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最主要的功能是交际。思维和语言各自有独立的起源。思维和语言在某一刻进行混合。思维用语言表达。早期的语言和思维不混合。最早的语言是用来传递信号和表达情绪的。思维最早起源于动作(操作),动作内化为思维。当语言开始表示动作时,效率就开始提升了。语言大大提升了效率,让我们把无比复杂及抽象的动作简化。
二岁左右——三岁之间,为万物命名。孩子会经历第一个语言爆发期。此时,儿童没有把字的形状和语音联系起来,而是把语音和意义联系起来。字的音形义都还没有联系起来。长文挑战就是以长文的方式让孩子把音形义联系起的。在整合过程中,意义必须是形象的。否则,孩子难以理解。当一个词语和它所代表的的东西建立了关联,语言就成了符号,就可以抽离出来了。如果没有形象作为基础,孩子不能完成翻译。因而自然识字是健康的。越多越好。孩子如果只是通过识字符号认字,所习得的符号和它的意义分离开来(能指和所指脱离开来)。这种通过字形认字,但本身和意义没有关系的方式,是一种记忆符号。刻意识字,孩子通过形式训练,可以认识很多字,但意义不大,危害很大。应把知识和孩子的生活和生命联系起来。孩子的头脑里生成不成这种图像。怎样生成意义、思维和逻辑?要在语境中识字。在学前,儿童要听大量的故事。故事把声音和意义连接起来了。儿童的脑中积累了很多主题,提升了孩子的思维,帮孩子应对生活挑战。成为潜意识,指明方向。整个小学阶段,都是潜意识学习。问题解决、关系处理都可以在故事中习得。精确里有浪漫,浪漫里有精确,但不同年龄阶段,不同的内容,浪漫和精确之间是有不同偏重的。我们过高的估计了孩子的天赋。孩子之间的生物倾向是非常强烈的。后天的学习语言环境是非常重要的。
一年级,要听,也要读。在字词和意义之间建立关联。孩子进入一种新的识字阶段,怎样让孩子大量识字?——长文挑战。
识字分为精确识字和浪漫识字。
精确识字:
把字拎出来进行聚焦。字源识字法即是如此。学的不是单字。最小单元不是单字,而是首部。不能机械。要分辨去学习基本的。通过更多字的学习理解首部(例如《字理》一书可供老师所用)。把整个字的逻辑讲清楚,不要只关注细节。
浪漫识字:
大量识字。我们通过长文挑战来做。
认识是结构化的,是从整体到部分的过程。孩子在读的时候经常换词,是因为这是一个整体的理解。举例子:想象看电影的过程,就是一个整体——部分,整体——部分的过程。这个场景还没有出来,你会有预估。场景出来后,和自我预估有出入,乐趣由此产生。 孩子在读的时候经常换词,是因为这是一个整体的理解。他先理解了整体。
有一些换词顺序的原因也是如此。例子:“研究表明,汉子序顺并不定一影响阅读。”比如当你看到这句话后,才发现这里的字全是乱的。再比如,你看到鸡腿知道这是鸡腿,是因为你见整体越多,分辨越强。孩子看了一个字觉得很抽象,但在不同语境中不断遭遇,最终形成了灵活的形象。语境越丰富,我们对字的理解越深刻。数学的练习和概念是相似的。
再如词语辨析的教学,老师通常的做法是运用技巧精确的辨析。手法是精确,但孩子自己通过反复的阅读会拥有语感,自然会拥有在文字前的自由。
孩子的发展是一个线型和非线型的过程。每一次的爆发期和平息期都很重要。语言爆发期的到来不能错过。错过是一种损失。
语言的环境和品质很重要。语言一旦贫瘠,孩子会被语言塑造。语言背后是有精神的,这也是语言的品质,语言的沉浸和浸润非常重要。
一二年级第二个语言的爆发期。孩子忽然可以阅读了。有了自然识字的背景,阅读变清晰了。但我们短期内不会看到写作的突飞猛进。听和讲出来(表达)是不同步的,输入和输出有时差。写作自动化会滞后阅读自动化一年左右。长文挑战在刺激孩子的语言发展。为什么反对知识中心化——长文挑战、阅读交流、世说新语等更能发展语言能力,因为它更符合孩子的最近发展期。量产达到质变。写作的激情,对于语言的捕捉。输入有赖于语境,输出要还原语境。
在这个逻辑的背景下,长文挑战在刺激语言的发展。
我们很多时候对课文的繁琐分析,以为孩子学到了什么,其实没有。课堂上基本都是废话。重要的是让孩子学起来。孩子在学习长文挑战时就处于学习期,最近发展期。长文挑战对很多孩子都是有困难的(此处解决了我的困惑)。小学阶段不要频繁地分析课文。一年级更是如此,提一两个有价值的问题就可以了。一年级主要是朗诵和识字。
关于长文挑战:
1.长文挑战选什么内容?为什么是这些内容?
选择故事生动的文本。
背后的逻辑。文本类型的鉴别。四大类型:崇高(道德教育,做出选择),优美(品析),反讽(游戏),平实(信息提取)。
文本类型不同,不同类型的教法。
故事生动的文本生动可能是崇高或者反讽的。但对于低段来说,优美的则难以理解。
一年级儿歌童谣,二年级优美。解读文本应有对文本的鉴别,有鉴别的框架。
谢尔大叔是反讽的。金子美铃是优美的。以类型来鉴别。一年级反讽,二年级崇高型文本。语言和精神的关系,语言学习及内容和精神不脱节。
学习不是知识的思路,而是聚焦在精神。例如学习小古文,先从《世说新语》开始;童书阅读,从经典型的书籍开始。孩子当然喜欢更简单浅白的书籍。但教学不是为了赢得孩子喜欢,而是为了把孩子带向高处。《木偶奇遇记》、《马小跳》等都是反讽性的,提供崇高型的。
故事对孩子的冲击越强,孩子的语言力越高。语言材料的选择标准之一。尽量不要选择《格林童话》,选择个人风格比较强的童话。《格林童话》是听觉的,《安徒生童话》是视觉的。
三年级以后接触由老师的教转向孩子的学,转向孩子全神贯注的捕捉。
孩子在爬坡艰难的过程中,就在学习。
选择故事生动的文本。背后的逻辑,有一种概念。
2.选什么学习方式?
朗读和指读。
保持兴趣,以及在音形义之间进行精确对应。
3.怎么解决学生水平不一致的问题?
快慢不一。
可以挑战不同的数量、篇目、部分。例如对话的部分可能是孩子,旁白可能是优秀的孩子等。保持一个弹性。
不用有太多的技巧。发展几个基本的技巧。如弱的孩子可以指读,可以全班一起读,或者小组读等技巧都可以。
关键是孩子在字形字音字义间建立起一致性(指读的原因)。
角色扮演停下来讨论,重点的地方反复读。避免让长文挑战沦为机械的进行音形义的对仗。应该把主题和知识结合起来。
不仅仅是语言,更为了发展精神。
过关是最重要的。
永恒不变的原则是确保孩子对材料的兴趣。浪漫,一是丰富,而是兴趣。
音形义的对应。
提供选择,提供挑战。确保不同水平的孩子都能有收获。有些孩子慢,一二年级的慢是生理发育导致的,一旦突破某个节点,就赶上来了。
长文挑战和识字有关,读写绘和写作有关,绘本阅读是和阅读有关。三年级,大声朗读就会向海量阅读过渡。留下来的痕迹由大声朗读——主题探讨,中间是推进式加主题交流。长文挑战和经典研读要一个字一个字的读下来,而海量阅读没必要,孩子读下来,读得很兴奋就可以了。达到阅读自动化后,接下来就是文言自动化了。
说明:本文为听魏智渊老师的讲座后所记。因不记理解不深。故边听边记。中间偶尔一两句自己的理解。只为整理思路,深化理解。
教育同行若看到,相信必有收获。尤其是长文背后的逻辑。
家庭教育亦可用。尤其是在理解背后逻辑的基础上,让你的长文挑战有趣,且在困难处坚持。
网友评论