本书,也确实能帮助大家解决人际困扰,变成社交高手。

    本书的作者乔治·戴德是美国咨商心理学硕士、法学硕士。目前是一家私人诊所的咨询师,主要做人际关系、儿童和青少年方面的心理咨询工作,有着丰富的经验。这本书就是作者结合理论知识与多年心理咨询案例而撰写的,为我们讲述非常实用的人际自我疏导方法的一本书,它赋予“自我”“我”和“界限”这些概念新的含义,此外,最重要的,我们将学到一些实用的,能够有效缓解负面情绪的建议。

    好了,介绍完本书和作者的基本情况,下面我将分为三个部分为你讲述本书的核心内容。

    第一个重点,认清谁在主导你的情绪。

    第二个重点,学会识别日常生活中越过“心理边界”的行为。

    第三个重点,运用“边界”去自我疏导的技巧。

    我们先看第一个重点内容:认清谁在主导你的情绪。先来说说什么是心理边界。德国哲学家叔本华提出的一则寓言很好地阐释了这一概念。说啊,在寒冷的冬天,一群刺猬挤到一起取暖,但各自身上的刺迫使它们马上分开;御寒的本能又使它们聚到一起,疼痛则使它们再次分开。这样经过几次反复,它们终于找到了相隔的最佳距离——在最轻的疼痛下得到最大的温暖。“心理边界”,就是刺猬身上长长的刺。既保护了我们不被外界伤害,又让我们因此避免伤害别人。使得我们能找到最合适的距离,确认彼此间最佳的边界位置,就这样维持住良好的人际关系。别人与你的远近,取决于对彼此心理边界的认知与调控。

    有了“边界”意识,我们的思想就会自由。无论别人做了什么,你自己的想法、情绪和喜好决定了你会对他们的行为做出怎样的反应。曾经让你开怀的事物,换一种情境,可能会让你觉得讨厌。想一想一件能让你笑的事情,例如挠痒,再想象一下,你已经被挠了半个小时了,这个时候这个行为就会让你觉得讨厌。同样的动作,同样的施行者,同一个你,但你做出的反应却截然相反。通过这个例子,作者就是想告诉我们,没有人能让我们开心,甚至,与我们不相关的任何事物都是这样。作者进一步就明说了,钱不能让你变得开心,朋友和别的一切都不能。这个认识确实发人深省,能让人去掉那种不切实际的期待,如让自己的伴侣幸福、快乐等。

    下面,我们来详细说一下“没有人和事能够让你产生任何感受、做出任何行为”这个理念。我们过去总是将外部的问题、人和事物“内部化”,让它们也成了我们的一部分。在我们的错误观念里,外部的事物能影响我们的生活,能够让我们产生或好或坏的感受。这真是大错特错了。原来啊,我们对事件的第一反应是我们对所见所闻的东西的理解,而我们的行为反应,其实是我们的第二反应。根据我们的观念,我们会选择自己的行为,生气、尖叫、跑开、痛斥或任何其他行为反应。这种生理反应是根据我们观察周围环境所得的结果,而且既会受到当时事发状况的影响,也会受到我们以往经历的影响。

    知道这一点,是很重要的,可以让我们抛掉很多不必要的包袱。在人与人的交往中,你只需要为自己和自己的言行负责,而不为这些言行对他人造成的影响负责,这让我们有了新的反应模式,这种模式可能比我们习惯了的模式更有用。任何因为你的言行感到不安或受到伤害的人,都有权表达出来。这样你就能够对他们的表达做出反应,你可以说,这不是你的本意,并告诉他们,你只是说了对你而言很重要的话,并不想伤害他们。你们可以接受,也可以反驳。再说一次,他们接不接受你的话不是你的问题,也不是你能够控制的。

    下次,当你与别人有不同意见,并准备开始争辩的时候,制定一条规则:一次只处理一个问题。这问题也包括你的感受。记住,将你的感受与你们争论的问题分开来,试着说,你这样说,我感觉……而不要说:你这样说让我很生气。

    没有人能让你伤心,或改变你的感觉。因此,如果你不想如此,你就不会再度经历这种无助感。卷入纷争时,请认识到这一点:生气是你的选择,而不是别人让你生气的。你还可以有别的选择,不让自己承受那种痛苦。

    讲完了第一个重点,我们来说第二个重点:学会识别日常生活中越过“心理边界”的行为。通过上一部分的讲述,我们已经知道,没有人和事能够让你产生任何感受、做出任何行为。这一理念,将会对你的生活产生巨大影响。这里我帮你分五个方面来讲。我们来看第一方面:你之所以出现压力,是因为你将外在的、不在你掌控之内的问题看做了自己的问题。书中举了一个关于施舍的例子。想象一位老者正站在街边,向你伸出一个杯子,并恳求你放一些硬币进去。你认为自己慷慨大方,于是就给了他20美元。离开的时候,你回过头去,看着他带着你的钱离开,并用它获得了高效率的回报——一杯40度的酒。你会有什么感觉?你,会说什么?“我再也不会施舍给你了”也许你会这么说。但作者就告诉我们,如果我们施舍给别人了,那我们就表示奉献出了自己的爱心或物质,那这个东西理所应当归于别人,我们就不要再有什么控制行为。我们如果只做自己想做的那部分,不再跨越更多,是不是会觉得更幸福一点呢?

    那么第二方面呢,了解了“边界”的概念后,接下来的问题就是要尊重其范围和内容。这里说一个自我调适的心理技巧,其中一个是“玩球”心理,在人际相处中,如果对方说“你真是个白痴”,你也可以将它当成一个不同的观点,不必将它放在心上。这可能不那么容易,但你如果告诉自己,这只是对方的观点,而且他们有权利表达自己的意见和想法,那么你就可以不将它放在心上了。与他人争论,就意味着你选择让他人的意见进入你的思想之中,你就已经在自己的头脑中给他们留了空间。

    接着来给大家说说第三方面,我们在别人贴标签时,也要认清自己的“边界”。这里涉及你对他人评价看法的时候。你对他人的看法,你认为是评价了别人,这是误解。实际上,你对他人的看法恰恰是人们了解你的钥匙。这评价反映的不是他们的价值观和思想,而是你的。这评价只是定义了你对人和事的看法,并且,你还将他们跟你自己的经历进行了比较。别人评价你的时候,也是一样的:他们说的只是反映了他们的观念和想法。有个实验是这样的:研究者们给被试者一些人脸正面的照片,然后给出了极少量的信息。实验结果是,在60秒内,被使者就凭借他们所知道的那一点点信息,对那些人的个性特征做了一个很完整评价。怎么样,现在,你不会再因为他人的评价而感到愤怒了吧?

    第四方面,我们再说说情绪“边界”。要知道,情绪不是我们的敌人,的确,它们是由我们发出的,我们既是发出者,但也是接收者,因此我们才可能受到其威胁。作为接受者,我们只能够对我们所觉察到的事物,以及这些事物对我们的刺激做出反应,这才是问题的关键所在。情绪是一种感受。提到感受,它很容易被误解。你并不是人物剪贴画。你的感觉和你表达感觉的方式都是很独特的。如果你能在不被严重误解和冒犯的情况下,让他人了解你的一部分感受,那你就做得很不错了。事实上,如果有人说“我明白你的感受”,你可以诚实地回复说“不,你不明白”。我们能够做的就是尽量去理解他人的确切感受,因为每个人对情绪的感受都是独特的。下次表达情绪时,你如果不想要被误解,那就不要表现出惊讶和遗憾。

    以下的第五个方面,我们来聊聊怎么样才能“有边界”并且“识时务”。识时务就是只做合适的行为。不过,合不合适是由谁来决定的呢?对他人提出要求,让他们做他们可能不愿做的事,或者阻止他们做想做的事,这就剥夺了他们想表达自己想法的权利,跨越了他们的“边界”,是对别人“边界”的侵犯。

    好了,以上为你讲述的呢就是本书的第二个重点:日常生活中越过“心理边界”的行为,我们对于“边界”的心理感受。到这里,我们开始进入第三个重点内容的讲解,运用“边界”去自我疏导的技巧。

    通过前面两大部分,我们已经知道,即便出发点再好,如果不懂人与人之间的心理边界,要想处理好人际,那都是徒劳。我们也明白了,每个人看待一件事的认知都是不同的,有时即便方向相同,程度也有差异。所以,想玩转社交,这是你必须闯过的认知关。人保持自己的“边界”,意味着他们不会以自我为中心。相反,它意味着你要接受他人的不同之处,并尊重他们表现不同之处的权利,而且还要尊重让他们产生不同想法和期待的不同经历。

    在一个全是陌生人的聚会中,你向大家问好,然后开始寻找一个想要交流的对象。你会找谁?我们又是怎么会被一个从来没有谋面的人所吸引呢?答案是:共性。有这样两个客观事实。一方面我们只能控制自己的行为,而不能控制别人的反应;另一方面别人也只能控制他们自己的言行,不能控制你的情绪。你最终的心理感受都源于你对“边界”的认识,挤压边界双方难受,给些余地就可以乐享其中。这里有一个发人深省的结论:在人际交往中,你接触的不是人,而是他们的防御机制。你评判或喜欢他人的根据,就是人的防御机制,你用防御机制,对别人做出反应,对别人进行评价。更进一步来说,你对他人的了解只是通过他们的防御机制而来的。这样的机制包括看上去积极的行为,例如“友善”,这种品质可能会因为你高度敏感而失去它,这个品质不仅适用于你,当然还适用于你遇见的任何人。毕竟只有你自己才了解你自己。

    “边界”能够帮助我们解决很多问题,每一个问题,每一种状况,每一个人和每一段关系都是与其他的事物不同的存在。现在,我们来看看“边界”的概念可以怎么应用到愈合群体性焦虑的状况中去。“边界”强调的是,面对挑战和问题时,你有多种不同的选择。你可以将自己的所有问题一一分开,这项任务看似艰巨,但你只要这样去做了,问题就会逐一得到解决。你无需改变自己,而只要改变你面对每个问题的方式。听上去是老生常谈。但用本书的理论来说,就是:所发生的一切就是客观现实和主观想法之间的“边界”受到了侵犯。如果我们用“边界”来区分,我们就能够将客观现实和主观想法区别对待。这也就是说,你可以尽情放纵自己的恐惧感,就像放纵自己的幻想一样。问题在于,当威胁带来的恐惧还未变成焦虑时,我们就能够给恐惧画上一条清晰的“边界”,并且知道我们遭遇的并不是真正的威胁,但当威胁变成了焦虑的时候,我们就不能这样做了。

    白天的时候,你可以提醒自己,任何想法都伤害不了你。思考只是意味着你的神经元开始运转了。这种运转让你产生了情绪和感受,产生在你大脑中一个完全不同的、更为原始的右脑之中。想想吧,你对过去的任何感觉都是属于自己的,你感受到的窘迫感都存在于你自己的头脑之中,除非你自己提起,没有人会记得你的感受。如果他们要提醒你过去所犯的过错,那就请为他们感到遗憾,并善待他们。如果他们要回顾过去,并记住那些可能让你感到窘迫的事情,或者很久之前你曾经犯过的错误,那么,他们就没有多少时间留给自己了。

    明白了群体性焦虑的源头,我们以后在生活中遇到纠结的事情,就要时时刻刻提醒自己“这是我的问题吗?”举个例子,你在郊外遇到了一位外国年轻人,他问你能否搭你的车进城,而且他身上啥也没有,他所有的钱财、护照连同签证都被偷了。现在,你会怎么做?这种类似的状况又让我们回到了以上的问题:这是我的问题吗?如果那是肯定的,那就去面对,去处理;如果不是,那么做出下一步行动之前,首先要确定你是不是真的想要参与进去。在刚刚描述的那件事中,如果你当时自己没有钱,也没有更多时间去帮助那位年轻人,那么,最好的方式就是,开车把他送到一个容易打车的地方,这样他便能打车去机场。

    对我们而言,在状况变得太复杂之前先问问自己“这是谁的问题”,可能很有用。习惯了回答这个问题,就能帮你在情绪上拉开问题的距离,并做好处理问题的准备,尤其是在与情感有关的状况中。“边界”让各方都能关心自己能做什么来改变局面。虽然你可能不喜欢自己所处的境地,但是你知道了自己应该怎么做,更重要的是,你能明白自己能掌控什么,不能掌控什么。这个简单的事实,却让整个局面更容易让人接受。补充一句,如果你不愿意,没有人能让你做出什么行为,产生什么感受,这是你和他人交往的前提条件。我们都要理性地面对一个现实,那就是每个人只能为自己和自己的感受负责,只有自己能够处理自己所经历的伤痛。

    好了,到这里,我们已经分享完了《所谓人际高手就是让人舒服》这本书的核心内容。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所谓的人际高手就是让人舒服》讲书稿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nwkxl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